文 | 羅斯粉
在全球都頗有影響的有關人工智能的書《技術奇點》中,作者默裡·沙納漢提出,颠覆性的人工智能将會有兩次浪潮。第一次是一系列具有互補性通用認知能力的專門人工智能技術逐漸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形态,另一次則是人類水準人工智能,即超級智能的出現。
在10月21日這天,身處南京建邺金魚嘴基金街區每日路演“人工智能專場暨藍馳創投機構日”活動現場的所有人,都清晰感覺到了第一次浪潮的悸動。
在這場活動上,可以捕捉到衆多關鍵詞——國内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投資大佬眼裡的人工智能投資趨勢,地方政府怎樣抓住人工智能産業機遇,又如何撮合産業與資本。
這一活動的主辦方是南京建邺高新區管委會、南京建邺高投集團,承辦方是南京金魚嘴基金街區發展中心、創業邦。南京建邺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袁婷,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資本市場處副處長、南京金魚嘴基金街區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吳世勇等出席了活動。
參加活動的,還有創業邦創始人兼CEO南立新、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天宇、達晨财智合夥人韋鋼、平安創投合夥人季俊東、KIP中國合夥人王平、一米資本合夥人曹騰飛,以及國内10家不同人工智能創業方向的路演企業負責人。
顯然,這是一場由政府搭台、企業與資本“親密接觸”的好戲,更是一次給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把脈探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路演裡的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縮影</h1>
随着大資料、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等資訊技術的發展,科學與應用之間的“技術鴻溝”正在被彌合,諸如圖像分類、語音識别、知識問答、人機對弈、無人駕駛等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與行業行業應用深度融合,基于資料重新配置生産力與生産關系,誕生颠覆性的商業模式,帶來巨大的行業變革。
從全球範圍内來看,在過去的幾年中,人工智能的發展有一個巨大轉型,已經從技術驅動變成商業驅動,産業化和商業化速度越來越快。
在中國,從整個産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過去10年巨大的價值創造主要來源于前端創新。而未來10年,通過人工智能賦能行業,提升傳統行業的效率将帶來巨大的機遇。随着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在方方面面落地,聚焦“行業+人工智能”的現在與未來,也為中國的産業創新來了了新的思考和推力。
在金魚嘴每日路演“人工智能專場暨藍馳創投機構日”上亮相的大幀科技等10家人工智能企業,正是中國的人工智能産業縮影。

大幀科技的主營業務是3D三維成像和AI邊緣計算相結合的機器視覺檢測系統,提供标準化的3D+AI的成套解決方案。簡單地說,就是用AI和機器代替人的眼睛,完成諸多高要求的檢測。董事長兼創始人王棠猛介紹,全球有3500萬人通過人眼在檢測産品品質,其中在中國就有2500萬人,以平均一個人的費用為約7萬/年計算,這是一個25000億的潛在市場。在中國,随着工業4.0、機器換人、新能源的發展,包括AI技術的發展和這個進口替代,國内機器視覺的發展處于高速成長期。願景是要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機器視覺公司的大幀科技,優勢在于更全面掌握3D成像技術,擁有AI+傳統機器算法的軟體平台,和強大的內建能力。
深昊科技則是運用人工智能的技術來幫助企業制作教育訓練類型的短視訊,用于教育訓練和知識遷移。在這一過程中,人工智能應用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用人工智能算法能夠自動化完成一些視訊的編輯整理的功能,提高效率,降低學習知識的難度,另一方面是用算法學習知識視訊中的關系,建立知識體系,進行内容的管理和分發,進而幫助制造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設計新的産品和解決方案。
木蟻機器人帶來的路演項目是落地在大型物流倉儲這個場景裡的無人叉車。随着中國經濟的騰飛,物流、倉儲飛速發展,到2020年,中國快遞總量已經達到834億件。随之而來是物流成本的增長,在2019年,中國的整個物流成本已經達到14.6萬億,占GDP的10%左右。行業痛點也随之産生,就是人力成本上漲過快。木蟻機器人希望通過全流程無人駕駛技術以及叢集化數字排程技術,提供全鍊路無人物流柔性解決方案,推進物流倉儲行業的智能化改造。
木蟻機器人的優勢在于有獨立自主産權的核心控制器、底盤、排程系統,高精度導航系統、多芯道路系統都是自主研發,其2.6米/秒的安全運作速度在全球都是領先的。在獲得了西門子、英業達、飛利浦和雀巢等公司的訂單後,2020年又獲得了德邦最大的倉庫内100台無人叉車的項目,這是全國,全世界第一家。木蟻機器人的願景,是未來能夠應用于倉儲供應鍊、智能工廠、無人配送這些場景。
在經過專家評委與路演企業展開的一次次深入至技術、模式等方面互動之後,最終精銳視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策推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廣州美央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木蟻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在當天獲得最具投資價值獎,另外6家企業則獲得了最具成長價值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人工智能浪潮,投資機構怎麼看?</h1>
前 IBM 大資料和分析業務全球負責人、新興市場大資料中心總經理王曉梅最近出版的《AI3.0》書中,嘗試分析了全球資本在向哪些人工智能領域流動的問題。
應該說,人工智能在汽車、制造、金融、能源、健康等每一個領域都有用武之地——人工智能輔助藥物研發和治療在醫學界已成為流行趨勢;位元組跳動的成功顯示人工智能為傳媒行業的産業鍊創造了新的價值;無人駕駛正在開啟新一輪的上升;對于金融行業來說,網際網路帶來巨大的資料資産,移動網際網路又帶來豐富的應用場景,資料和場景滿足了人工智能大力發展行業的前提……
對于中國的投資機構們而言,人工智能作為下一個風口中業蘊含着豐富的機遇和挑戰。
在當天的活動中,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天宇以《早期科技投資:把握新一輪創新驅動的增長紅利》為主題做了分享。藍馳創投的投資主題有四個關鍵詞:新能源、新效率、新互動、新科學。這是因為藍馳創投觀察到中國的創新趨勢是,從原來的商業模式驅動到現在的科研技術驅動發展,從資料的營運驅動到科研驅動,其實是跟中國經濟宏觀趨勢一脈相承的。
這些趨勢中,都閃現着人工智能的身影。尤其是“新互動”,在朱天宇看來每一次互動界面的遷移都帶來幾十億人注意力的變化,從PC網際網路、滑鼠鍵盤到移動網際網路,再到觸屏。那麼,下一個界面是什麼?朱天宇認為,構成這個新的互動界面一定不是在原來觸屏上的修修改改,它一定是諸多新的技術在成熟疊加之後的一個重新定義的互動界面。
中國在過去20年積累的,無論是智能制造還是在人工智能領域,所做的資源積累,現在都到了一個蓬勃欲出的蓄勢待發狀态,在未來新的互動界面上,中國非常有機會争得一席之地,甚至引領整個世界下一步的互動界面的發展,而這也有待創業者和投資機構一起去挖掘。
而在朱天宇主持,達晨财智合夥人韋鋼、平安創投合夥人季俊東、KIP中國合夥人王平、一米資本合夥人曹騰飛參與的圓桌論壇上,嘉賓們的交流碰撞也展現了中國投資機構們對人工智能的精彩認知。
投資機構們都在關注人工智能的哪些領域與方向?更想解決哪些問題?
一米資本合夥人曹騰飛主要關注的方向,是看人工智能能否幫整個産業結構裡提升整體的行業效率。
KIP中國合夥人王平則表示,從技術角度來說,從基本面來看可能還是隻有臉書、谷歌有能力變更技術,包括中國在内的全球其他地方更多地還是在應用層面有一定的突破,王平最近比較關注的是衛星的AI的影像識别,利用人工智能進分析應用。
平安創投合夥人季俊東最近在關注元宇宙,他覺得元宇宙并不僅僅意味着沉浸式的社交和娛樂體驗,從生産的角度還可以有更豐富的場景應用,比如可以讓知識分享的速度和知識分享的效率更高。
達晨财智合夥人韋鋼則在醫療的領域看得比較多,他覺得算法或者算力在足夠資料的支撐下,可以替代一個有豐富經驗的醫生和科研人員,在制藥領域、臨床領域都需要這樣的一個工具。
在投資機構們看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投資中有哪些挑戰?
季俊東的觀點是資料。首先對于人工智能來說,資料非常重要,當下人工智能取得成功以及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特别是未來五年的商業化應用,都是基于大資料的,因為人工智能需要依靠機器學習用大量資料去訓練。計算能力也或不可缺,需要足夠多的計算能力去消化如此龐大的資料。是以大量資料促成了機器學習革命,這些東西都是環環相扣的。伴生而來的是隐私問題,不管是人工智能創業,還是投資機構投資,都必須把資料和隐私的安全性放在首位。
曹騰飛還擔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造血能力。之前大家可能更多看到是商湯科技、雲從科技、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AI四小龍,雖然都巨額虧損,但頭部有融資能力,耗得起。如果是腰部或者腰部以下的創業企業,沒有那麼大的融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的造血問題。“快速拿到訂單,自己活下去。
這是投資機構關心的共性問題。在當天的路演上,評委問得比較多的就是——你的資料如何來?你的客戶是誰?誰為你的方案買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金魚嘴每日路演如何成為産業的豐沃土壤</h1>
無疑這是一場規格不低,且幹貨滿滿的人工智能大餐。而更重要的是,它在政府的撮合下,通過資本和企業的集聚,促成投資,推動産業發展。這是此次金魚最每日路演人工智能專場的另一個重要意義。
2021年1月,工信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制定了一系列推動工業網際網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的發展目标。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全文正式釋出。在共19篇65章的綱要全文中,“智能”“智慧”相關表述達57處。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将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實作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技術保障和核心驅動力之一。
人工智能将是中國引領全球的最好機遇,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搶抓。但為什麼金魚嘴能夠做成這樣一件事情,并且做的還很出色?
首先是南京正在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的重鎮。在本月26日北京居行的“2021人工智能計算大會(AICC2021)”上,釋出的《2021-2022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公布了最新中國人工智能城市排名榜單,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杭州、深圳、南京、上海。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從2020年的第十位大幅上升至第四位。
人工智能已經被列為南京重點發展的八大産業鍊之一。目前,南京市已集聚了人工智能研發及應用企業300多家,涉及到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等各大領域,在智能軟體、智能傳感器、智能晶片、智能機器人等領域也都形成了一定的優勢。
而在金魚嘴基金街區位于的建邺區,也有着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肥沃土壤”。建邺區副區長袁婷表示,人工智能是南京市建邺區1+1主導産業之一。建邺擁有堅實的産業基礎,以及強勁增長的數字經濟。據袁婷介紹,以阿裡、小米、網易、58為代表,全國網際網路企業20強中已有13家落戶建邺,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形成集聚态勢。截至2020年末,建邺的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規上企業達102家,營業收入超500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
2019年誕生的金魚嘴基金街區,将多家基金公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金融資源聚集地,能夠充分發揮金融産業集聚效應,打通資本和企業的連接配接,有效支撐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更新,更好地促進當地産業鍊經濟的發展。
而作為全國首個資本交易要素撮合平台的金魚嘴每日路演已經成為基金街區一個重要的聚集資源平台。南京金魚嘴基金街區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吳世勇表示,金魚嘴每日路演創設的“初心”圍繞南京市八大産業鍊,秉承“創投彙活水”宗旨,解決創投機構投資資訊不對稱,擷取資訊成本高的痛點和難點,将“金魚嘴每日路演”打造成為全國基金街區中最具吸引、影響最廣、首屈一指的創投活動标杆品牌。
南京金魚嘴每日路演自成立以來的一系列活動,始終緊緊圍繞着國家和區域重點産業發展,僅僅5個月,每日路演先後共舉辦近100場創投活動,撮合項目融資超3億元,一批批國内外創新項目先行先試,越來越多的投融資機構向金魚嘴聚集。而每日路演的目标是3年之内舉行一千場路演,把金魚嘴每日路演的品牌IP做起來。
而具體到人工智能産業,金魚嘴每日路演更是為人工智能産業的發展,實作了乘法效應。
對于建邺區乃至南京市在人工智能賽道的發力,創業邦創始人兼CEO南立新分享了一組資料——在過去的2020年,南京有289家企業獲得了投資。南京創投的落地速度和落地數量,包括被投的科技公司數量,都已展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