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的秦軍,為何僅憑聖旨就自殺了?

公元前210年,上郡,秦軍大營。一位使者宣讀聖旨:扶蘇、蒙恬,屯兵十餘年,沒有什麼進展,反而唧唧歪歪,對朕非議!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賜死!扶蘇感歎:父親要兒子死,還有什麼好再确認的?說完,扶蘇自殺了。

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的秦軍,為何僅憑聖旨就自殺了?

扶蘇為何連絲毫的抗争都沒想過,非要急着自盡呢?扶蘇、蒙恬有可能立刻反抗嗎?扶蘇、蒙恬,雖然統領這支長城兵團10餘年,但卻不可能立刻反抗。大秦的軍制,玺、符、節三位一體,才可發兵。蓋有禦玺的文書上會說明調兵的相信事項,作為指令;虎符(天子和領軍将領手中一人一半,使者持天子虎符合二為一,所作調令才合法)為調兵權力的合法憑證;節為通關憑證,持節才能通行關隘,奔赴目的地。當年,權勢熏天的嫪毐、趙太後曾經企圖挑戰這個體系,發起政變。而當時的秦王嬴政,還沒有親政,而且本人都不在鹹陽,各方面基礎均不如對手。可是,當秦王嬴政真禦玺和虎符調兵時,幾乎沒有人跟嫪毐一起玩。

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的秦軍,為何僅憑聖旨就自殺了?

最終,大權在握的嫪毐,僅被“斬首數百”,就被撲滅!此時,盡管誅扶蘇、蒙恬的诏書是胡亥等人僞造,但禦玺、虎符應該都是真的。胡亥的使者把握着“三位一體”的體系優勢。是以,盡管蒙恬、扶蘇權勢在秦軍時日很久,但他們要想振臂一呼,反了他娘的,那還是不可能的。

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的秦軍,為何僅憑聖旨就自殺了?

蒙恬三代為将。他與軍隊的羁絆關系與嫪毐之流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理由充分、準備充分,蒙恬是有能力搞事的。扶蘇更是如此。作為秦始皇的長子,他以仁德聞名,是很有名望的。就在扶蘇死後不足半年,陳勝吳廣起義時,還打出了扶蘇的名号!

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的秦軍,為何僅憑聖旨就自殺了?

無論是胡亥繼位的合法性,還是誅殺蒙恬、扶蘇诏書的真僞,其中的疑點都非常非常多。作為秦始皇的長子、大秦最受重用的大将,扶蘇、蒙恬是有責任搞清楚狀況的!是以,蒙恬提出複請,可謂老成謀國的金玉之言。可惜,扶蘇隻是津津于“父親要兒子死”這樣的情感,倉促赴死!扶蘇,有仁德之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