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例談“玩”出的學問——學品龔鵬程老師〈妙解生于町畦之外〉文

作者:豬日播放字幕組
例談“玩”出的學問——學品龔鵬程老師〈妙解生于町畦之外〉文

讀過龔鵬程老師文,有些淺思。其中,“平時我們都把“玩”當成“勤學”的反面,殊不知孔子教人,不貴勤苦而重玩樂。故《周易·系辭》說:‘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石鼓文,筆法如圭璋特達。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龔鵬程《妙解生于町

龔老師道出了,現在問學路上“遺失”的,也是可能最珍貴的“方法”。因讀書時間關系,暫舉中西各一例以往大家言與例為佐按。

……

一代會通中西大師南懷瑾先生,曾于著中(課堂整理),明确指出,有些學問,硬學苦啃可能根本學不到甚至會……,比如,《易》(以上著概語)。先生認為,學《易》,若能真入門,首先,要玩《易》。也就是,《易》學是“玩”出來的(以上為著概語)。另,從先生著(大部皆是課堂講錄)中,那幽默風趣且富含風骨學力的語境,亦看出,達者已将問學提到“玩”境了。

再一西方例。

量子學創始者之一、波動力學創始人(是以獲諾獎),其生命實體學引導後來DNA等研究,“貓實驗”完美诠釋(著名“測不準定律”理論,後來的霍金甚至聽到這多年前的一個簡單試驗設想因不可面對會“發瘋”)……這個大師就是薛定谔。然而,著名且後來50年後(因當時學者認知與實證不出而不承認或了解不了)才被證明是某領域内“絕對”真理存在的那個公式,是怎樣“誕生”的呢?

其實,很偶然。當薛定谔去拜祭好友,認為也要像好友那樣為實體學做點什麼,于是決定寫公式。模仿别人的吧太明顯,需要推演與改進。在一個雨夜,其徹夜難眠,看着他美麗妻子勞拉熟睡的酮體,冥思苦想,也不知何時,他妻子轉身給不能入眠的丈夫說了句提醒的話,薛定谔便突顯靈光,演算出那驚世的公式……(以上隻是就近現代實體史中佚事簡概)。

此佚事,也從另一角度,诠釋了靈感來于“閑”的話境。

為保證讀書時間關系,不多舉。學生淺薄無知,随談。

(此淺思片文已于今晨,呈龔鵬程老師作為交流)

— — 沐陽金石,沇河,辛醜七月十五

【作者簡介】唐浩,字:金石,号:沐陽,山東濟甯兖州人,城市規劃與設計工學碩士,濟甯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

緻力于文理雙修,探索儒家哲學融入規劃建設領域,傳統文化研究與工科融合探索,曾受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正式邀請進行學術通路(2015),現為該校建築系教學合作學者。住建部建築業企業資質評審專家,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生态城市研究專業委員,全國綠色社群産業智庫專家,山東省鄉村振興專家庫專家,國家注冊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