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甄嬛改名為鈕祜祿甄嬛,被皇帝大張旗鼓地接回宮中,成了炙手可熱的熹妃娘娘。
被廢之妃複寵,還攜孕回宮,這是前所未有的事。皇宮裡一時之間暗潮湧動,老對手皇後在忙着給她制造罵名,散播流言,好姐妹眉莊在忙着給她選送得用的宮人。
新修好的長壽宮裡,這會兒很是熱鬧,皇帝剛走,甄嬛新挂名的親生兒子四阿哥便來請安了。
隻見四阿哥快步走進屋,朝着甄嬛就是利落地一跪,親切無比地喚着額娘。他這一跪,一喚,不由得讓人覺得,這小夥子有些意思。
四阿哥這時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又沒有生母在身邊仔細教導,而且在這之前,與甄嬛隻見過一兩次,并已有好多年未見了。
可他面對這個許久未見,突如其來的生母,沒有一絲生疏和扭捏,熱情、自然得讓所有人覺得理應如此。
而且他後面說的話,讓甄嬛都心生贊許。他先是說許多年未見,一直挂念着額娘,接着又表明,以後在宮裡甄嬛就是他的依靠,他也隻認這一個額娘。
甄嬛何等聰明,知道四阿哥這是在向她表明誠意。她馬上回應,以後不管人前人後,她都是四阿哥的生母,二人榮辱一體,共同進退。
從這一刻開始,除了聖旨把他們捆綁成了母子,他們更是從心裡認同了對方,彼此需要,彼此依靠,結成了盟友。

1
在他們結成盟友後,就清楚的知道,他們最重要的對手是皇後和三阿哥。
三阿哥奪嫡勢頭強勁,他前面的阿哥,全都死了,他算是最年長的阿哥;
他的生母齊妃,雖然蠢笨點,但位份高,加上有外家的勢力支援;
而且他還有一個重量級的養母——皇後。
不出意外的話,三阿哥這頂皇帝冠,是可以十拿九穩地戴上。
可是他們,偏偏遇上了四阿哥和甄嬛。甄嬛的戰鬥能力,不用多說,自是很強。四阿哥年紀雖輕,卻一點也不弱。
甄嬛先出手,剪掉了皇後的兩大羽翼,祺嫔和安陵容,接着設計誣陷皇後推了她,害她流産失子。
皇後是以遭到皇帝厭惡,禁足于景仁宮中。
甄嬛還不放心,死灰尚能複燃,更何況皇後隻是暫時失了帝心。是以,她叫來了四阿哥,與他交待了一句話:隻要有皇後在,三阿哥就有登基的可能;隻要三阿哥在,皇後就一天不會倒台。
四阿哥聽後,心領神會,隻清脆地答了一聲:兒子知道了。
然後就發生了,三阿哥莫名其妙地去幫被圈禁的皇叔說情,氣得皇帝把他從皇室玉碟上除了名,還被趕去做了八皇叔的兒子,徹底斷了繼承皇位的可能。
看到這裡,大家都說四阿哥太厲害了,一句話就把三阿哥給絕殺了。
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四阿哥的厲害與甄嬛是不相上下的。同時,他們還懂得互相配合,自己不便出手或不擅長的事,會向對方送出請求,由對方去完成。
而且,四阿哥不是現在才這麼厲害,在他小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心機。
2
還記得四阿哥與甄嬛第一次見面的情景嗎?
那年在圓明園,甄嬛還是莞貴人,随皇帝來到園中避暑。彼時四阿哥才七、八歲,是個不受人待見的皇子。跪在皇帝的宮殿前,遙遙地回望過甄嬛一眼。
後來,四阿哥在無人的地方求見甄嬛。他想和甄嬛說悄悄話,就連身邊最親近的嬷嬷都給支開了。可見小小的他就膽大心細,做事缜密。
第一次與甄嬛見面,他就敢大膽地說出,能做皇帝寵妃的人一定不簡單。這句話明裡是捧人的,可弄不好會得罪人。
畢竟,在深宮裡,有幾個人願意被别人看透,更何況還是被一個小毛孩。
可那時甄嬛年輕,心氣高,聽到“寵妃、連華妃都不怕”這捧人的話,竟得意地抿嘴偷笑。
甄嬛一高興,就對四阿哥教誨了幾句,與其羨慕厲害的人,不如自己做那厲害的人。這幾句不輕不重的話,四阿哥能從中受益多少,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親切而愉快。同時,他們也摸清了自己在對方心裡的分量。
四阿哥會主動找甄嬛,是因為皇帝不願意見他,他想親近皇帝隻得徐徐圖之。
甄嬛是不錯的人選,她是皇帝寵妃,既知皇帝喜好,又能在皇帝跟前遞得上話。與她搭上線,隻會有好處。
而甄嬛願意見一個被衆人冷落的皇子,并對他關愛地教誨幾句,有她本性善良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因為四阿哥的身份。
四阿哥的生母地位再低賤,他再不得皇帝青眼,他也是尊貴的皇子,這一點,甄嬛很清楚。
她更明白,錦上添花的事誰都樂意做,不差她一個,但雪中送炭的感情,才更令人感懷。
關于甄嬛和四阿哥之間,從一開始就是互相利用的關系,這點不用懷疑。
因為在多年後,四阿哥說得很明白。
甄嬛因果郡王之事被皇帝猜忌,四阿哥安慰她說:額娘雖不如從前在皇阿瑪心中的分量,但無論發生什麼事,兒子也不會棄額娘于不顧的。
這句話得反着聽,意思就是:雖然你沒有以前那麼有用了,但我是不會抛棄你的。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不管是在前朝還是後宮,聰明人不怕被人利用,就怕自己沒有了“被利用”的價值。
3
宮裡聰明的人太多了,可聰明過了頭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比如皇後。
皇後多聰明,害死自己的親姐姐,還能打着她的名号,在皇帝那裡分寵愛;
逼死了齊妃,還想三阿哥與她同心同德,一起争帝位;
還有安陵容、祺嫔,在她的手裡都是一顆顆了無生氣的棋子。
她這樣的人會失敗,不是敗在智商上,而是敗在把别人都當成了傻子。
有句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她遇到的不全是豬隊友,但她隻關心自己的利益和得失,不考慮别人的,還随意侮罵、欺負、戕殺隊友。
不是豬對友,也被她迫害成了豬隊友。
甄嬛和四阿哥能赢到最後,正是因為他們把對方當成了聰明人,尊重對方,利用對方,彼進己退,己進彼退,互相給予彼此所需要的東西,最終實作雙方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大家都玩過跷跷闆的遊戲,想要玩起來輕松順暢,坐在兩端的人,須得重量相當,同時用心發力,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循環往複。
甄嬛和四阿哥這種勢均力敵、共同進退的相處模式,恰好符合人際交往中的“跷跷闆定律”。
“跷跷闆定律”能讓關系中的雙方和諧平衡,人盡其用,實作利益最大化。
如果在工作和情感生活中,想運用“跷跷闆定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坐在跷跷闆上的兩方,要是能力、份量差不多的人,懸殊不能太大;
2、尊重對方,隻有尊重才顯得平等,平等才會平衡;
3、增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價值的展現是在“被利用”的程度上;
4、當對方發出要上的信号,不要一直霸占着高位,要作出下的動作,并同時在中心點發力,完成一次上下的交換。
願我們在生活中,赢也要與隊友一起赢,不要赢成一個孤家寡人。
作者:栩蝶,湯小小寫作班學員, 我已亭亭,不憂不懼。
圖檔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