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子情深》(散文)

作者:楚陽巷

《母子情深》(散文)

子女俱在蓉城,妻子需要照顧孫子輩,是以,妻與子俱不在身邊,因為工作上的原因,自己不能随之而去,盡享天倫,我自然孤身一人留守在家。時年,母親七十又二,父親去世後,她老人家悲傷了一些時候,本來性格開朗的她,變得十分憂郁,也很孤獨。一大家子,二十餘口,家中閃撇下母親與我,自然而然鍋竈合一,母親很高興,我也十分愉快。每次從機關回家,不操生火做飯之心,五十多歲的我,與七十多歲的老母親生活在一塊兒,享盡天倫。

《母子情深》(散文)

一日,我從機關歸家,跨進老母親的院子,隻見老母親剛剛逮住一隻小斑鸠,臉上洋溢着含笑的溫情,孩子似的興奮不已,臉上多日來的陰雲一掃而光。小斑鸠在母親的手中,驚恐萬狀,羽毛炸開,掙紮不已。我問母親:“你怎麼會逮住它呢?是不是它誤食了農藥?”母親止住笑說:“你沒有看出來這是一隻剛剛出窩的小斑鸠嗎?它剛剛蹒跚學步,誤打誤撞地落進了咱家宅院,出于好奇,我逮住它了。”我問:“你逮住它以後,準備怎麼處理它呢?”母親回答:“吃它沒肉,還不如拴着腿,随便送給人家小孩子玩好呢?”我聽聞吃了一驚,提出建議說:“還是放飛它為好,它還小,你何必害它一命呢?”母親聽了我的話,手一松,小斑鸠一溜歪斜,飛上了院子裡的一棵枝葉繁盛的柿子樹上。

《母子情深》(散文)

我看到了年邁的老母親,十分順從地聽從了我的建議,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所發生的一件事。那是我七八歲的時候吧!每天放學後,,便同玩伴一塊兒,爬上高高的大樹上搗鳥窩,掏鳥蛋。母親知道後教育我說:"小鳥同人一樣,也是父母生養的一條生命。它的媽媽也愛自己的孩子,你抱走了它的孩子,不知道鳥媽媽該有多麼地傷心呀!再說,如果人家把你領走,從此不見媽媽,你知不知道,我該有多傷心呀!"看着媽媽含淚而深情的目光,我答應媽媽,從此以後不再上樹搗鳥窩,掏鳥蛋。很順從地聽了媽媽的話。從此以後,我卻意外地成為了一位愛鳥人士,這得益于母親對我的教育與培養。

《母子情深》(散文)

一個嚴寒的大雪天,我步行到機關上班,路上,經過一個麥稭垛旁,遇到了一群覓食的黑色大鳥,我的經過,打擾了它們。撲愣愣,一群大鳥一飛沖天,我站在雪地裡,目視着黑色的身影,在天地一色中展翅高飛,内心頓時升起了一種無限懊悔之情,後悔自己從此經過,驚擾了它們雪天覓食。收回視線,隻見麥稭垛旁,有一隻黑色大鳥,撲楞着翅膀就是飛不起來。我緊走幾步,抱起大鳥,貼胸摟着它,來到機關,放之于室。由于室内溫度較之室外比較溫暖之故,那隻黑色大鳥漸漸地有了精神,我又找到了一塊饅頭,揉碎撒食喂之,黑色大鳥更加地有了生機,呈現出來了無限的生命活力。同僚偶然推門而至,大鳥驚恐欲飛,在室内亂撞。于是,我抱起大鳥,放飛于室外,大鳥便迎着雪後的耀眼日光,淩空飛去,一直飛到了天之盡頭。收回馳騁的思緒,我問母親:“你還記得我小時候搗鳥窩,掏鳥蛋的事嗎?”母親說:“咋不記得?鳥是有記性的動物,每次你掏過鳥蛋,搗過鳥窩後,鳥爸爸鳥媽媽總是窮追不舍,時不時地跟上你,趁機叼你的頭皮。我吓壞了,給你戴上帽子,你嫌熱,硬是扔掉不戴,最後,你的頭上被鳥叼掉了一塊皮,你還受到了驚吓,得了一場病。"說到這裡,我擡起頭,看了看柿子樹上展翅欲飛的小斑鸠說:“媽媽,你看,小斑鸠正等待着鳥媽媽喚它吃飯呢!”母親笑了,我也笑了,母子二人笑得那麼開心,因為今天的一件事勾起了母子二人一次幸福的回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