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等微不足道的舉動,隻要日日堅持,從中總會産生出某些類似客觀的認知的東西來。 ——春上春樹

那一年四月,春暖花開,看着在酒吧廚房裡切菜的村上春樹,愛妻喊她出去走走。村上決定去球場看棒球比賽,場上,擊球手漂亮的球技,讓他激動萬分。棒球運動員最大的價值是擊球。而戲劇專業出身的村上瞬間覺得,自己的價值應該是寫小說和劇本。于是,忽然的,就冒出了想寫點什麼的沖動。就在那一晚,就在酒吧餐桌上,村上動筆創作了文學作品《且聽風吟》。
這部小說,斬獲了日本群像新人獎,也讓當時默默無名的村上春樹初綻頭角,并奠定了以後的創作之路。
《且聽風吟》以日本戰後百廢待興的社會現實為背景,通過年輕人之間交往的故事細節,展現出當時社會大衆的迷茫、孤寂、盲從!
01
這本書,無論從語言風格,修辭手法,寫作意向方面,都可謂是标新立異。内容平鋪直叙,并無堆砌華麗的詞藻,通過對一些小事簡單的描述,讀者能深刻的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寓意。
語言風格簡短質樸,方言俗語平民化,角色性格刻畫鮮明。文字幽默生動,調侃風趣,能讓人在啼笑皆非的感覺中品味到某些酸楚和凄苦。作者善于運用反諷的手法,比如:主人公用狡黠的猴子來比作臨死的叔父,諷刺了人情世故多薄涼,令人悲從中來。
文本劇情虛幻又真實,看似一件事物與另一件事物毫無關聯,說起來荒誕離奇,實則恰如其分!比如:把自己空空如也的軀殼比喻成故障飛機扔掉的東西以減輕重複,把世界比喻成麻雀腦髓等,把戰後現實生活的殘酷,和平民大衆的凄涼悲劇展示的淋漓盡緻,讀着讀着自己就被帶入了那個四分五裂亂七八糟的世界中。
02
善于作用誇張的修辭方法,也是村上春樹的文風特點,比如:喝光的啤酒可以灌滿一個遊泳池,吃剩的花生皮可以誇大到足以鋪陳整個酒吧的地闆,把當時年輕人頹廢奢靡的生活,鞭撻的體無完膚,于無形之中警示世人。
整個作品,虛實結合,村上春樹把許多西方電影、音樂、曆史内容穿插在其中,将幾個年輕人故事進行跳躍式講述,通過曆史大事件對群眾的影響,去喚醒人們對自我的救贖。
幹淨到位,不拖泥帶水,也是村上的簡練筆法。雖不以情節緻勝,但有無窮無盡的謎團,纖豪不差的描寫,随處可見的寓意,把生活揉盡藝術裡,哲思裡,對事實的洞察裡。
03
村上春樹說:“直言不諱是極為困難的事,甚至越是直言不諱,越是會遁入黑暗的深處。”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和溝通是很難把握分寸的,最為明智的做法,就是同對方保持距離感,不要靠太近,更不要動辄就強加于人。這是村上崇尚的疏離之美。是啊,距離就是溫情,就是關心,就是舒适!
書中的故事僅僅維持在十八天裡,卻也能夠講述哲理。那些作者模糊的記憶力,代表他的曾經。就像他曾經交往過的三個“女友”,甚至最後一位的死亡。無疑都是随風而逝,為未來留下足夠的空間!
每個人的生活和故事,都不是重複羅列,是否都會被某一處角落裡的風窺視?然後講給那些願意聽故事的人?
無論讀書看報還是刷手機,喜歡就拿起,懶了就放下,這就是内心的力量,好像有一種不畏懼的舒适和自在,我感覺,仿佛和村上春樹産生了共鳴。自由、舒适、随意、疏離,這是他的,也是我的!
随意為之的文字往往發自内心的天性,而天性便是最為恒久和穩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