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财快評:“重建更好未來”前景未明,拜登面臨時間考驗

10月28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聽取各方意見并與國會領袖及衆多議員真誠磋商”後,公布了總額高達1.75萬億美元的“重建更好未來法案”的計劃架構,希望以此架構指導接下來的相關立法。拜登呼籲兩院盡快通過該“曆史性法案”,以幫助美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為美國人民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并夯實美國經濟基礎、重振中産階級。

該法案無疑是拜登政府繼推出萬億基建計劃後的又一标志性大手筆,也是其競選和施政的核心之一。拜登在周四親自造訪國會山對民主黨核心成員進行遊說,甚至為此推遲了其赴歐洲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行程。盡管拜登對該法案在國會通關抱有信心,然而在民主黨部分進步派議員至今仍抵制基建法案、并且拒絕就任一法案單獨投票的情況下,拜登仍然需要花大力氣鎖定民主黨搖擺議員的選票。畢竟在絕大多數共和黨議員對總統的法案仍持反對态度的殘酷現實面前,拜登唯有争取和依靠民主黨在國會衆議院十票左右的微弱多數,并說服兩名固執的溫和派民主黨參議員——來自西弗吉尼亞州的Joe Manchin 和來自亞利桑那州的Kyrsten Sinema,才可能確定其雄心勃勃的“重建美國”計劃能夠靴子落地。

無論是美國憲法下不同政府部門間權力互相制衡的傳統,還是政治極化背景下兩黨間很難達成妥協的現實,拜登重建更好美國的立法之路注定是步步驚心,每一位議員的反對票都可能成為終結其“偉大願景”的否決點。然而,在共和黨的掣肘和民主黨内部的分裂之外,拜登在第一任期内能否實作其“重建美國”的夢想——至少在推進國内議程方面,在有限時間内能否有效發揮自身的總統上司(presidential leadership),恐怕是他面臨的最大挑戰。

美國國内多家民調顯示,拜登目前的總統支援率大幅下跌。根據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援率從第一季度的56%下降到第三季度的44.7%,其任期前9個月的跌幅高達11.3%,已經超過了二戰以來的曆任總統。根據美國著名民調機構FiveThirtyEight的統計,拜登目前的支援率維持在43.7%左右,反對率則高達51.1%。總統百日“蜜月期”結束後的拜登,一方面在新冠疫情的反複與撤軍阿富汗的混亂中左右為難,另一方面則需要在重振美國經濟和重塑美國全球上司地位的内外議程中尋求平衡。

然而美國政治自身的時鐘不會因為總統個人的作息時間而改變。對拜登而言,如果不能盡快敦促國會就基建案和“重建法案”架構投票表決——衆議院民主黨領袖28日已再次被迫推遲基建案投票時間,這就意味着他很難在第二個百天内在國内政策議程方面收獲“曆史性的勝利”。在美國政治的周期性自轉下,拜登很快将面臨所謂的“總統人氣遞減”(decreasing popularity)和“施政效率遞減”(decreasing effectiveness)兩大執政難題。而随着2022年中期選舉小考和2024年總統選舉大考的日益臨近,年歲日長、精力日衰的拜登甚至可能無暇進行有效的總統上司,而被迫在黨争内耗中疲于奔命。

細心的觀察者已經看到,無論是基建案還是這次的架構法案,拜登争取到的撥款規模與他最初所期冀的,都有不小的差距。無論拜登2024是否還有心并有力,他的總統生涯很可能也會以所謂的“交易型上司”(transactional leadership)告終——無法為美國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積極改變,而隻能以尋求“漸變”(incremental changes)的形式推動這個“老大帝國”繼續蹒跚向前。

(作者系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