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站在新中國兩個百年目标的交彙點上,在我們物質文明獲得快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今天,公德心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家庭作為社會的構成單元,在公德心建設及和諧社會建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良好家風在一代代人及家族内部的傳承對于沿襲良好傳統、促進家庭和睦、淨化社會風氣和形成文明社會都具有重要作用。

《了凡四訓》是明朝名士袁黃(号了凡)所做的傳世之書,其主要勸誡家人及後代為善立身。開篇《立命之學》成書于明末清初,已有三百餘年曆史,至今仍被學界重視、社會認可、世人仿效,充分反映出其不僅影響了袁氏族人,在族人中得以傳承并培育和形成了良好的家風,同時也對現代家庭如何培育和傳承良好家風、提升家庭幸福、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總的來說,《了凡四訓》曆久彌新、推崇備至的家風精要包含:态度積極立大志、揚善弊惡常自省、兩袖清風恤民情、為人謙謹諸事成和言傳身教家風繼等等。
态度積極立大志,家庭社會共和諧。機緣巧合下,袁黃開始相信命運,認為人命天定,陷入“宿命論”怪圈,過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極生活。但一番苦惱後,他重拾信心、奮發圖強,立志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自己當時的生活狀态,打破消極信仰,實作人生新的目标。而結果确實證明這些行動的有效性,他重拾生活信心,不斷突破既有設定,為自己、家人和社會都帶來了更大的效益。積極樂觀的生活态度是個人及家庭生活幸福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和諧文明、持續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杜絕“躺平”心态,鼓勵自己和家人樹立正确積極的價值觀顯得更為重要。積極樂觀的生活态度是催生人生大志向的重要沃土,我們應該将家庭教育、人生志向同國家發展、民族複興的目标緊緊結合在一起,在實作自身目标、家庭幸福的同時,為國家和民族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揚善弊惡常自省,個人國家皆文明。袁黃常常自我檢討,并通過記錄的方式來加強好行為的激勵作用,警醒自己杜絕壞行為。他的這種行為,不僅成就了自己,也影響了整個家庭甚至其為官的地方,形成了文明進步的良好的家庭和社會風氣。“五位一體”建設離不開社會建設,這要求我們要建設先進文化、實作社會和諧。其中,社會建設的最基本單元就是“家庭”,家庭對于實作文化先進和社會和諧舉足輕重;而隻有将弘揚善良、弊除邪惡的良好風氣一代代在家庭中傳下去、一層層在社會上鋪開來,才能保證我們的社會建設目标如期實作,形成文明進步的家庭和社會風氣。
兩袖清風恤民情,風清氣正新風氣。袁黃在生活方面非常樸素,他要求家人做棉衣不要使用名貴布料,而是使用在北方十分普遍的布料,将省下來的錢銀同樣做成棉衣送給治下的貧苦群衆,讓他們在冬季也能免于嚴寒;他自己飲食簡單,哪怕有官家人員來訪,也不鋪張浪費。剛到天津寶坻上任,他便實地走訪,體察民情,将自己家鄉的耐鹽堿稻米引到寶坻并成功試種,此後又積極勸業農桑,大大提高了當地的糧食産量,這也是寶坻地區水稻種植的由來;在饑馑年份,他主動減免賦稅,使百姓免于挨餓。倡導節儉的家風,對家庭形成和傳承不事鋪張、珍惜勞動成果的優良習慣具有積極作用;宣揚廉潔正直的家風,對于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同樣意義重大。
為人謙謹諸事成,知行合一事躬行。袁黃一再告誡其家庭成員切記做事謹慎,為人謙虛,并列舉了自身經曆的大量執行個體來說明為人做事謙謹的益處。而實際生活中,袁黃本身就是做事謹慎、為人謙恭的代表,很多事情他都躬親為之。在家庭中宣揚謙恭謹慎地交往之道,不僅能夠使家庭處于時刻學習進步的氛圍中,同時也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和諧互助的風氣。
言傳身教家風繼,赓續愛民萬世揚。正是由于袁黃優良、嚴格的家風,使得他經過自身努力探索并形成的家風在他的家庭産生了積極的效果。他兒子袁俨後來執政廣東高要,沿襲家風,秉承“為官一方,造福萬民”的初心和理想,在發生洪害之時,親赴一線,奔走操勞,最終犧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但是,他的事迹和行為被後人所謹記和敬仰。
這樣看來,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對社會做出怎樣的貢獻、要讓曆史怎麼來評價我們,家風傳承在其中扮演着基礎性作用。我們應該充分挖掘《了凡四訓》在當下的時代價值,并使其在家風養成和傳承中切實發揮積極作用,建立幸福文明廉潔家庭,營造良好積極和諧社會。#家庭##情感##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