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部,是2000年上映的電影是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的處女作——愛情是狗娘。

俗話說,好名字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如果是考試,那這部片子的譯名不僅沒拿到分數,可能還要倒扣50分。
本片譯名翻譯自英文名稱“Love's a Bitch”,聽起來像是在諷刺愛情,其實看完你就會發現,愛情并不是本片的核心命題。我更喜歡的譯名是“人、愛、狗”。
這位墨西哥的導演一出手便一鳴驚人,電影上映後,獲得了十幾項國際大獎,使得他名聲大噪,随後創作出了《鳥人》《荒野獵人》等優秀影片。。
影片上來的就是一場車禍,
兩個小年輕開着車躲避着後方的追趕,車裡一條大黑狗高飛正血流不止,導演在這一段流露出一種“癫狂的氣質”。
快節奏的剪輯,晃動的鏡頭,都帶給人們溢出螢幕的不安感。面對這種情況,開車的男人擅自闖了紅燈,這導緻了一場車禍的發生。
在另一輛車裡,似乎有一位女人正在求救,場面十分混亂。
影片由三個不同的故事組成,采用的分段式的叙述模式,正是這一場車禍讓他們發生關聯。每個故事依次作為主體時,又會交叉重疊其他兩個故事的資訊,這就讓整部片子充滿“拼圖”般的樂趣,使叙事不會出現斷裂,同時又會增加故事的懸念。
第一個故事講述了小青年歐塔維奧愛上了自己的嫂子蘇珊娜,想帶着蘇珊娜私奔,歐塔維奧很有幹勁,他發現自己家的狗高飛兇悍異常,這就讓他生出了鬥狗賺錢的心思。
果然,高飛這條大黑狗非常争氣,通過鬥狗,歐塔維奧存了一大筆私奔用錢,并交給蘇珊娜看管。
誰知道,蘇珊娜随後就卷錢和丈夫走了,歐塔維奧人财兩空。
無奈的他決定幹一票大的,在鬥狗場,對手不顧規則對高飛開槍,歐塔維奧情急之下用刀捅了對手,開始逃亡,這就發生了電影開頭的那一幕。
導演在這一段大量運用“短焦鏡頭”,視角相對于普通焦段更大,畫面邊緣甚至出現了畸變。着重渲染墨西哥這座城市的不安感。
(丹尼爾和瓦萊裡亞)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女模特瓦萊裡亞,她的男友丹尼爾是有婦之夫,最近剛與妻子朱麗葉離婚,搬出來買了房子與她同住。
丹尼爾買了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但沒有餘錢去修複地上的大洞。兩個人你侬我侬,感情甚笃,直到某一天,瓦萊裡亞帶着自己的狗米奇出門,正巧遇上了車禍。
沒錯,電影一開始的車禍的當事人就是歐塔維奧和瓦萊裡亞雙方。
過了一段時間,瓦萊裡亞出院,她與米奇玩耍的時候,米奇鑽入了那個破掉的洞裡,任由兩人如何呼喚,米奇也沒有回應。
米奇丢失,腿上的傷也遲遲不好,自己的工作也将不保,三重壓力堆積下,瓦萊裡亞與丹尼爾的情感受到煎熬,兩人爆發,大吵了一架。
故事的最後,瓦萊裡亞被截肢,丹尼爾抱着米奇回到家裡,窗外屬于瓦萊裡亞的海報被換掉了,丹尼爾隻是抱着瓦萊裡亞,兩人沒有說話。
第三個故事名叫(“山羊”和瑪麗),
流浪漢山羊是一個職業殺手,他年輕時是一個大學教師,後來抛棄妻女,加入左翼組織當了名遊擊隊員,後來進入監獄,出來後便成了這副邋遢的樣子。
他接到一個任務,在跟蹤目标的過程中,正好碰上了那場車禍。
他走上去幫助群衆打開了車門,順走了歐塔維奧兜裡的錢,并救了被扔在路邊的高飛。
誰料高飛在鬥狗的環境呆慣了,野性難馴,竟發狂咬死了其他的流浪狗,山羊又氣又怒,但最終還是沒有下得去手殺了高飛。
其實高飛就像是他,在過去的經曆下,早已經不适合在正常的群體下生活,隻能在某個城市的邊緣生活,而墨西哥這個魚龍混雜的城市恰好給了他這樣的邊緣人的容身之處。
山羊脫了他們的外套,把自己收拾好,去照了一張幹淨得體的相片,并對女兒留了言。
但他最終沒能等來女兒,隻得一人一狗又開始了流浪。
這部片子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以下僅說一下本人的見解。
首先,每個故事中都有一個核心意象,這裡當然就是“狗“。
狗在這部片子中可以說是墨西哥的縮影,
出身底層的高飛,
光鮮亮麗的米奇,
以及一群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高飛無法适應正常的生活發狂咬死了同類,
米奇生活優渥,卻在地闆下不願出來,
還有一群圍在人類身邊最終被咬死的流浪狗,
狗被主人支配擺布,還受到來自環境和同類的威脅,導演在影片中沒有明顯的情感傾向,沒有刻意憐憫某一方,也沒有刻意打壓哪一方,在這之中,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就像那一群在生活中起起伏伏的人。
之後是“暴力”,暴力充斥在整部影片中,鬥狗,暗殺,搶劫,這些暴力元素的出現,在我認為是一種溝通的失敗展現。
在底層,暴力被看作是一種溝通方式,人們希望溝通,但普通的溝通失敗之後隻能使用強制手段,而影片最後古斯塔沃和弟弟之間的“和解”就可以算作是溝通的一種成功典範,而山羊這種暴力的執行者,最終沒有殺了兩人,也象征着他放棄了暴力。
但這種成功是在山羊的逼迫下進行的,而溝通的雙方也是社會中的上層人士,當底層無法與上層溝通時,就會産生暴力這種方式。
與“暴力”息息相關的就是“愛”這一命題,其中的人物各個都是愛的缺失者,70年代的墨西哥動蕩不安。在那樣一個社會下,每個人都似乎活在水深火熱的踏闆下,情感這個東西也就搖搖欲墜了。
其中瓦萊裡亞和丹尼爾這一段是最能感受到“愛”的情感的,雖然二人的愛情過程并不光彩,但你能感受到他們之間流動的愛意,兩個人互相吸引,沖破世俗的重重的障礙走到一起,在還沒開始享受愛情的果實時,這一切馬上就被一場車禍毀了。
在這一段,我覺得導演探讨的是”丢掉愛情的皮囊之後,生活還剩下什麼?“瓦萊裡亞坐在窗前,看着過去的輝煌逝去,留下的兩個人互相依偎互相取暖。
這部片子的内涵解讀衆多,也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說清的,總的來說,這部片子雖然是導演的處女作,無奈的是,這個譯名實在是太趕客,不過抛去譯名,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佳作,真的值得一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請關注轉發支援一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