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1年前來電:“除病亡戰士一名外,其餘百分之九十九……”

作者:上觀新聞

這是一封來自71年前的電報。

發電人是何家産,時任新疆軍區第二軍獨立騎兵師師長。這份不到400字的電文,來自一支連隊的行軍沿途報告:

“時刮飓風和降冰雹,大雪寒風刺骨,呼吸困難……”

“頭疼心口疼,頭部腫脹,眼腫嘴腫,臉部起水泡脫皮……”

“167匹馬倒斃17匹,給該連送彈藥58頭毛驢,死29頭,回來隻剩17頭……”

71年前來電:“除病亡戰士一名外,其餘百分之九十九……”

1950年8月28日,第二軍獨立騎兵師何家産就“部隊已到藏邊”緻新疆軍區和第二軍首長電。(資料圖)

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每份簡短電報的背後都會有一個長長的故事。這是進藏先遣連的故事。一支由漢、回、藏、維吾爾、蒙古、錫伯、哈薩克等7個民族136人組成的解放軍連隊的故事。翻開曆史檔案,這封電報發出的同時,這支連隊依舊在進軍西藏阿裡的征途中。

從新疆于田出發,到達西藏阿裡,曆時整整一年。先遣連官兵僅憑着馬匹和雙腿,忍受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跨越海拔6420米的昆侖山,一步步征服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無人區,一步步踏出一條風雪夾裹崎岖艱險的進藏天路。

這條路有多難?

頭疼欲裂的時候,他們用背包帶把頭緊緊紮住;嘔吐不止的時候,就強行吃飯喝水;患上雪盲睜不開眼,就拉着馬尾巴攀登;馬匹倒下,就咬着牙背起行裝往前爬;風雪太大,帳篷搭不起來,就裹着毛毯在雪地裡宿營……在人迹罕至、鳥獸絕迹的昆侖腹地,由于長時間高原行軍,加之缺醫少藥,先遣連曾一天舉辦了11場葬禮。短短一年的時間裡,63名戰士永遠長眠在雪域高原上。

71年前來電:“除病亡戰士一名外,其餘百分之九十九……”

進藏先遣連高舉紅旗向西藏阿裡進軍。(資料圖)

犧牲,近半數的犧牲。這種犧牲不是倒在血雨腥風之下,不是倒在槍林彈雨之中,卻更是悲壯,更顯無畏!

在何家産師長的那封電報中,先遣連還曾這樣報告,“人員除病亡戰士一名外,其餘百分之九十九均病”。要知道,連隊發出這條電文時,剛剛抵達新疆與西藏的交界線上。苦難和艱險,才剛剛開始;之後要面對的條件和環境,将會更加殘酷、更加惡劣。

犧牲,從1人到63人的犧牲。他們明知前路兇險,明知前方可能倒下的就是自己,依舊不懼生死、堅定前行,以犧牲之精神築起時代的豐碑,以犧牲之信念揚起民族的風骨,以犧牲之壯舉擔起黨和國家的重任、人民的期望!

這種犧牲,撼天動地,折射出的光芒足以穿透曆史的長空,照亮人類征服精神世界的前行之路。

在法國的盧浮宮,典藏着一幅世界級名畫《拿破侖越過阿爾卑斯山》。油畫展現的是18、19世紀之交,法軍統帥拿破侖為了進軍意大利,率領37000名法軍士兵,冒險翻過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口的一幕。

71年前來電:“除病亡戰士一名外,其餘百分之九十九……”

《拿破侖越過阿爾卑斯山》(作者:保羅·德拉羅什)

畫面上,天色陰沉、山高雪厚。拿破侖騎在一匹黑驢上,由一個瑞士向導指引着艱難前行。在這個歐洲征服者的臉上,有一種輕易便能察覺出的疲憊和憔悴:為了征服積雪覆寫、陡峭險峻的阿爾卑斯山,有幾乎三分之一的法軍士兵被狂風暴雪奪走了生命,士氣跌落到了谷底。

據說,為了拯救危局,拿破侖曾告訴他身後的士兵:“山下邊就是波河平原,那裡有無數美味佳肴,無數金銀财寶和美女在等着你們!”在成功翻越阿爾卑斯山後,拿破侖也沒有食言,打下第一座城市後,大開城門犒勞跟随他遠征的将士。

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口,海拔2466米,遠不及海拔6420米的昆侖山;差異更大的是這些士兵遠征的目标與動力——是為了财富美女、一己之私,還是為了國家尊嚴、民族解放。于是,同樣是一次遠征,同樣是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價,其格局、境界卻有着天壤之别。西方曆史記住并推崇的僅僅是拿破侖和他那句“我比阿爾卑斯山還要高”。其實,不是世人健忘,畢竟在個人英雄主義的光環下,在征伐隻為了中飽私囊的動機下,無論戰果多麼輝煌,無論付出多麼慘痛,任何所謂的“史詩般的遠征”都會變得黯淡無色、相形見绌。

再看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先遣連。率領這支隊伍的,是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一團保衛股長李狄三,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排長、指導員、股長等職,曾參加延安保衛戰和解放大西北等戰役戰鬥,9次負傷,3次榮立大功。他和先遣連官兵一路翻越萬古荒原,曆經千難萬險,于1950年的10月份抵達阿裡改則紮麻芒堡。大雪封山,在進駐紮麻芒堡的七個月時間裡,先遣連斷絕了所有給養。沒有地方住,李狄三就帶領官兵在零下30多攝氏度、地凍1米多深的凍土層上,用火烤地,邊烤邊挖“地窩子”;沒有吃喝,就用清水煮野牛羊肉充饑;沒有衣穿,就用野羊角做針,縫補獸皮裹體。再累再苦再險,先遣連官兵們依舊嚴格遵守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關心愛護當地群衆,“金珠瑪米”(解放軍)得到越來越多的藏族同胞信任、支援和擁護。

1951年3月,飽受高原疾病折磨的李狄三,浮腫已經到了腰部,裹腿深深勒進了肉裡,和泛出的黃水滲泡在一起,解都解不開。此時的他,躺在炕上已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支撐起來了,卻仍舊堅持不分晝夜整理工作日記,為連隊操勞着。5月,李狄三病情更加惡化。衛生員要把連隊僅剩的一支盤尼西林注射給他,他堅決要求留給其他病号,黨支部隻好召開支委會表決。望着5隻高高舉起的手,他眼含熱淚,懇求大家說:“我的病自己清楚,别浪費藥了,請把藥留給最需要的同志!”他最終也沒有使用那支盤尼西林。

什麼是真正的英雄?這就是真正的英雄,人民英雄!

70多年後,我們依舊銘記緬懷那支136人的進藏先遣連,依舊高舉着他們的旗幟繼續奮力前行,不止是出于對他們英雄壯舉的深深感動,更是因為他們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貞,用飽含信仰之光的無私無畏犧牲,标定出了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支軍隊最閃亮的精神坐标。

今天,是第8個烈士紀念日。再過一天,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72周歲華誕。當我們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享受着平靜的生活,努力打拼着自己的期許,投身到令祖國越來越好的火熱建設之中,我們不會忘記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一個強大祖國的英雄烈士,并将以他們之名,不懼犧牲、接續奮鬥!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中國軍網微信 資料圖 圖檔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中國軍網微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