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完這部30年前的越獄片,才知道《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抄襲的

作者:旁觀者movie
看完這部30年前的越獄片,才知道《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抄襲的

《逃出亞卡拉》是一部很寫實的電影,就這麼平實地講述着一件事,伊斯特伍德扮演的弗蘭克話很少,智商超卓。甚至連這個主角為什麼入獄,影片都沒有交代,他入獄的目的,似乎隻有一個那就是越獄。

我們先從畫油畫的醫生說起,獄友們在廣場放風,伊斯特伍德走過來,問醫生,油畫上人物胸前的花是什麼?醫生說,這是深藏在我内心深處的東西,他們管不住的東西。這是影片最好的一句台詞,在亞卡拉監獄,四周都是冰冷的海水,誰也逃不掉,隻有那些試圖越獄并且比較難管的人才會被送進這裡,這裡企圖關住一切。

看完這部30年前的越獄片,才知道《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抄襲的

是以當老醫生每天守着心中的東西,畫油畫的時候,他該是自由的。隻是監獄長搜查宿舍,看到醫生畫的監獄長,他可能不滿意,是以無情地剝奪了他畫油畫的權利。無話可說的醫生沒有反抗,而在勞作的工廠,醫生借來一把斧子,毫不猶豫地砍掉了自己半隻手,這樣的控訴,徹底而又決絕,但是影片并沒有将這個事件表現得更加深刻,而是一筆帶過,隻表現了伊斯特伍德的憤怒。在這部電影的繼承者《肖申克的救贖》裡,這個事件被發揮放大,是影片最觸動人心的一個點。

看完這部30年前的越獄片,才知道《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抄襲的

在獄中,伊斯特伍德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反對勢力,唯一一個對他感興趣的胖子,也毫無戰鬥力可言。況且,伊斯特伍德的朋友們随時在幫助他,幫他躲過暗箭,這個寡言少語的高智商者,從進來的第一天大家似乎就知道他肯定要逃出去。因而,監獄圖書館的黑人朋友,總是說“bye,boy”,這句簡單的話語,深藏着某種惺惺相惜。

而在後半部分的電影中,挖洞逃獄的準備讓人揪着心,因為獄警随時都在轉來轉去巡邏,加劇了這種緊張感。伊斯特伍德在整個過程都是鎮定的,是主導作用,那兩兄弟也比較樂觀,他們應該是喜歡越獄型的,至于伊斯特伍德隔壁宿舍的這個朋友,起初我們看不到他的退縮和恐懼,隻是影片表現出的是他的媽媽快要死了,他的女友在探監時說我愛你,他起初表現出了強烈的逃獄的欲望。而在關鍵時候,他退縮了,害怕了。

看完這部30年前的越獄片,才知道《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抄襲的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大多數監獄中的人,都想逃出去,而真正實施逃獄的時候,是需要勇氣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将勇敢視為人生最重要的品質。

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如今的亞卡拉是一個旅遊景點,誰想到在當年的逃獄事件中,三名越獄者至今下落不明,這增添了影片的延伸内涵,在1979年上映時,這樣的電影不亞于90年代肖申克上映時的感覺。《逃出亞卡拉》的真實粗糙,為日後《肖申克的救贖》的極大成功打下基礎。對比一下就知道,肖申克對于逃出亞卡拉的繼承和改編,以及藝術化的處理,肖申克更深刻,它所表現的希望這一永恒命題,讓多少人挺起胸膛,繼續努力。但坊間傳說,《肖申克的救贖》沒得奧斯卡,就是因為大多數情節是逃出亞卡拉的翻版,并非純原創,但這毫不影響它榜單第一的長期地位。

看完這部30年前的越獄片,才知道《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抄襲的

而逃出亞卡拉的結尾,被監獄長捏碎的那朵花,重新完整地出現在海邊,而監獄長看到花時,逃獄的三個人正下落不明,這是莫大的諷刺,亞卡拉監獄在此後一年随即關閉。

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越獄片,逃脫的爽快,我們稱之為希望的實作,其實,這背後更深刻的東西是我們都喜歡那種人生跨越大的障礙那種征服感,比如《琅琊榜》這部劇,劇中一切都在掌控中,那種人生毫無阻擋的上升誰不喜歡。

看完這部30年前的越獄片,才知道《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抄襲的

是以,不管《逃出亞卡拉》有多粗糙,《肖申克的救贖》對其的極大發揮,我們都要守護深藏在内心的東西,誰也管不住,誰也無法将其禁锢,并且要有十足的信心去守護它,就像越獄三人組跳入冰冷的海水,如何刺骨也有勇氣去期待重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