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母愛何其偉大,拼盡全力的去愛;母愛何其可怕,想方設法的控制。

我的母親,為什麼你總要我做不喜歡的事?

我的母親,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你滿意?

可當我做到你所期望的一切時,為何你卻不在了?這些我将與何人說?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童年的許諾》在2017年12月20日上映,這部電影改編自羅曼加裡的自傳《我答應》,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8.3,實屬一部冷門佳作。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h1>

1914年羅曼·加裡生于立陶宛,11歲那年父母離異,他與猶太裔母親相依為命,颠沛流離,在1928年移居法國。歐洲當時排猶氛圍濃郁,母子倆受盡冷眼和指責。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一日警察闖進他們破落的家中,亂砸一氣,說母親偷了東西,然而母親并沒有,這一切隻因為他們是猶太人。母親十分強勢,當即拽着羅曼跑到樓下,對着鄰居們大喊“你們想欺負我們孤兒寡母?呸!知道我們是誰麼?說出來吓死你們,我兒子是未來的法國大使、作家、榮譽軍團騎士……”

鄰居們哄笑起來,羅曼羞恥的甩開母親跑到無人的角落,用頭撞擊着牆壁,他怨恨母親讓他丢臉。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聰明的母親開起了服裝店,瘋狂的培養羅曼的各種興趣,學習鋼琴、小提琴、擊劍等,為日後兒子成為大人物做準備。但羅曼沒有天賦,他想學畫畫,但母親卻不許,要讓他成為作家。因為母親認為畫家隻有在死後才能出名,而作家活着的時候就能榮譽加身。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一次宴會她愛上了一個小女孩,但卻被其他幾個小男孩打了一頓,他被打的鼻青臉腫但母親得知原因後卻誇贊他,說“這世上有三樣事情值得你去戰鬥:女人、榮譽、法國!”

當羅曼在别人侮辱了母親後卻懦弱的逃跑時,母親把他摁在牆上憤怒的說“下次再有人侮辱你的媽媽,我希望你是被擔架擡回來的……從現在開始,你要為我挺身而出……甚至為我而死。”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母親很強勢,她嚴格的要求着羅曼的一切,希望他永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羅曼的童年是痛苦的,母親的過高期望讓他害怕。

直到母親的服裝店因高額賒賬而破産,坐在椅子上低下了那顆驕傲的頭顱時,羅曼為母親跳了一支舞,他想告訴母親自己會幫她實作所有夢想,母親看完那支舞笑了。羅曼找到了奮鬥的目标和意義:“從那天起,我發誓要用自己的力量赢得世界的掌聲,讓她的犧牲有所回報,讓她心裡感到值得,我的一生都為此目标奮鬥。”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童年的母親如此強勢,羅曼痛恨她,卻在看到母親那些賒賬的富人趕出去時看到了母親的軟弱,了解了母親的苦心。

其實大多數父母也如同羅曼的母親一樣,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自己沒能做到的樣子,成為異常優秀的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些出發點是好的,也都是因為愛孩子才有如此高的期望。

但是孩子更需要的是自己獨立的空間,而不是時時刻刻被“愛”的枷鎖逼迫。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被迫學着不喜歡的東西。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正如羅曼的母親要求孩子成為作家而不能做畫家一樣,多數父母也期望孩子學習能夠為考試加分的興趣而不是孩子真正感興趣的。這些都是為孩子好,可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許興趣無法當飯吃,但卻可以陪伴自己一生,讓各種壓力有一個好的釋放口。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h1 class="pgc-h-arrow-right">“愛”是力量,也是魔咒</h1>

服裝店破産後,母親帶着羅曼搬到了法國,并憑着自己的聰明和經商頭腦,成為一家酒店的經理,還投資了一輛計程車,并試着經營一家旅館。期間羅曼和女仆在一起了,母親知道後暴躁的趕走女仆,這讓羅曼異常憤怒,揚言會離開母親,但卻得知母親得了糖尿病後釋然了。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羅曼成年後他終于離開母親身邊去巴黎學習法律,這讓他無比興奮。但母親還是經常打電話來,導緻他總是被同學嘲笑。在女友移情别戀後羅曼變成一個花花公子,但是以寫出了一篇短篇小說《風暴》,并且在報紙上刊登。

但那之後他卻沒有别的作品被刊登,母親不停地詢問,他不忍心讓母親失望而是撒慌在報紙上随便指一篇作品說是他換了個筆名寫的。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1938年,母親突然告訴羅曼讓他去刺殺希特勒,并為他買好車票,但臨走前一天他在沙灘上躺着時,母親又找到他抱着他勸他不要去,在周圍人異樣的目光中,他恨透了母親。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為了實作“将軍夢”,母親讓羅曼應征入伍,并在家中擺好宴席,對親朋好友說他一定取得軍銜。然而結果是羅曼并沒有被授銜,隻因他是猶太人,回來後的羅曼為了不讓母親失望,他按照母親愛好撒謊稱這是因為勾引上司的老婆受到的處罰。母親果然沒有生氣,反而很驕傲,因為衆多士兵中,隻有他做了與衆不同的事。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當羅曼在軍營裡好不容易混了點名号時,母親卻來了,這為他引來了大家的恥笑,羅曼這一刻恨透了母親,但母親卻說“啊,你的老媽媽給你丢臉了”,羅曼妥協了抱住了自己的母親。在戰争失敗後,羅曼的軍官決定帶着他們去投靠丘吉爾,在登機的前一刻羅曼接到了母親的電話,也是以僥幸逃生,因為逃跑的飛機墜機了。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後來羅曼去中東執行飛行任務時,感染了風寒,當所有人以為他要死的時候,他仿佛看到母親來到床邊告訴他不能認輸,必須繼續戰鬥,奇迹般的羅曼竟然爬了起來。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羅曼前往非洲,這期間他不斷接到母親的來信,母親一直鞭笞着他努力。白天他打仗,晚上寫作,終于羅曼寫的《歐洲教育》要被改為《憤怒的森林》出版,随後他又在戰場上指揮被炸傷雙眼的戰友完成了轟炸任務,他成了一個英雄。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當他帶着一身榮譽回到故裡,母親已經去世三年了。原來母親去世前一直拼命寫了250封信托好友不定期寄給羅曼。母親走了,羅曼的人生變得迷茫,他成為駐外大使,穿上了定制西裝,有無數的愛戀者,然而母親卻都沒看到。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我做了她要求我的一切,但這一切又有什麼用呢?她已經不在了,她什麼都沒看到就死掉了。她永遠不知道我實作了諾言。在母親的愛中,生命的無常往往讓童年的許諾無法兌現,在那之後,我便會空虛饑餓直至生命終結。每當一個女人攬你入懷訴說心事,那不過是殘羹冷炙而已,他們用溫暖的雙臂擁抱你,用溫暖的雙唇說愛你,但你深知,在很久之前,你就已經找到甘泉,并一飲而盡。”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母親的愛讓羅蘭完成了她要求的一切,出人頭地,滿身榮譽。然而這些都是為了母親完成的,并不是為了羅曼自己,羅曼并不喜歡這些,羅曼喜歡的還是當初想要從事的畫畫。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母親死了,但他的身影卻伴随羅曼一生,沉重的母愛和嚴厲的要求讓羅曼産生了巨大的壓力,他甚至堅持認為自己長了腦瘤,其實是因為他用果醬堵住了耳朵想要隔斷母親的話而導緻發炎。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羅曼的一生都在為母親而活,這個讓他又恨又愛的女人早已滲透在他骨子裡,最終導緻羅曼在66歲時吞槍自殺,并吩咐他人将其骨灰灑在地中海的海面上,那是他和母親度過的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h1 class="pgc-h-arrow-right">愛是學着遠離</h1>

不可否認,羅曼的母親是一名偉大的母親,沒有她,羅曼無法取得那些榮譽,也無法做到這些事情,并且還陰差陽錯了救了羅曼兩次。并且母親靠自己的聰明讓羅曼一直豐衣足食,無需為錢去發愁。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但羅曼的母親又是殘暴的,她強勢的控制兒子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他該成為什麼人,做什麼事都應該按照她的意願來,在别的孩子幸福快樂的同年,羅曼卻整天學着不喜歡的東西,按照母親的意願做事。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羅曼的母親是一個典型的“虎媽”,現實中的母親大多沒有這般強勢,但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影子在裡面。

比如希望孩子考取公務員或者當個老師之類的穩定的過一生,而不希望他在大城市裡打拼,去過想要過的生活。在該結婚的年紀結婚,不管孩子是否喜歡,隻是打着“不孝”的口号去逼迫孩子将就一段婚姻……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這些看着充滿“愛”的事情卻都是在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生活,殊不知過這種人生的是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也許父母作為長輩,很多時候不希望孩子經曆一些彎路,想要讓他們更輕松愉快一些,但是有些事情是主要要經曆的,是無法避免的。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我就特别讨厭父母說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口号教導着我該怎麼做,我是一個人,有獨立思想的人,我的眼界不長遠,沒有任何經驗,但我還是希望能夠自己決定一件事情,而不是被要求執行一件事情。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控制孩子做什麼事情,而是告訴孩子一件事的利弊,讓孩子自我權衡。在孩子成功時鼓勵,失敗時安慰。

然而大多數父母都是看到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而受到傷害後洋洋得意的來一句“我早就說了,讓你不聽我的”,進而導緻孩子即使在外受了委屈也不敢告訴父母,而是自己獨自承受。這是中國父母的通病。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真正的愛是在背後的默默支援,是給足孩子空間,是學會慢慢離開。而不是無時無刻的充斥在孩子身邊。

就像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寶男,被母親照顧了幾十年,也控制了幾十年,早已喪失了自己的想法,倘若母親突然離世,媽寶男自己還能生活麼?我想是不能的,因為從小他們就認為母親是自己的一切,母親離去那自己的世界也就崩塌了。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最後,我以龍應台的一句話結尾。

“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願你不會打着愛的名義去傷害,願你能成為你自己。

我是溫酒,一個喜歡看電影的阿宅,很高興能和你分享我的一些想法,不妨點個贊再走吧~

《童年的許諾》影評:我終于做到一切,可你早已不在人間不要打着“愛”的名義為孩子套上枷鎖“愛”是力量,也是魔咒愛是學着遠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