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中國的革命史曲折而漫長,在這段曆史中,湧現了無數優秀的革命黨人。他們共同譜寫了中國這段壯烈的革命樂章,結束了中國百年來的黑暗與屈辱。
從前這些做出過突出貢獻的革命黨人,在建國之後也依舊奮鬥在一線,成為新中國建立後的第一批上司班子。但其實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這些上司人,還有很多革命烈士犧牲在戰場上,沒能見到新中國的國旗冉冉升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01</h1>
“黨内第一英才”的李碩勳便是一位烈士,他犧牲在自己二十八歲那一年,隻留下了一個兒子。上世紀20年代,中國的革命事業剛剛起步,李碩勳屬于最早一批覺醒革命思想的年輕人。
他老家在四川,在校期間學習了先進思想,自身的革命意識開始覺醒。他很早就知道,想要拯救目前的中國,唯有革命一條路可以走。

想通這一切之後,李碩勳積極投身到革命運動中,并且成為了川省社會主義共青團的先驅之一。因為影響力過大,李碩勳也引起了反動派的注意,之後為了躲避反動派的追捕,他隻能不斷逃亡。
在避難的過程中,李碩勳依舊堅持學習,曾經進入北京上海等地的多所學校學習過,并且将革命思想傳播給了許多學生。
在上海讀書的時候,他接觸到了許多成熟的革命黨人,在聽了他們的課之後,李碩勳的革命意志也越來越堅定。不久之後,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了,李碩勳被推舉為全國學生聯合會上司,負責組織上海當地的學生運動。李碩勳不止革命覺悟高,能力也相當出衆,他在校期間就表現出了過人的上司能力。
在組織學生運動的時候,李碩勳不負衆望,做出了大量有意義的決策和指揮,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愛國學生的傷亡人數。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周恩來,兩人在共事過程中累積了深厚的革命感情,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1924年的時候,李碩勳正式加入共産黨,成為黨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02</h1>
入黨後他依舊積極參與革命運動,因為表現突出,很快就晉升為江蘇軍委書記,主要負責上司當地的武裝革命鬥争。李碩勳的晉升速度在同級中是最快的,因為其優秀的工作能力,他還獲得過“黨内第一英才”的美譽,若是他能平安活到授銜儀式的話,軍銜肯定不會很低。
然而正是應了天妒英才這個詞,李碩勳年紀輕輕便犧牲了。1931年的時候,蔡和森壯烈犧牲,整個廣東省的革命工作亂成了一鍋粥,急需一個新的上司人上任。李碩勳臨危受命,緊急趕往廣東指揮革命工作。
然而當時的廣東十分危險,幾個月後李碩勳也不幸被捕。在敵人手上他受盡了折磨,卻沒有吐露任何有用的資訊,犧牲的時候年僅二十八歲。
犧牲前李碩勳寄出了一封家書,這封信是寫給妻子的。在信上他來不及表達自己的思念與遺憾,隻迫切地叮囑妻子,千萬不要來收屍,帶着兒子好好活下去,并且一定要将革命事業繼續下去。
妻子趙君陶當年也隻有二十八歲,接到這封信之後,她悲痛萬分,但最後還是聽從丈夫的吩咐,沒有去收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03</h1>
此後她獨自帶着三歲的兒子生活,繼續完成丈夫未完成的革命事業,多年來從未動過改嫁的念頭,直到去世仍舊是孤身一人。兩人的兒子名叫李鵬,作為革命烈士的孩子,組織上對他也是極盡關照。
周總理親自介紹他來延安學習,他自己也很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長大後他遠赴莫斯科進修,專業是水力發電。
從莫斯科的大學畢業之後,他第一時間回到中國,繼承了父親的意志,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奉獻終身。後來他也進入了政場,從基層做起,一步步腳踏實地地晉升,最後官至國務院總理,若是李碩勳在天有靈,知道兒子的成就後也會十分欣慰吧。
李碩勳作為早期的中共黨員,兼具優秀的工作能力和革命思想,他雖然很早就犧牲了,但他的革命思想卻被傳承下來。無論是兒子李鵬還是其他千千萬萬個青年黨員,他們身上都能看到李碩勳的影子,烈士雖死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