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作者:珂夢曆史人文

巴蜀之地一直都是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的戰略之地,在古代更是被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巴蜀之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域優勢,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它的安全。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在古代曆史早期,很少有軍事戰争出現,李白在《蜀道難》中就曾經說過,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先秦時期,巴蜀地區不管是交通還是經濟、政治的交流方面,都與中原沒有互動,尤其是在秦惠文王之前,巴蜀地區相當封閉,是一個自成一家的政治群體,礙于當時的科技水準和交通條件,中原地區也沒有國家對巴蜀地區進行圖謀,這樣的平靜一直持續到了秦惠文王時代。

雖然那個時候科技和交通依舊不是非常發達,但哪怕是用“天梯石棧相鈎連”的方式,秦惠文王也下定決心要吞滅巴蜀,為此,不惜派名将司馬錯千裡越秦嶺,還放棄了張儀攻打南韓的舉措。

那麼,為什麼秦惠文王如此重視巴蜀之地呢?巴蜀之地對于中原地區又有什麼實際價值呢?本篇文章,我們就來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為什麼秦惠文王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首先是巴蜀地區的農業價值非常高,其實,整個中國古代都是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發展模式,雖然農業群體在整個政治群體當中的地位不高,但他們創造的社會價值卻是封建時代最高的,也是支撐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

無論是在前期舉孝廉或者九品中正的時代,還是到了後來創造了科舉制的時代,國家所有的政府官員,都需要農業民族通過賦稅和徭役進行供養。

在古代曆史上,發展農業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方面,整體的國家經濟運作都需要通過農業經濟進行支撐,是以,對于對農業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地方,都是重點發展的對象,而巴蜀之地就是其中之一。

在農業資源方面,巴蜀地區擁有獨天獨厚的優勢,土壤肥沃,畜牧業發達,對于支撐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之後,又實施重農抑商的政策,是以,秦國對于農業的關注度遠遠高于其他的各個行業,也遠遠重于其他的各個國家,是以,對這樣一個發展農業至關重要的地方,秦國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錯失的。

其次,當時的秦國剛剛發展壯大,在惠文王推行之前的商鞅變法,還沒有徹底鞏固落實,這個時候的秦國卻極其需要對外擴張,需要發展壯大自身實力。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鑒于這樣的情況,秦國是一定需要選擇一個目标進行攻略的,除了巴蜀之地之外就是山東六國了,可是,山東六國雖然實力并不均衡,他們每一個也都是曆史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哪怕是張儀指出的南韓,也并不是非常容易拿下的。

南韓曾經與秦國在同一時間進行過變法,而南韓在變法之後也曾經一度興盛,再加上南韓又坐擁着當時天下最大的鐵山,在軍事裝備的發展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雖然南韓的土地面積比較狹小,國力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講比較弱,但也并非輕而易舉就能拿下。再說南韓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位于中原的中心地帶,與很多國家都有相鄰之地,從地理上來說是鑲嵌在魏國和趙國之間的。

也就是說,對于魏國和趙國來講,南韓雖然不能強大起來,但也絕對不能滅亡,尤其是不能給他們的勁敵秦國吞并,不然那就相當于在他們的心髒處插了一把尖刀,對于南韓和魏國的發展來講極其不利。

秦國如果擅自攻打南韓,那麼,它所面對的絕對不僅僅是南韓一個國家,而至少是三國。而相比于南韓而言,巴蜀之地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因為地理條件的相對閉塞,巴蜀之地雖然易守難攻,但是在它受到外界幹擾的時候也很難尋求支援,是以,相比于攻打南韓,巴蜀之地的成本效益要更高一些。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再者,巴蜀之地有通往楚國的水路,能夠增強秦軍對于楚國的威懾力,楚國在戰國時代的實力一直非常雄厚,戰國前期一直都是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衆多、地大物博,是以,楚國一直都是秦國強有力的競争對手,也是秦國的心腹之患。

秦國自從變法之後就一直在尋找遏制楚國發展的方法,巴蜀之地的水路要道就是其中之一。是以,對于秦國來講,巴蜀之地不僅僅有農業上的作用,在與楚國的博弈上也至關重要,拿下了巴蜀之地,意味着秦國能夠在與楚國的較量上拿到更多的優勢和底牌。

而事實也是如此,自從秦國拿下了巴蜀之地,在政治上就穩定了整個南方,楚國不敢再輕舉妄動,秦國也不至于被楚軍從背後偷襲,是以,秦國能夠分出更多的精力對抗山東六國,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蜀郡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又修整改善了棧道,秦國更是遷徙了數萬戶秦民進入蜀地發展,也是自從那時開始,巴蜀之地才有了天府之國的稱呼,在農業和畜牧業上有了更加長足的發展。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此外,當時巴蜀之地的政治狀況非常差,這也是司馬錯選擇攻打巴蜀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認為巴蜀之地是蠻夷在進行統治,而且統治形式就如同夏桀、商纣一樣殘暴,但在那個時候,人們認為統治天下是需要德才兼備的,需要實施仁政、保證群眾的生活才能夠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是以攻打不施仁政的國家是正義的,也是應該的。

如此,秦軍不僅師出有名,還能夠落一個仁義的名聲,以這樣的方式就不會落人口實,不會招惹其他國家的責難。

對于當時的人來講,中原地區的人對于西部蠻夷本身就有一種歧視,攻打巴蜀之地不會過多招緻其他人的眼光,巴蜀也無法向外界進行求援,攻打起來必然相對簡單。

最後,其實觊觎巴蜀之地的國家,并不僅僅隻有秦國一個,還有在北方一直以農牧混合發展的趙國,趙國也是秦國一個強有力的競争對手,趙國因為國内地形的複雜,在農業經濟發展上一直處于下風,這讓趙國的經濟實力一直半死不活的。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趙國的生存條件又非常艱難,南方有虎視眈眈的秦國,北方一直有匈奴進行幹擾,鄰國燕國也并不安分,是以,趙國極其需要在壓力之下成長。

對于趙國來講,巴蜀之地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擴張對象,雖然趙國圖謀巴蜀要比秦國難很多,但是從一些野史資料來看,趙國并不是沒有半點心思的。

我們知道,後來的趙國進行了胡服騎射變法,軍事實力陡然提升,這雖然不是與秦惠文王同一時代的事情,但這說明趙國在軍事實力上是非常有天賦和彈性的,對于秦國來講,趙國一定是一個潛在的對手。

如此一來,秦國的南北雙方都是勁敵,秦國的發展也就處于一個非常不利的環境當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幹擾。

巴蜀之地對于秦國來講,除了是戰略擴張的對象之外,還是秦國的一條後路。這個後路包括兩個方面。

其一,是能夠在秦國資源匮乏的時候提供糧草,比如說後來秦昭襄王時代發生的長平之戰,當時秦國與趙國進行了長達三年的對峙,雙方幾乎都是彈盡糧絕,但是後來,秦國通過巴蜀之地向國内運送糧草,及時地供應了戰争前線的糧草資源,而這也成為了秦國壓倒趙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趙國顯然不具備豐富的後勤保障,是以,在那場博弈當中,趙國最終以慘敗告終。

秦惠文王為何不先攻打南韓,而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吞并巴蜀

另一方面,秦國本身就是生活在隴西之地一個半農半牧的農業部族,對于他們來講,如果當下的秦國領土受到威脅而無力抵禦外來的進攻,那麼還可以退居巴蜀地區休養生息,不至于全盤皆輸,是以,對于秦國來講,巴蜀不僅僅是未來的保障,還是退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巴蜀地區對于秦國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它既能夠保證秦國在戰争中的糧草資源供應,讓秦軍在戰場上不需要擔心後勤保障,也能成為秦國後續發展的戰略支撐,與此同時,巴蜀地區發達的農業經濟,可以支撐秦國更好地進行國内經濟的發展,更加落實商鞅之前提出的重農抑商的政策。

此外,吞并了巴蜀之地之後,秦國在楚國背後安插了利刃,不僅能夠防備楚國的偷襲,更加能夠在對楚之戰上占領上風,防備強大的敵人對後續的霸業造成更大的危險。

即便當時的科技條件和交通條件都不發達,但是秦國依舊選擇了吞并巴蜀,為的就是為後續的霸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