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成更多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城市——訪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建設創新強國的征途中,必須建設好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型城市怎麼建?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

記者: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意義是什麼,與國家創新戰略是什麼關系?

趙剛:創新型城市是落實國家創新戰略最重要的載體和抓手之一。建設好創新型城市,才能建設好創新型國家。在創新的各種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才、資金、技術,創新要素要轉化為生産力必須落地,而落地的平台是城市。城市是創新資源、創新要素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生活、教育、醫療等為創新人才提供服務資源最集中的地方。

發達國家的一些城市,如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都集中了一些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及最好的企業。他們的國家創新能力名列前茅,就是因為在這些城市中集聚了大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資源和要素。

對我國來說,要在以北京為代表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大灣區,集聚創新資源,吸引最好的人才、最好的企業、最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這些地區建成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城市,我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世界主要科學中心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礎。

記者:建設創新型城市,城市治理、市民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

趙剛:建設創新型城市對于城市治理和人民生活都會産生積極影響。一流的創新型城市要提供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态環境,這包括生态環境、人文環境、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等。創新型城市将給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就業環境、醫療環境。城市生活将更加便利化,享受更多科技服務。

記者: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點任務是什麼?

趙剛: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重點任務有五大方面:一要營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态環境,吸引産學研金等重要創新資源集聚;二要暢通創新鍊和産業鍊,建立起從基礎研究到産業化的完整創新鍊;三要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電力等傳統基建,也包括資料中心、5G網絡等“新基建”領域;四要建設好服務創新的金融環境,為創新創業活動提供配套資本服務,且要豐富多元;五要建設好開放的國際化環境。

記者:“十四五”時期應該怎麼建設創新型城市?

趙剛:首先要做好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要分類建設,同時配合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目标是要建設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城市,國家的戰略科技力量要高度集中在這些城市,要做好原始創新、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還要建設一批有産業特色的創新型城市,打造在國際上有競争力的産業叢集,如蘇州的生物制藥、武漢的光電子、合肥的人工智能等。此外,教育資源密集、城市環境優美,都可以成為創新型城市的優勢,要在全國各地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創新型城市。

其次,建設創新型城市要提高全社會的創新意識,普及創新文化。

再次,要圍繞人才制定創新型城市發展政策、法規。要吸引一流人才、科學家、企業家等各類創新型人才,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靠政策法規來吸引并留住人才。

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

來源: 經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