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近日,共青團中央一份關于“婚戀意願”的課題組調研引發網友熱議。

近三成受訪青年從未談過戀愛,而他們本該是未來10年結婚的主力軍。

“Z世代”青年結婚意願呈下降趨勢,而且女性結婚意向明顯低于男性。

當代青年似乎越來越願意單身了?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01-

當代年輕人,瘋狂陷入單身潮?

從以往的婚戀情感經驗來看,單身狗一般是由于在年齡、外貌、經濟等方面不具優勢,被迫選擇單身。

而随着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的提高和人們思想的解放,主動單身的“剩男剩女”日益增加。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逃避可恥但是有用》

單身群體中還有一種普遍的現象,就是由于婚戀思想不成熟、家庭沖突閃婚又閃離,離婚率和獨居人數逐年上升。

民政部資料顯示,從2013年至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從1347萬對持續下滑至813萬對,2020年同比下降12.2%;粗結婚率從9.9‰降至5.8‰。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認為結婚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徘徊在婚姻殿堂之外。

結婚似乎沒有什麼能夠吸引當代青年的,甚至覺得一個人也挺好,結婚率自然是逐年走低……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謝盈萱飾大齡女青年 台劇《俗女養成記2》

實際上,小印非常贊成克利伯南在《單身社會》中闡述的觀點,單身也好,結婚也好,都隻是一種生活的可選項,并不是通往重塑自我和個性的唯一途徑。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在是否選擇單身這件事上,男性女性有很大不同,女性的劣勢也非常清晰。

其一是源自性别的勝利劣勢,女性生育年齡的限度遠低于男性。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其二是社會和家庭的束縛,現在很多人依然存在一種觀點,女人“嫁得好”甚至比“事業有成”更重要,父母也會覺得讓你嫁人才是“為你好”。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面對來自社會和家庭的重重壓力,越來越多女性光榮地單身了,那麼現代女性抗拒婚戀的原因是什麼呢?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02-

我,為什麼不願結婚?

傳統意義将“婚姻”定義為“每個人都必須完成的人生任務”,女性在社會和家庭壓力下首當其沖受到輿論迫害。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諸如“女人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遲早都要回歸家庭的”,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為了畢生追求放棄生育,卻被指責“人生是不完整的”,似乎女性不結婚、不生育就永遠不會幸福。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不婚晚婚的女性仿佛一夜之間變得不值錢,甚至被冠以“剩女”的蔑稱, 給個體帶來了較大心理壓力。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寫道:“婚姻的産生是為了男性更加友善地剝削和奴役女性。”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根據教育部資料,2019年,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所學生、普通本專科和成人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占比分别為50.6%、51.7%和58.7%,均已超過男生。

随着女性知識水準和經濟能力的提高,女性不需要依附男性才能生存,情感上也能自給自足,自然就不會出于利益和社會觀念的原因走入婚姻了。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此外,還有被現實障礙所困的“憂婚族”。

不同程度的歧視仍在一些用人機關存在,導緻未婚女性往往比已婚女性更容易就業。女性就業和職業發展上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結婚意願自然不高。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這些年來婚内惡性事件層出不窮, “出軌”、“離婚”新聞刷爆娛樂頭條。

部分人将關注的焦點指向了婚姻話題本身,“結婚太可怕”“拒絕婚姻”等觀點接連出現,這對尚未體驗婚姻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劑苦藥。

各種社會事件以及娛樂明星婚戀變故,進一步加劇了青年群體的“恐婚”心理,甚至造成了由害怕婚姻而拒絕戀愛的問題。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女性結婚意願明顯低于男性,究其原因,在于近年來我國女性的教育水準和經濟獨立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及女性平權意識的覺醒。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傳統意義的婚戀觀已經不被年輕人接受,傳統社會預設的婚姻秩序規也在不斷消逝。

面對“被剩下”的标簽,當代年輕人并不care,依然享受單身。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03-

“單身狗”的浪漫特權

克裡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一書裡總結說,單身社會,正在成為一次空前強大、不可避免的社會變革。

單身的盛行不僅反映了現代化程序中家庭的結構變化,對社會經濟更是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規模龐大的單身群體以“Z世代”年輕人居多,具有獨特的消費方式、消費行為和消費偏好,對市場的影響日益增長,一種新的消費态勢也随之崛起——單身經濟。

與已經踏入“婚姻墳墓”的已婚者以家庭為主的消費方式不同,“單身貴族”們的消費方式屬于“悅己型”,純屬為了取悅自己而消費。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百年前的維多利亞單身女性在購物

王爾德不是說了嘛,“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在消費上不虧待自己,也是在愛自己。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為了滿足單身人士的需求,打着單身标簽的商品和服務正在不斷蔓延,刺激着商業模式不斷進化。

商家各出奇招,一人食、一人租、一人旅行、一人火鍋以及迷你小家電、自助唱吧等一應俱全,”一站式”單身服務簡直體貼到極緻。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單身經濟”造就的巨大消費市場,僅僅滿足于傳統商業模式的更新改造,是遠遠不夠的,其他衍生産品也有着無限商機。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不管承不承認,單身人群看似擁有潇灑的生活,但單身生活久了,也難免孤單寂寞,堅強外表的背後實則是一顆柔軟且需要慰藉的内心。

在此背景之下,他們很多方面的消費都是在為自己尋找一個心靈寄托。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女AI伴侶機器人 紀錄片《明天之前》

說到治愈孤獨和情感寄托,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養貓、去貓咖撸貓、“雲吸貓”,畢竟萌物的治愈效果杠杠滴!

許多年輕人覺得找個合适的伴侶太難,甯可“花重金”與貓為伴,緩解孤獨。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單身人群的“悅己”消費對治愈系萌物的青睐,還展現在對包裝設計的顔值追求上。

如農夫山泉将十二生肖與品牌特點融合到一起,推出的高顔值瓶身設計;星巴克在杯子設計中融入軟萌的元素,讓貓爪杯成為了被追捧的對象。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資料顯示,盲盒近年來也成為了單身消費者的心頭好。

你以為單身人士就不需要驚喜了嗎?買個盲盒給自己制造一點未知和驚喜,給平淡的生活加點料吧!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如果要說出單身人士最大的聚集地,小印認為應該是網際網路,他們熱衷于泡在視訊網站上,追劇、觀影、看綜藝,還能實作“追星”。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最完美的離婚》

網站營造出濃厚的社群氛圍,各種真人秀和偶像養成類綜藝讓單身粉絲們“為愛付費”“無痛當媽”。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是以說不要總想着用老一套的思想去勸年輕人,什麼“你一個人不孤單嗎”、“你老了之後怎麼辦”之類的,還是先為想要結婚卻被現實擊退的那一部分人着想,切實解決問題吧!

參考文獻:

[1]吳帆.單身經濟 :一種新型消費文化的崛起[J].人民論壇,2020,(32):94-97.

[2]錢嫦萍.青年婚戀情感的異化境遇與破解之道[J].中國青年研究,2020,(7):81-86.

[3]阚麗麗.“單身經濟”催生新消費[J].新産經,2019,(12):40-43.

[4]楊朝清.“單身經濟”滿足了精細化消費差異與偏好[N].證券時報,2018-11-08.

[5]徐潇.”單身經濟“催生新消費 日用品刮起了”Mini風“[J].決策探索(上),2019,(04):34-35.

進入單身潮的年輕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