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國際勞動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福特中國對外宣布了兩項重大人事任命。
其一是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簡稱為NDSD)宣布人事調整,原長安福特市場、銷售及服務副總裁兼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楊嵩被任命為福特中國福特品牌乘用車事業部副總經理,向福特品牌乘用車事業部總經理Lyle Watters彙報。

(福特中國福特品牌乘用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楊嵩)
其二是前奧迪中國執行副總裁陸逸正式加盟,接替楊嵩出任長安福特市場、銷售及服務副總裁兼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并擔任長安福特執行管理委員會成員。
(長安福特市場、銷售及服務副總裁兼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陸逸)
不僅僅是合資業務高管的換防與調動,在此消息釋出前一周的4月28日,福特中國還對在華業務營運的管理模式進行了梳理和調整,确立了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汽車業務核心布局——福特品牌乘用車、商用車并重,進一步做強林肯品牌、快速推進電動車業務,并釋出了一系列與此相關的人事任命。
這一系列變動也是在“福特中國2.0”戰略釋出兩年後最大、最深刻的變革,與此前的機構改革和人事調整相比,福特中國的變革進入“深水區”。變革的背後,是福特汽車面對中國整體汽車市場變化作出的全新布局和再次發力。
改革依然勢在必行
2020年,全球汽車産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踽踽前行,率先從疫情中恢複的中國汽車市場成為全球車企的希望,對福特汽車也毫不例外。
資料顯示,在車市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福特汽車在華實作了銷量的逆勢上揚,累計銷量達到60萬輛,同比增長6.1%。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福特在國内市場上首次實作全年銷量正增長。
今年一季度,福特在華銷量達到153822輛,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3.3%。其中,随着國産化步伐加快,林肯品牌一季度銷量達19,325 輛,同比增長217%, 1月銷量達到8,200輛,成為林肯入華以來單月最高銷量紀錄;福特品牌一季度共銷售76,611輛,同比增長44.7%;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第一季度共銷售新車49,325輛,同比增長46.3%;JMC品牌商用車一季度銷量達57,886台,同比增長94.7%。
得益于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的增長,福特汽車一季度營收達362億美元,實作淨利潤33億美元,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佳一季度業績;福特中國的息稅前利潤連續第四個季度實作同比改善,接近盈虧平衡。
中國汽車市場,對福特而言,依然至關重要。
福特汽車首席營運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顯然對增長中的中國汽車市場抱有更大的野心——重振福特汽車業務,将福特中國恢複成盈利的、健康的、可持續增長的企業。
不過,此刻的福特面臨的競争環境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一方面,造車新勢力成長壯大,在智能電動車領域已成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另一方面,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紛紛入局,造車賽道愈發擁擠。
更為關鍵的是,作為傳統汽車巨頭,在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市場這條賽道上似乎并不占優勢,如何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在新業務上趕超競争對手, “大象轉身”并不容易。
過去兩年裡,在“福特中國2.0”計劃得到推進和落實、業務轉型已經基本完成、長安福特和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的業務逐漸複蘇的前提下,福特的改革依然勢在必行,因為福特中國整體奔跑的速度還不夠快。
是以,福特汽車在确立在華業務營運的全新管理模式後,在中國成立了福特品牌乘用車事業部和福特品牌商用車事業部。
其中,福特品牌乘用車事業部由現任福特汽車南美及國際市場總裁Lyle Watters出任總經理,向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甯彙報。該項任命7月1日正式生效。
與此同時,何曉慶接替沈鼎文(Steven Armstrong)出任長安福特總裁,全面負責長安福特的營運,通過加快産品引進、不斷提升産品品質,加速長安福特振興計劃的推進,力争早日率領長安福特重返合資車企領先陣營,并成為福特中國乘用車戰略推進的主力。
值得關注的是,何曉慶也是長安福特近10年來的首任中國籍總裁,在加入福特汽車之前,曾曆任奇瑞汽車副總裁、南汽集團副總裁等職務。
而在加速福特品牌乘用車複蘇的同時,福特中國還成立中國商用車事業部,将充分利用福特在全球商用車領域的品牌和産品優勢,加速推進在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戰略布局和業務發展。
據了解,原江鈴汽車總裁王文濤已于5月1日起正式出任福特中國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從政策層面推動福特中國商用車營運模式變革,進一步深化與江鈴汽車的合作,加速商用車戰略的推進;江鈴汽車執行副總裁熊春英也于同日加盟福特中國,擔任江鈴汽車總裁,全面負責江鈴汽車的營運。
“随着福特中國乘用車事業部、福特中國商用車事業部的成立,林肯中國進一步加速推進國産化以及全速啟動的電動車業務,福特中國的業務布局更加聚焦在自身具有優勢且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業務領域。”對于這一系列的機構調整,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甯表示。
機構改革“正反面”
從福特中國的一系列布局中不難發現,福特的目标非常有針對性:由電動車事業部發力智能電動汽車賽道;林肯品牌深耕高端市場;乘用車和商用車事業部聚焦更加大衆的消費需求,恢複在主流汽車市場中的地位。
然而,一系列問題也同時産生,也是在這次大力度的機構改革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福特中國如何協同長安福特與江鈴福特兩家合資公司的業務?如何促進兩家合資公司乘用車業務共同發展?NDSD與福特品牌乘用車事業部未來将如何協同發展?在乘用車銷售管道上,長安福特與江鈴福特的管道是否會再次統一回歸NDSD?在成立商用車事業部後,資源是否會向同時擁有商用車和乘用車業務的江鈴福特傾斜?
在業内看來,福特商用車在全球都具有領先優勢,随着福特中國在商用車領域投入的不斷加大,江鈴福特未來發展可期。
據了解,江鈴汽車早在2006年就開始醞釀向乘用車領域轉型。2015年,随着福特品牌産品的引入以及SUV撼路者、MPV途睿歐陸續上市,江鈴汽車真正搭建起福特和馭勝雙品牌乘用車格局,銷量逐年增長。
在管道上,2020年6月,江鈴汽車和福特及長安重新談判,并在當月達成新的協定——江鈴福特乘用車正式脫離NDSD,全新的銷售體系正在逐漸搭建。
“今年6月份會有120家Family Space,到年底會有180家。撼路者、途睿歐、領界和領裕,全部放在家空間的銷售體系裡。”
2021年上海車展期間,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執行副總裁金文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體驗店之外,江鈴福特将設立65個商超展位。
針對福特中國成立乘用車事業部的背景,5月6日,福特中國内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乘用車事業部的成立更多是福特中國自身的營運模式的轉型和變革的産物,以前福特中國的各個業務部門都要和合資公司的相對應部門就業務的規劃進行單線對接,溝通和合作的效率會相對較低,為了改變這些情況,尤其是我們提出的要向‘消費者為中心’的業務營運模式轉型,就需要更快速地對市場的變化做出決定或調整,這些都對原來的營運模式提出了要改變的需求。”
按照計劃,成立乘用車事業部,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福特中國内部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協調,通過專門的事業部來形成統一的乘用車的業務戰略和發展規劃,同時也能夠提升企業内部以及與合資公司之間的工作效率。
具體在各事業部與合資公司的關系問題上,各有分工。其中,合資公司的職責範圍和營運都保持不變。而乘用車事業部的職責是把福特中國原來相對分散的管理模式集中化,有團隊整體負責乘用車的業務戰略,并且與合資公司加深合作,通過合資公司的營運推動戰略的真正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在長安福特與江鈴福特乘用車業務上,與大衆、豐田等跨國車企在兩家合資公司中同時投放同一款車型的産品政策不同,福特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模式,根據合資公司的定位投放不同車型,讓兩家合資公司真正形成合力。
而在剛剛閉幕的2021上海車展上,福特中國也首次聯手旗下合資品牌——長安福特和江鈴福特——以“E浪潮”為主題,以統一形象參展。這種變化,也傳遞出福特汽車對中國業務的全新定位和布局。
“銷量的貢獻和增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國能夠幫助福特實作DNA的轉換,讓我們實作戰略東移,在中國取勝,就像10年前一樣。”吉姆·法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然而,機遇通常與挑戰并肩而行。就在福特中國躊躇滿志、大刀闊斧改革之際,内部也傳出了高管離職的消息。
5月6日,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履新尚不滿一年的福特汽車(中國)電動車事業部首席營運官朱江已提出辭職。
作為福特中國Mach-E純電項目負責人,朱江曾分别在華晨寶馬、寶馬中國、亞馬遜中國、雷克薩斯中國、蔚來汽車任職,在使用者營運、汽車營銷等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而此刻,正處于Mach-E剛剛上市的關鍵時刻,一旦朱江離開,對剛剛起步的福特中國電動事業部而言,無疑是不小的挑戰。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