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爾說:
“耳語的古魯屬于有限;他不屬于無限。
屬于無限的是賽古魯。這個要弄明白。”
雖然卡比亞所說的“耳語”專門指第五層面的古魯,但第六層面的古魯也可被包括進去,因為二者都在有限之領域。
我們發現世界上随時都有三個類型的古魯或大師:
(1)騙子;
(2)真正卻有限的古魯——第五層面的瓦隸(Wali)或大師和第六層面的辟爾(Pir)或大師;
(3)成道的完美古魯或賽古魯。
當瓦隸對某個人滿意時,他會低聲道出某個神言或把它吹進他的耳朵;或者定視他的眼睛,給此人的意識帶來提升。在這種強化的意識中,這個人如果願意,就能輕易地讀懂旁邊人的思想。他看見彩色的光,有時在光裡看見瓦隸的面容。
但是瓦隸可能把一個人提升到跟自己同樣的意識層面,使他與心體認同,他分明地看見自己的濁體和精體,就像身上穿的外衣一樣。雖然這種将另一個人意識的提升,不是純粹的催眠,而是賜予一種非常進階的體驗;但由于被享受的狀态仍處于有限之領域(Had),是以它仍然屬于昙花一現的幻相。與先前相比,僅僅視角有所轉變。視野更寬廣了,但他仍然面向摩耶*,背對上帝。
辟爾不使用瓦隸所用的任何一個方法。當他對某個人滿意時,他可能會要一杯水或一杯茶,可能抿一兩口,遞給他喝;他或者向此人要一條手帕或圍巾,自己用一些時候,再還給他。通過這種似乎無足輕重的行動,辟爾可能帶他通過任何一個低級層面,甚至把他提升到與自己同等的位置,讓他做個徹底的180度轉身,進而永遠把摩耶抛在身後,在他面前是神的難以描述的美和榮光。
瓦隸或辟爾在一生中隻能把一個或至多兩個人提升到跟自己一樣的意識層面。辟爾不可能帶任何人超越第六層面——這代表着有限的最邊緣。在第六與第七意識層面之間,即在有限裡的最後一點與無限的無限性(目标)之間,有一個必須跨越的深淵。
辟爾自身處于二進制的領域,是以不能把任何人帶到無限意識的合一狀态;賽古魯因超越了有限的疆界,而能夠并确實做到這一點。他利用無數的方法(包括直接的身體接觸,或者甚至僅僅一個願望)把恩典賜予他所選擇的那些人,讓他們超越二進制,融入無限上帝的意識(Behad)。
瓦隸或辟爾必須要某個人在場,才能提升他的意識層面。但是,當賽古魯想把恩典賜予某人或某物時,時間和空間則構不成障礙。那個人可以在萬裡之外,甚至不在肉身裡。賽古魯隻要一個願望,就能立即把他确立于無限的第七層面意識(Behad)。
但這些層面和領域又在哪裡?它們都在你之内。你意識不到它們,因為不同的意識狀态造成不同的意識層面。例如,用螞蟻代表第一意識層面,狗代表第三意識層面,大象代表第五意識層面,人代表第七意識層面。螞蟻、狗、大象和人都在同一個地球上活動,但在他們的意識層面裡卻有着天淵之别。有限與無限都在你之内。
更應該說它們就是你,但你卻體驗不到它們,因為附着于真我上的虛假,迫使它扮演假我的角色。
一切的混亂都在意識的局限中。辟爾能夠讓一個人見神,但即便那時,一個人的真我仍被假象所附着。賽古魯在适當的時機徹底拂去全部虛假。他是如何做到的?那不可解釋。隻有成為大知本身的人才能做到。當虛假被徹底抛棄時,真個體性就被确立。這就是“我是神”狀态。
超越有限疆界并确立于無限的唯一道路是,在愛至師的過程中變為塵土。是以至師圖克拉姆(Tukaram)如是說:
離開至師的恩典,你找不到通向目标的路;
在其它一切之前與之上,要緊緊抓住他的雙足。
*摩耶:愚昧的原理。

阿瓦塔美赫巴巴
至師賽巴巴
美赫巴巴與愛者
宇宙之主
至尊主克利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