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薩古魯:如果你不失去自我,你就是個迷失者終極的消融内在工作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

薩古魯:如果你不失去自我,你就是個迷失者終極的消融内在工作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

薩古魯

薩古魯:如果你不失去自我,你就是個迷失者終極的消融内在工作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

薩古魯糾正了一個常見的的誤解——靈性是為了找到自我。事實上,正好相反。

Sadhguru(薩古魯):“探尋”這個詞容易在人們的頭腦裡産生錯誤的觀念。當我們說“探尋”時,意味着我們在試圖找到。探尋和找到在語言上是相關聯的。但當涉及到靈性過程時,它們并無關聯。探尋者不是在試圖找到任何東西——尤其不是任何特定的東西。因為不知道,是以才探尋。對大部分的靈性探尋者來說,需要有這個根本的更正。

人們覺得必須找到生命的意義、源頭或者生命的目标,這樣的想法或觀念已經給靈性探尋者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讓他們陷入一個空虛又無止境的過程。無知之人不斷地驅使着靈性探尋者以某種方式找到自己。也許在這條路上起步,需要一個果子來吸引你,因為隻有誘惑對你奏效——是以需要設個東西。然而靈性不是為了找到自己,它是為了失去自己。你願意失去你稱之為“我自己”的一切。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終極的消融</h1>

如果一個人能夠隻是坐着,在冥想中忘我,那就太好了。如果這樣的事情不太可能發生,就去玩一場遊戲或者跳舞,讓自己消融其中。如果還做不到,那就讓自己消融在工作裡。做什麼都無所謂,先學會用一種方式來消融自我。

如果你試圖找到自己,你将會陷入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人類總是不斷渴求成為比現在的自己多一點點。如果他隻知道錢,他就想要多一點錢;如果知道權力,(就想要)多一點權力;如果他知道愛,(就想要)多一點愛。人的内在總有某種東西不滿足于他所是的。無論你最懂哪種方式,你都在試圖再多一點點,因為你内在的某種東西不喜歡邊界,一直在尋找無限的體驗。試想一下:如果你需要找到無限,你什麼時候、花多長時間,在哪能找到它?這會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但是,你可以失去自己。這很容易,因為你是一個有限的存在。如果你完全失去自己,一切需要被找到的,就找到了。

生活中無論哪個方面,(失去自我)都需要在“開啟”狀态:通過你的工作、活動和其它很多事情,看看怎樣失去自我,而不是怎樣建立自我。一個自認為已經以某種方式建立了自我的人是迷失的人。當你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穩固時,你自然會變得越沒有安全感。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的生活變得越有序時,你就會變得越沒有安全感?當你小時候一無所有時,你過得挺好的。然後,年輕時,即使你什麼都沒有,你仍可以穿着破牛仔褲四處晃悠,不覺得是什麼大問題。但随着生活變得越來越有秩序,你擁有了更多的東西,有了家庭、孩子、銀行存款、财産,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大多數人總是在努力變得了不起。看看這身體的構造方式,看看它的巧妙——無論你給身體什麼,無論是香蕉、蘋果還是花生,身體都會把它變成它想要的東西。給它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它都隻會造出一個人。它擁有如此的智慧和獨創性,現在卻困住了你自己。肉體是一種可能性,也是一個陷阱。隻有當你能自由出入時,你才能稱這裡為家。如果你進了自己的房子,卻出不來,那就是監獄。這就是現在發生的事情。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内在工作</h1>

如果你努力失去自我,不把自己看得那麼重要,就不再會困在房子裡。你開始運作和稍微體驗到一些超越這個(肉體)層面的東西。慢慢地,當這個家的圍牆變得越來越疏松多孔,你就有可能超越肉體。但如果你要失去自我,那一定是内在的工作。如果我試圖在你身上戳個洞,會很疼,我可能還會陷入麻煩。是以它必須是内在工作——有外援,但必須是内在的工作。

如果你想失去自我,最根本的東西是你的好惡。其它的一切都基于此。大多數人的個性隻是建立在他們喜歡什麼和讨厭什麼的基礎上。我在美國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人們說,“我是一個喜歡喝咖啡的人”,“我是一個喜歡喝綠茶的人”,“我是一個喜歡喝啤酒的人”。本質上,你的個性就是你的好惡。如果你喜歡某樣東西,它會在你頭腦中被正面誇大。如果你不喜歡某個東西,它就會被負面地誇大。

一旦你開始了這個過程,如果你内在有一絲誇張的感覺,我們會說你有個性。如果你有強烈的好惡感,我們會說你有很強的個性。如果你有極端的好惡感,我們會說你是一個暴君。如果你的好惡達到了不正常的級别,我們會說你瘋了。但即使你邁出了第一步,你也得知道你是瘋子——隻是不夠強烈,沒被發現,但你是深藏不露的瘋子!你開始了這個過程。也許你會用一生去設法調節和控制它,也許你會失去對它的控制,這取決于生活抛給你什麼。

<h1 class="pgc-h-arrow-right">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h1>

我想讓你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找三件你喜歡的和三件你讨厭的東西。也許你讨厭的東西是人——不要把他們弄過來!拿到他們的照片。現在看看,你喜歡的東西,如果你想,你可以讨厭它。你讨厭的東西,如果你願意,你實際上可以喜歡它們。唯一需要的就是誇張。你可以把喜歡的換成讨厭的,讨厭的換成喜歡的。但你會再次回到同樣的狀态——隻是你喜歡上了不同的東西,讨厭上了不同的東西而已。

做這樣一個實驗,因為這一點非常重要,你可以了解你所有的好惡都不是真實的。你隻是在頭腦裡編造,“我喜歡這個,我讨厭這個。”即使是毒藥,隻要你喜歡,味道也是不錯的!這樣做幾次——今天你喜歡這個,明天你就不喜歡它。你喜歡的東西,讨厭它一天,你讨厭的東西,喜歡它一天。繼續切換。一段時間後,你就知道你一直在玩一個愚蠢的遊戲,并且毀了自己。不要這樣對自己。

你是想一輩子在頭腦裡演你那愚蠢的戲劇,還是想了解這個生命并體驗它,或者至少被這生命所觸動。這就是生命存在的原因,讓它充滿力量地發生,綻放出全然的可能性。生命不是為了讓你演你自己的戲劇。這不是你的舞台。這份造物是給造物之源盡情舞動的舞台。生命讓你有點自由去做點小動作,但不要開始認為這些都是真的,還哭得死去活來。這不是你的戲劇。單純地允許這出宇宙的戲劇觸動你——這才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薩古魯:如果你不失去自我,你就是個迷失者終極的消融内在工作試試這個簡單的練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