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16歲參加革命,為毛岸英殓遺骸,開國被授少将,駐紮西藏16年010203

作者:曆史留下的軌迹

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這樣的一句話:我是國家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當年老一輩革命者就是秉持着這一原則,隻要是國家需要,就是他工作的目标。任榮就是這方面的代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01</h1>

任榮1917年出生在四川,他的父母靠給地主家種地為生。舊社會農民想讨生活真的很難,他的父親就曾經因為交不上稅險些被官府的人打死。由于家裡幾代人都不識字,在和地主簽契約時還吃了大虧。

父母知道了文化的重要性,咬牙把任榮送到了國小念書。雖然家裡幾乎揭不開鍋了,但父母還是堅持供他念書。他是班裡穿着最破爛的,但成績卻始終名列前茅,可後來還是因為貧困而辍學。

他16歲參加革命,為毛岸英殓遺骸,開國被授少将,駐紮西藏16年010203

1932年,革命的烈火燒到了任榮的家鄉,他在1933年加入了共青團,在紅軍到達家鄉時,他還作為代表出席會議,之後又第一個報名參加了紅軍。

父母對他的決定非常支援,連夜給他趕制衣服和草鞋,讓他好好打仗。至此16歲的任榮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他16歲參加革命,為毛岸英殓遺骸,開國被授少将,駐紮西藏16年010203

他在紅軍中表現突出,打仗從來都是沖鋒在前,雖然多次負傷,但卻依然勇猛頑強,他心中知道,隻有把仗打好了,才能讓全天下的窮苦人家都過上好日子,父母才不會被地主欺負。在過草地時,任榮幾乎九死一生,如果沒有戰友們的幫助,他肯定走不出草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02</h1>

在爬雪山時,他突然生病,還是當時紅軍大學的王新亭主任将自己的馬讓給他,才算捱過了雪山。後來1980年時,任榮在醫院巧遇王新亭,直說對方是救命恩人,如果沒有他的馬,自己早就活不下去了。他常說,是戰友的舍命相救,才有了自己的今天,自己永遠都不會忘記戰友的恩情。

他16歲參加革命,為毛岸英殓遺骸,開國被授少将,駐紮西藏16年010203

在後來的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任榮更是屢立戰功,因為作戰英勇,他幾次負傷,1947年時被子彈擊中頸部,治療之後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頸部卻一直是僵直的狀态,此後數十年,頭部仍然很難向左轉,低頭時頸部就會疼痛不已。

1948年,遼西會戰時,敵人的一發炮彈将任榮掀出去幾米遠,左腳的前掌被炸掉了一半,當時那情況把警衛員吓得直哭,任榮卻隻是簡單包紮一下,躺着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

1950年,任榮知道中央派軍隊到北韓,不顧自己的傷殘主動請纓上戰場。他是乘坐一輛吉普車從丹東前往北韓的,當時與他同行的還有一名翻譯,兩人聊了很久後,他才發現原來這位翻譯就是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

他16歲參加革命,為毛岸英殓遺骸,開國被授少将,駐紮西藏16年010203

後來知道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任榮悲痛萬分。在志願軍離開北韓後,他被任命為停戰軍事委員會委員。當時委員會面臨的形勢非常複雜,他和朝方人員一起盡可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毛岸英烈士的遺骸以及志願軍烈士陵園,都是他負責收斂和修建的。

55年授銜時,任榮被授予了少将軍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03</h1>

1964年,中央決定要派兩名軍級幹部到西藏去,任榮知道後,主動要求赴藏。中央明白他的心情,但考慮到他的身體還有傷殘,就想派其他人去。他卻說自己已經做過檢查了沒問題,中央看他心切就隻好答應了。

他16歲參加革命,為毛岸英殓遺骸,開國被授少将,駐紮西藏16年010203

他這一去就是十六年,這段時間裡,他拖着傷殘的身體走遍了西藏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整個藏區的穩定發展。至今西藏還有很多當年任榮戍邊時的故事。

退休後的任将軍,關心着家鄉的發展,他自掏腰包資助當地的貧困學生。還常常到各大院校研究,講述當年支援邊疆的故事,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學生都表示要為邊疆建設貢獻力量。

他16歲參加革命,為毛岸英殓遺骸,開國被授少将,駐紮西藏16年010203

2017年,一百歲的任少将因病在武漢逝世。任将軍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事迹将永遠激勵着我們,他的精神也會被代代傳承和發揚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