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Tom Dixon的咖啡套組,每次看到咖啡在黃銅色的杯具裡蕩漾心情就會感到莫名其妙的愉悅;你花了一筆錢,托在紐約的朋友給你寄來了馬蒂斯的原版海報,用畫框将它裝裱好,挂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時時欣賞,日日祈禱;你看中了一個seletti的陶瓷花瓶,身邊的朋友不解,你為何花千元大洋買一個不能吃,不能穿,隻能擺着的物件,你買到了心頭好,并認為這筆錢花得很值。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在物質豐饒的今日,我們需要更多的美,也願意為美而消費。
敏銳的市場做出了熱切的回應,從Gentle Monster的策展式陳列到愛馬仕那絢麗的櫥窗,還有數不清的藝術聯名與跨界,設計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地縮小。
每年秋天,東京的街頭煥然一新,變成一個流動的展廳。作為一個持續十二天的藝術節,DESIGNART TOKYO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建築、室内設計、産品設計、時尚和科技的項目彙集到東京,在畫廊、商店以及其它公共場域進行展示,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城市漫步,欣賞每一個展覽。
各花入各眼,有人看到的是櫥窗裝飾的新方向,有人看到的是家居布置的新火花,還有人是想找到一些裝置藝術的新打開方式,但不管你是誰,隻要你熱愛藝術與設計,你總能從這場活動收獲到一些新知。
<h1 class="pgc-h-arrow-right">蔵出し(kuradashi)</h1>
想要搶先一步将那些尚未上市的設計品收入囊中,請不要錯過這個名為“蔵出し”的展覽。
出自将創作者與使用者彙聚一堂的目的,是策展人也是設計師的倉本晉(Jin Kuramoto)呼朋喚友,推出了這個迷你展。設計充滿詩意的山中一宏(Kazuhiro Yamanaka)帶來了極簡風格的書架。

寺山紀彥(Norihiko Terayama )用電線編織出一盞燈,極繁中卻帶有簡約的質感;
we+ 設計工作室捕捉到水渦的痕迹,定格做成漂亮的擺件,插一朵小花在上面,用堅硬和柔軟的質感來凸顯出設計的巧思;
當然,倉本晉也“夾帶”了私貨。他将與挪威品牌Nedre Foss合作出品的水器帶來,都說流水無痕,但倉本晉的這件合作作品就模仿了流水的痕迹,用“水”喝水,有點意思。
展覽的名字也别有深意,“蔵出し”在日語中是“出倉”的意思,因為疫情的原因,不少精美的設計品都封藏在倉庫中,沒有機會面世。而這場展覽就像一個創意集市一般,将這些作品通通呈現,在讓觀衆收獲心頭好的同時,也幫助設計師們消耗庫存。
<h1 class="pgc-h-arrow-right">Ambi</h1>
從武蔵野美術大學畢業之後,小池峻(Shun Koike)和小林昌平(Shohei Kobayashi)兩個人便成立了Ambi工作室,專注于對世界上各種“現象”做出觀察,并進行家具、照明和室内空間的設計。
要我說,Ambi的設計充滿對于自然規律的重新解讀,這款名為“零重力”(Zero Gravity)的傘架,看起來就十分輕盈,仿佛是由一根鐵絲塑成。全黑的質地,像是從天而來的馬克筆,在平淡的空間裡留下一絲暢快的塗鴉。
但與視覺呈現的正好相反,該系列的傘架全部是用水泥等混合材料澆築而成,十分沉重。名稱與視覺上的輕盈與實際品質産生反差,“舉重若輕”如可歪解,應用這件作品作為插圖。
除了“零重力”傘架,還有“可攜帶的光”燈具系列。通過改變燈身的形狀,可以自由地引導光的方向。光源位于燈罩的中心部分,使用者也可以通過擴大或收縮燈管來改變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