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大多數人心裡都地位崇高,以一種敬仰的心态去認識他們的。這兩天看完這本風趣幽默的漫畫科學史,對他們固有的印象有所改觀。
其實科學家們也有各自的缺點與不完美,有人生巅峰也有人生低谷,以及怪異與瑕疵的種種。
當翻開第一頁開始閱讀時,仿佛有種引人入勝的吸引力,讓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完每一位科學家背後發生的有趣故事。
書中描述的幾類科學家,有天才們的巅峰對決,擁有人類最強智慧大腦的以及怪異科學家,同時也有命運天注定的悲慘學者。
培根曾說:“在所有的能為人類造福的财富中,我發覺,再沒有什麼能比改善人類生活的新技術、新貢獻和新發明更加偉大的了。”
科學家之間時常處于競争之中,而這些競争,有的是進步和保守勢力的抗衡,有的是為了達到同一目标的不同路徑的争鋒。而這些科學讓我們更好的生活和懂得了生活。

書中直流電與交流電之争的愛迪生和特斯拉。挺佩服愛迪生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能把技術商業化并成立公司,把聰明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做偉大的事。
而特斯拉想象力、創造力超群,在電氣工程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但個人再天才,也是渺小的。一個人的性格和追求決定了他一生的方向。
特斯拉說過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當天生的愛好發展成為一個強烈的願望時,一個人會以驚人的速度向着他的目标大跨步地奔去。”
特斯拉不是神,愛迪生也不是惡魔。不能用現在的标準來衡量曆史人物。
還有微積分之争:牛頓與萊布尼茨,DNA 之争:克裡克、沃森 與羅莎琳·富蘭克林,都讓我唏噓不已。
看了這本有趣的漫畫科學史,讓我了解到科學家們的研究發明創造,不是隻有備受煎熬、含辛茹苦,數十年如一日地默默無聞,隻撲在學術上的付出。
其實他們也正是樂在其中、甘之如饴的。生活中的他們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比如獲得了1965年諾貝爾實體學獎的費曼,是20世紀被稱為僅次于愛因斯坦的最睿智的人。
但本人卻是特别風趣和幽默,是一個充滿鬼點子和惡作劇的怪才,他的日常生活簡直就和一個喜劇演員差不多,渾身都是段子。
還有一位曆史上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數學家、合作大師——埃爾德什.保羅。
他的經曆實在是離奇怪誕,他沒有家,沒有工作,沒有家人,就拎着一個包,在世界各個角落流浪,覺得無聊時,就冷不丁地敲開其他數學家的門和他們一起研究。
有人問他,你連工作都沒有,哪兒來的錢去世界旅行呢?
保羅回答:“如果沒錢了,就破解幾個難題,這樣不就有獎金了嗎?很簡單吧。”
看來,如果想随心所欲,必須得有真本事。
科學家的共同品質有:一、永不停歇的求知精神。正是他們對知識的求證、探尋真理的精神才讓一個個難題被攻破;
二、恒久的專注力、自我判斷力和自信心。研究一個課題或為了某個證明求解,往往需要數年甚至一輩子。認定了一個目标便全身心的投入,即使身邊充斥着批判和不認同。他們的自信源于他們真正的實力和毅力。
三、創新求實的科學态度。科學家們建立的是邏輯大廈,是對外部世界客觀存在的認識。
看完本書中關于科學家們那麼多的曲折故事,想着如果自己當時在學習這些基本知識時,若是對背後的故事有所了解,會不會學的更透徹和感興趣呢!
當然,作為一看數學方程式、實體各種定律就如同吃了催眠藥的我,估計很可能我還是“不認識”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