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港餅,是黃石市傳統名點之一。黃石港餅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以其起鑼弦鼓邊,麻色黃亮,松酥爽口,甜潤清香,順氣開胃,回味悠長和具有濃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獨特風味而暢銷全國,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曆史。

傳說一:
清朝嘉慶年間,距黃石市約四十裡的大冶縣劉仁八地區有一家劉豐泰雜貨鋪,店鋪裡有一名叫劉合意的糕點師。為了招攬生意,他在龍鳳餅的基礎上,加用桔餅等原料,并在餅的兩面粘上芝麻,這便是“黃石港餅”的前身,當時稱“合意餅”。
傳說二:
清朝同治年間,大冶縣木排商人殷華在和馬禮門合夥駕排到蘇州一帶經商。一次,殷、馬二人駕排順流而下,行至黃石港一帶,由于木排行水迅猛異常,躲閃不及,一下将迎面駛來的鹽船撞翻。鹽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殷、馬二人怕打輸官司,進京時特意選了當地名産合意餅作禮品。到京後,殷、馬二人便将合意餅奉送給所有官員,并附詩一首:排來如山倒,行船似燕飛。鳴金三下響,為何燕不飛。
同治帝見到此詩,覺得有理,于是斷木排商無罪。官司打赢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禮敬獻皇上,無奈為打官司已耗資千貫,囊中空空,隻得鬥膽将合意餅獻上。不料,同治帝嘗後大悅,對這酥松爽口、香氣四溢的合意餅贊不絕口,欣喜之下,賜名"如意"。是以合意餅又叫如意餅。後來以産地為名,稱為“黃石港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