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回文詩看漢字之妙

回文詩是正讀倒讀皆成句的詩。

清代才女吳绛雪擅長回文詩,極盡巧妙,十分神奇。

看一下她的四季詩,每首十個字,讀的時候要先正讀,然後退回讀,再倒着讀:

春景詩: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景詩: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秋景詩: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冬景詩:紅爐透炭炙寒風禦隆冬

讀出來是這樣的:

春景詩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景詩 (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香蓮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 涼風動水碧蓮香。

秋景詩 (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淺水流。 流水淺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景詩 (紅爐透炭炙寒風禦隆冬)

紅爐透炭炙寒風, 炭炙寒風禦隆冬。 冬隆禦風寒炙炭, 風寒炙炭透爐紅。

這是七言讀法,這四首詩還有一種五言讀法。

從回文詩看漢字之妙

永康市西街(今松石路)紀念吳绛雪的烈婦祠

1674年耿精忠在福建叛亂,派部将徐尚朝進兵浙江,兵至永康,徐尚朝揚言“隻有獻出绛雪,才能免除永康全城屠戮”,吳绛雪縱馬墜澗,自殺身亡。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回文詩為前秦時期才女蘇蕙所作。

從回文詩看漢字之妙

蘇蕙,出自《晩笑堂竹荘畫傳》

傳說蘇蕙十六歲時嫁于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刺史窦滔為妻。窦滔獲罪于苻堅,被遷至沙州(今甘肅敦煌)流放。蘇蕙的回文詩即為思念丈夫所作。苻堅看後深受感動,窦滔官複原職。

武則天為蘇蕙創作的回文詩取名為《璇玑圖》,并親自為其作序。

從回文詩看漢字之妙

璇玑圖

這張圖共840字,中間一字“心”在原圖中并不存在,是後人加的。

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中嵌入了這張《璇玑圖》,當年讀到這部小說的時候,曾花了一點時間,在右上角解出了近五十首詩。後人在這張《璇玑圖》上一共解出了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詩。

這張《璇玑圖》還有一個112字的版本,也非常精妙。

去日深山當量妻夫歸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婦囑不身情貴

陽婆結夫配早織垂時恩上何米語

侶發年夫與錦歸去雙少深柴夫誰

好伴奴邁回要凄可寒淚中久料我

豈赦尋文身孤本衣憐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歸想天今枕日離

子天冷淡尚鶴誰更不久地同鴦鴛

解讀此詩不能正讀,也不能倒闱,而是需要用到斜讀。

李白為紀念蘇蕙曾作《閨情》詩一首:

《閨情》

黃鳥坐相悲,

綠楊誰更攀。

織錦心草草,

挑燈淚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