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季紅真撰《蕭紅大傳》:讀懂一代才女的”流離“與”不甘“

作者:南方都市報

2021年是蕭紅誕辰110周年,人民文學出版社近日隆重推出了著名學者季紅真的《蕭紅大傳》。這是作者積四十年時間完成的一部深觸蕭紅漂泊、孤獨靈魂的傳記,真實全面還原了“呼蘭河的女兒”蕭紅的悲苦一生,50餘萬字,20餘幅插圖,教我們讀懂一代才女的“流離”與“不甘”。

季紅真撰《蕭紅大傳》:讀懂一代才女的”流離“與”不甘“

蕭紅,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作家之一,與張愛玲、呂碧城、石評梅一起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她曾被魯迅贊為“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被柳亞子譽為有“掀天之意氣,蓋世之才華”,在她僅有的短短的三十一年的生命裡,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為我們留下了《生死場》《呼蘭河傳》以及未完成的《馬伯樂》等近百萬用血書寫的灼熱文字。

季紅真是蕭紅研究的頂尖學者,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散文家、傳記文學作家,《文明與愚昧的沖突》獲1988年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獎,《對着人類的愚昧》榮獲首屆“蕭紅研究獎”。《蕭紅大傳》是繼《衆神的肖像》(1994年)《浮沉漂流記》(2015年)之後,季紅真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書。這是她潛心蕭紅研究四十年的最新成果,以女性的視角切入,貼近了另一個才女深廣的心靈世界,與傳主的兩顆心靈的高度的精神契合,進而呈現給我們一個更加真實、立體、鮮活的蕭紅形象。這也是《蕭紅大傳》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蕭紅傳記的關鍵所在。

6月5日,紀念蕭紅誕辰110周年暨《蕭紅大傳》新書分享會在首都圖書館A座報告廳舉辦。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界的幾代著名學者:趙園、孫郁、楊聯芬、袁權、姚丹、郭娟等,與我們一起透過蕭紅那些悲憫而充滿靈性的文字,走進蕭紅“天真”而多舛的人生。

季紅真撰《蕭紅大傳》:讀懂一代才女的”流離“與”不甘“
季紅真撰《蕭紅大傳》:讀懂一代才女的”流離“與”不甘“

新書分享會現場

孫郁認為,蕭紅繼承了魯迅文學創作特别是小說散文寫作裡面那種質感,原初的、帶有元氣的、本真的生命體驗,這是蕭紅銜接魯迅的傳統。在他看來,蕭紅在現代文學發展的曆程裡是一個奇迹。“在抗戰時期很多作家寫不出作品來,一旦寫出來也都是口号、觀念化的載體,但是蕭紅植根于東北的黑土地,同時又跟中國的國難、中國的現代史很深刻地糾葛在一起。這就超越了左翼,她身負左翼的文化背景,但是又有超越性”。

對袁權而言,蕭紅的好是說不上來的,她無法歸類的,不可替代,也不能重複。她的文字自帶光芒,聽上去很幼稚,但是又特别傳神。

“她的絕大多數散文都可以作為她的自叙傳來認知。但是她的小說不是這樣的,她的小說有非常明顯的民間色彩、草根,非常的悲憫。”在蕭紅的小說中,人都如蝼蟻一般,很底層,很卑微,但因為作家注入了心血、愛和同情,是以特别能讓人覺得共情。

袁權說:“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蕭紅?她當年碰到的一些問題,她作為女性的困局,還同樣困擾着今天的女性。包括婚戀、貧窮、疾病,包括事業和家庭的關系,今天也是很讓當代女性困惑。是以蕭紅的話題是說不完的,蕭紅在當下也是有意義的。”

姚丹則認為,《蕭紅大傳》是一個大女子在寫另一個大女子。她概括了《蕭紅大傳》裡的傳主的三個特點:第一是民族意識,民族戰争中的女性;第二是蕭紅的階級意識;第三是她的性别意識。姚丹說:“我想在這三個意識當中,最強的是性别意識。但是我們還要注意到蕭紅自己在胡風舉行的那個座談會上說,作家永遠是對着人類的愚昧。我覺得這個可能是蕭紅真正的寫作動力,作家永遠向着人類的愚昧,但是她憧憬的是光明和溫暖。”

與會專家高度評價了《蕭紅大傳》這本書的學術價值,認為此書厘清了蕭紅一生中諸多的模糊之處與疑點,書中的諸多内容如對蕭紅的身世背景的考察、對汪恩甲身世以及神秘失蹤的考辯,對蕭紅研究中的相關史料的爬梳與鑒别,全書“無一處沒來曆”的求真精神,存疑與開放的叙事結構、學理邏輯,都顯示出了極高的學術涵養,對于推動蕭紅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功莫大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