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姬昊:秦始皇的啟蒙老師

秦始皇是不幸的,在趙國隐姓埋名的他,無法像秦宮裡的王子王孫們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他又是幸運的,他的啟蒙老師是一位奇人,使他得到了一種非正常的、卻又極為頭的帝王教育,為将來開創前無古人的事業打下堅實基礎。

邯鄲有個很有學問的老頭兒,叫姬昊。

聽說,他祖上原是周室的近親。姬昊從小就孤傲不羁,不同凡俗。他曾經拜過許多有名的人做老師,但不幾天就離開了,說是要自己創立學派。從此,姬昊閉門不出,在家著書立說,至于他都寫了些什麼,主張是什麼,誰也不知道,因為他的作品沒人見到過。後來姬昊終于耐不住寂寞,就學孔丘的樣子,周遊列國。自稱有治國平天下的大才,能夠幫助諸侯立業稱霸,希望慧眼識才的君主看上他,任用他。幾十年過去了,姬昊從青年人跑成了老頭兒,也沒達到目的。最後,他來到邯鄲,開館授徒,說自己做不到的事,要讓他的徒兒來完成。姬昊的名聲是出去了,可是沒有幾個人敢于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他,因為他的經曆和他的怪脾氣就把人家吓跑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趙嶺認識了姬昊。他對姬昊崇拜得五體投地,就想一定要把趙政送給姬昊教導。“老伯,我給你帶了個徒兒來……”

“好呀,我正閑得發慌呢。”

“我這個孩子可不同尋常哪!”

“尋常的孩子我也不教。”

“那,老伯要多少束修呢?”

“每月,你送一斤金來吧!”

趙嶺聽了,吓得打了個寒戰。“老伯,這夠我們一家幾年的費用了……”

“你嫌多嗎?”姬昊說,“要是教導個凡夫俗子,一月一兩金就不少了,我可是給你教導一條龍,一頭虎,一位君王呀!”

“我還沒有告訴你他是誰呢……怎麼?”

“還用你說,我的眼睛是幹什麼的?”

“那好,一斤金就一斤金!”

姬昊笑了,“其實,錢對我也沒有大用處,我不過覺得應該物有所值罷了。再說,反正也用不着你的錢!”

姬昊說得趙嶺也哈哈大笑起來。老姬昊教趙政的功課有四樣,一是認字;二是通常學館裡教的經史,如《詩》、《書》、《禮》、《易》、《春秋》之類;三是教他認識天下大勢,認識秦國;四是教他些武功。他想讓趙政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這四樣功課都有姬昊的特點。

比如在教認字時,他教的是繁、簡兩套。寫一個繁字,就是當時使用的大篆字,再相應地寫一個簡字,是姬昊從各國收集來的小篆字。小篆,當時各國朝廷雖還沒有認可,但社會上卻業已流傳開來了。

在教孩子經書時,姬昊也和别的學館很不同。那些名師名家,讀起經書來總是恭而敬之,講起來更是有根有據,引用先聖前賢的論證和解釋。姬昊卻不這樣,他總是自己怎樣了解就怎樣說,有時也引用聖賢的話,可接着就做了批判,“屁話,屁話!他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說,怎麼會是那樣呢!趙政,你說,我說得對呢,還是聖賢們說得對呢?”

……武功,姬昊會得不多的,多少會一點,也是為了防身,也不好意思拿出來教人。

好在這方面有一個現成的老師在面前,他就是趙嶺。趙嶺願意做趙政的國術老師。他說:現在我教他還行,等到我的本領教完了,我就再給他請明師來……一年後,姬昊先生要開始教趙政第三門課了,他要教趙政認識天下,認識秦國。

“我是秦國人,我知道秦國。就是有些不太熟悉的,回去以後,我可以問問我爹。”

看來小趙政不想學,“我看關于秦國這一課,先生就不用教了,您隻和我說說别的國家就行了!

“撅起屁股來!”老師發怒了。

“憑什麼打我?”小趙政問。

“打了再說!”姬昊老師是很嚴厲的,是以,趙政時常挨揍。老師打學生,還有一套理論。他說人是苦蟲,不打不成。古今聖賢都是打出來的!對百姓也是這樣,就得嚴法酷刑教勸他們。姬昊說:百姓是羊群,君王、官吏就是牧人,牧人的手裡必須有鞭子……“我問你:你的父親是誰?”

“子楚。”

“祖父呢?”

“嬴柱。”

“曾祖父呢?”

“嬴稷。”

“曾曾祖呢,知道嗎?”

趙政想了想,搖搖頭。“他早就死了,我要知道他幹嗎?”

“不然,我的孩子!”老師說,“你要知道自己的祖先怎樣安國怎樣立邦?你還要知道秦國怎樣從一個西邊的小小窮國,逐漸地變成一個稱霸天下的大國、強國?

你更要知道自己的祖宗們做了哪些大事、成功的事,也做了哪些錯事、壞事,以及留下了哪些遺憾……這些,你不該知道嗎?”

“我想知道……”

“好孩子,你說對了。我提的那幾個問題,你都應該知道。知道了那些,你做了帝王之後,你才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怎樣去做!”

“是的……”

“你知道學習秦國曆史的重要性了嗎?”“知錯就好。”姬昊說,“我已經累了,該歇一歇了。”

趙政很懂事,趕緊轉到姬昊的背後,用兩隻小拳頭給老師捶起背來。

他們的這門課是這樣開始的:

揀一個好天,姬昊在家院的牆上挂了一張他親自編繪的大地圖。這是不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早的地圖呢?已經無法考證。老師站在地圖前,小趙政坐在下面的坐墊上,仰着頭,看着。姬昊先給趙政定了一下方位,讓他知道怎樣看地圖上的東西南北。然後用他的戒尺指着西邊紅色的一大塊說:“這就是你的秦國。它的正東是魏國,東北方是趙國,看見了嗎?”姬昊指着趙國的一個小小的圓圈說,“這就是咱們所在的邯鄲城……”

小趙政目不轉睛地看着。

姬昊見他這樣聚精會神,很高興,就繼續講下去,“……你看,這是南韓。它在秦國的哪一方呢?”

趙政竟一口說出:“在東南方。”

“很好,你真聰明。這就是秦國的三家近鄰。再遠些還有三個國家,你來看。東北方,在趙國的那一邊是燕國。它的小太子丹就在趙國為質,他住得離我們不遠,我想你會見到他的。正東魏國那面是齊國,它離我們遠了,從齊國再往東走,就可以看到大海……”

“老師,我要去看大海。我聽說大海是無邊無際的水……”

“你會看到的!你想怎麼去看呢?是讓齊國請你去呢?還是要魏國給你讓路呢?”

“那樣,我都不去,我要領兵殺過去!”

老師笑笑,沒有應他的話,繼續講下去,“……你再看,貼着南韓的邊界再往南走,就到了楚國了,它是個很強大的國家……”

為了讓小趙政對這些國家有深刻的印象,姬昊給他講了許多這些國家發生的曆史故事,順便也介紹了這些國家的國情,如它們的物産資源,國勢強弱,君臣關系以及民風民俗,還給他講了影響國家發展的不少人物……當然,這些内容,一天是講不完的,這一課,他們教學了許多日子。小趙政聽得入迷,常常揪住一件事就刨根問底,好在老師肚裡的學問很多,他是刨不到底的。

等把秦以東六國的情況講完,姬昊指着地圖問:“趙政,你要是成為秦國的國王,你是想把天下統一起來呢,還是讓它保持現狀呢?”

“當然要讓它統一起來了。”小趙政說,“因為天下本來就是統一的嘛!是周天子把事情搞壞了……”

姬昊明白自己的學生是個非同尋常的孩子,要是他做了秦國的國王,世界将會天翻地覆,那将給天下人帶來幸福呢?還是災難?連他這個不守常理的人也莫名其妙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