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不幸的,在赵国隐姓埋名的他,无法像秦宫里的王子王孙们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他又是幸运的,他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奇人,使他得到了一种非常规的、却又极为头的帝王教育,为将来开创前无古人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邯郸有个很有学问的老头儿,叫姬昊。
听说,他祖上原是周室的近亲。姬昊从小就孤傲不羁,不同凡俗。他曾经拜过许多有名的人做老师,但不几天就离开了,说是要自己创立学派。从此,姬昊闭门不出,在家著书立说,至于他都写了些什么,主张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他的作品没人见到过。后来姬昊终于耐不住寂寞,就学孔丘的样子,周游列国。自称有治国平天下的大才,能够帮助诸侯立业称霸,希望慧眼识才的君主看上他,任用他。几十年过去了,姬昊从青年人跑成了老头儿,也没达到目的。最后,他来到邯郸,开馆授徒,说自己做不到的事,要让他的徒儿来完成。姬昊的名声是出去了,可是没有几个人敢于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他,因为他的经历和他的怪脾气就把人家吓跑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岭认识了姬昊。他对姬昊崇拜得五体投地,就想一定要把赵政送给姬昊教导。“老伯,我给你带了个徒儿来……”
“好呀,我正闲得发慌呢。”
“我这个孩子可不同寻常哪!”
“寻常的孩子我也不教。”
“那,老伯要多少束修呢?”
“每月,你送一斤金来吧!”
赵岭听了,吓得打了个寒战。“老伯,这够我们一家几年的费用了……”
“你嫌多吗?”姬昊说,“要是教导个凡夫俗子,一月一两金就不少了,我可是给你教导一条龙,一头虎,一位君王呀!”
“我还没有告诉你他是谁呢……怎么?”
“还用你说,我的眼睛是干什么的?”
“那好,一斤金就一斤金!”
姬昊笑了,“其实,钱对我也没有大用处,我不过觉得应该物有所值罢了。再说,反正也用不着你的钱!”
姬昊说得赵岭也哈哈大笑起来。老姬昊教赵政的功课有四样,一是认字;二是通常学馆里教的经史,如《诗》、《书》、《礼》、《易》、《春秋》之类;三是教他认识天下大势,认识秦国;四是教他些武功。他想让赵政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这四样功课都有姬昊的特点。
比如在教认字时,他教的是繁、简两套。写一个繁字,就是当时使用的大篆字,再相应地写一个简字,是姬昊从各国收集来的小篆字。小篆,当时各国朝廷虽还没有认可,但社会上却业已流传开来了。
在教孩子经书时,姬昊也和别的学馆很不同。那些名师名家,读起经书来总是恭而敬之,讲起来更是有根有据,引用先圣前贤的论证和解释。姬昊却不这样,他总是自己怎样理解就怎样说,有时也引用圣贤的话,可接着就做了批判,“屁话,屁话!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说,怎么会是那样呢!赵政,你说,我说得对呢,还是圣贤们说得对呢?”
……武功,姬昊会得不多的,多少会一点,也是为了防身,也不好意思拿出来教人。
好在这方面有一个现成的老师在面前,他就是赵岭。赵岭愿意做赵政的武术老师。他说:现在我教他还行,等到我的本领教完了,我就再给他请明师来……一年后,姬昊先生要开始教赵政第三门课了,他要教赵政认识天下,认识秦国。
“我是秦国人,我知道秦国。就是有些不太熟悉的,回去以后,我可以问问我爹。”
看来小赵政不想学,“我看关于秦国这一课,先生就不用教了,您只和我说说别的国家就行了!
“撅起屁股来!”老师发怒了。
“凭什么打我?”小赵政问。
“打了再说!”姬昊老师是很严厉的,因此,赵政时常挨揍。老师打学生,还有一套理论。他说人是苦虫,不打不成。古今圣贤都是打出来的!对百姓也是这样,就得严法酷刑教劝他们。姬昊说:百姓是羊群,君王、官吏就是牧人,牧人的手里必须有鞭子……“我问你:你的父亲是谁?”
“子楚。”
“祖父呢?”
“嬴柱。”
“曾祖父呢?”
“嬴稷。”
“曾曾祖呢,知道吗?”
赵政想了想,摇摇头。“他早就死了,我要知道他干吗?”
“不然,我的孩子!”老师说,“你要知道自己的祖先怎样安国怎样立邦?你还要知道秦国怎样从一个西边的小小穷国,逐步地变成一个称霸天下的大国、强国?
你更要知道自己的祖宗们做了哪些大事、成功的事,也做了哪些错事、坏事,以及留下了哪些遗憾……这些,你不该知道吗?”
“我想知道……”
“好孩子,你说对了。我提的那几个问题,你都应该知道。知道了那些,你做了帝王之后,你才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
“是的……”
“你知道学习秦国历史的重要性了吗?”“知错就好。”姬昊说,“我已经累了,该歇一歇了。”
赵政很懂事,赶紧转到姬昊的背后,用两只小拳头给老师捶起背来。
他们的这门课是这样开始的:
拣一个好天,姬昊在家院的墙上挂了一张他亲自编绘的大地图。这是不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地图呢?已经无法考证。老师站在地图前,小赵政坐在下面的坐垫上,仰着头,看着。姬昊先给赵政定了一下方位,让他知道怎样看地图上的东西南北。然后用他的戒尺指着西边红色的一大块说:“这就是你的秦国。它的正东是魏国,东北方是赵国,看见了吗?”姬昊指着赵国的一个小小的圆圈说,“这就是咱们所在的邯郸城……”
小赵政目不转睛地看着。
姬昊见他这样聚精会神,很高兴,就继续讲下去,“……你看,这是韩国。它在秦国的哪一方呢?”
赵政竟一口说出:“在东南方。”
“很好,你真聪明。这就是秦国的三家近邻。再远些还有三个国家,你来看。东北方,在赵国的那一边是燕国。它的小太子丹就在赵国为质,他住得离我们不远,我想你会见到他的。正东魏国那面是齐国,它离我们远了,从齐国再往东走,就可以看到大海……”
“老师,我要去看大海。我听说大海是无边无际的水……”
“你会看到的!你想怎么去看呢?是让齐国请你去呢?还是要魏国给你让路呢?”
“那样,我都不去,我要领兵杀过去!”
老师笑笑,没有应他的话,继续讲下去,“……你再看,贴着韩国的边界再往南走,就到了楚国了,它是个很强大的国家……”
为了让小赵政对这些国家有深刻的印象,姬昊给他讲了许多这些国家发生的历史故事,顺便也介绍了这些国家的国情,如它们的物产资源,国势强弱,君臣关系以及民风民俗,还给他讲了影响国家发展的不少人物……当然,这些内容,一天是讲不完的,这一课,他们教学了许多日子。小赵政听得入迷,常常揪住一件事就刨根问底,好在老师肚里的学问很多,他是刨不到底的。
等把秦以东六国的情况讲完,姬昊指着地图问:“赵政,你要是成为秦国的国王,你是想把天下统一起来呢,还是让它保持现状呢?”
“当然要让它统一起来了。”小赵政说,“因为天下本来就是统一的嘛!是周天子把事情搞坏了……”
姬昊明白自己的学生是个非同寻常的孩子,要是他做了秦国的国王,世界将会天翻地覆,那将给天下人带来幸福呢?还是灾难?连他这个不守常理的人也莫名其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