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請在右上角關注!

徐邦(原名範萬邦),1933年2月27日出生與江蘇省南通市,1948年肄業于南通市家閘敬儒中學,1949年3月參加革命,1956年4月參加中國共産黨,業務職稱:新華社進階記者。擔任新華社記者以來,有數千幅新聞攝影作品由新華社編發國内外報刊雜志廣泛刊用。其中《天山放牧》被選入1962年在荷蘭舉辦的世界新聞攝影展覽:《列車上的新風尚》被評為1964年全國新聞攝影展二等獎;《魚水情深》被評為1977-1979年全國優秀攝影藝術作品銅牌獎。自1961年第五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起,先後被選入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和全國新聞攝影展覽的作品30餘幅。1976年調新華社浙江分社後,擔任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第一屆副主席;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主席。為中國文聯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學術委員、中國老攝影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文學藝術聯合會委員。1999年榮獲中宣部準許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的中國攝影藝術界最高獎——金像獎。這幅《天山放牧》就是他于1961年在新疆時拍攝的。
新疆伊犂紅星人民公社的果農在收蘋果 攝于1961年
牧場之晨 攝于1962年,新疆鞏留
天山博格達峰下的冰川奇觀 攝于1962年
烏魯木齊天山牧區哈薩克牧民的生活場景 攝于1962年
葡萄架下 攝于1963年,吐魯番葡萄溝
哈薩克族小琴手加娜提 攝于1963年,新疆賽裡木湖畔
新疆伊甯縣吐魯番圩孜的維吾爾族五好社員佐爾東揮鐮收麥 攝于1963年
新疆鞏乃斯種羊場哈薩克族牧工全國勞動模範阿不都阿郎
新疆阿爾泰牧民努斯拜駕鷹準備出獵 攝于1963年
新疆阿勒泰牧區國小的課餘活動 攝于1963年
新疆伊犁果子溝二台的養路勞工,用推機清除積雪,為牧民轉場開道 攝于1963年
解放軍醫療隊深入天山牧區,為哈薩克牧民治病 攝于1964年
哈密的巴裡坤草原是天山南麓著名的大草原之一 攝于1964年
觀衆 攝于1964年,新疆賽裡木湖夏牧場上
新疆阿勒泰縣的牧民正在給細毛羊剪毛 攝于1964年
新疆伊犁霍爾果斯牧民在轉場途中,穿越天山果子溝牧道 攝于1964年
冬、春牧場轉移時正值氣候多變的季節,沿途十分辛苦,圖為轉場途中的幹部和群衆 攝于1964年
新疆天山的賽裡木湖 一座美麗的高山湖,湖濱是水草豐茂的夏牧場 攝于1964年
天山深處有人家 夏季,這裡牧草肥嫰、森林茂密,氣候宜人,是牧民度夏,牛羊抓膘的好地方 攝于1964年
新疆哈什市花帽工廠 攝于1965年
哈薩克族兒童阿依古爾 攝于1965年新疆
帕米爾高原通電了 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族牧民加汗巴爾家正在安裝電燈 攝于1965年
伊犂馬 攝于1965年,新疆昭蘇
伊犁霍城惠遠古城的維吾爾族老人艾買提關心青年人的成長,圖為他在和青年人談心 攝于1965年
馬奶是哈薩克族喜愛的夏季飲料 攝于1965年
新疆和田是維吾爾族花帽的主要産地,市場上各色花帽齊全 攝于1966年
叼羊是哈薩克族的一種馬上遊戲,誰把剛宰的羊搶走,誰就是勝利者 攝于1966年,新疆賽裡木湖畔
生長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天山雪蓮 攝于1967年
新疆吐魯番縣的優秀維吾爾族幹部肉孜.吐爾迪(左趕車者) 攝于1968年
新疆塔什庫爾幹的塔吉克兒童 攝于1968年
新疆塔什庫爾幹的塔吉克兒童放學回家 遠外的雪山是著名的公格爾九别峰。攝于1968年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七師的軍墾戰士在收棉花 攝于1969年,奎屯
新疆麥蓋提縣的維吾爾族農民采棉歸來 攝于1972年
維吾爾族社員采摘新棉 攝于1972年,新疆麥蓋提縣
塔吉克婦女 遠處為帕米爾高的公格爾九别峰。攝于1973年
毛澤東主席的女兒李敏(中)和林佳楣、賽福鼎夫人阿依木(左)在天山草原 攝于1973年
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在新疆天山草原
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在新疆維吾爾族農民家作客 攝于1973年
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左)和林佳楣在天山牧區
巡邏在帕米爾高原的邊防戰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春節慰問團前往西藏阿裡慰問解放軍指戰員 告别高山哨所時,指戰員依依不舍的送他們下山。攝于1974年
加娜提 1974年記者又來到賽裡木湖畔的夏季牧場,當年的小琴手加娜提如今己是大姑娘了,這是她為我們幾位客人燒奶茶
1975年10月參加中央代表團前往烏魯木齊祝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的潘多(藏族右1)、朱逢博(右2)郭鳳蓮(右5)玉榮(右6)身穿哈薩克服裝與南山牧場的哈薩克族婦女合影留念
中央代表團成員毛遠新在烏魯木齊毛澤民紀念館 攝于1975年10日2日
柯爾克孜族牧民歌手 攝于1975年
維吾族老人庫爾班.吐魯木他曾表示要騎着毛驢上北京看望毛主席 這是他1975年在烏魯木齊市人民廣場觀禮台上參加國慶觀禮
新疆軍區某部派出的牧區醫療隊在天山牧區巡診,為哈薩克族牧民治病 攝于1975年
美麗的天山牧場 攝于1975年,新疆新源縣那拉提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