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打通了隴海鐵路線,保證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這個人打通了隴海線保證了雙堆集戰役的勝利

他打通了隴海鐵路線,保證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陳毅元帥在淮海戰役結束以後有一句名言:“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衆用小車推出來的。”粟裕大将也說過:“華東戰場特别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人民的小推車和大連生産的炮彈。”華東野戰軍在1948年攻占濟南以後,把山東地區的交通線徹底打通了,山東的糧食和大連的軍事物資源源不斷送往前線,才有了三野特種縱隊炮兵一日消耗三萬發炮彈的記錄。

中原野戰軍呢,在包圍殲滅黃維兵團的日日夜夜,二野軍政處在楊國宇的帶領下打通了隴海線,蘇魯豫皖農民小車和鐵路公路運輸網結合起來,創造了不輸于三野的後勤保障奇迹。

在雙堆集戰役初期,廖運周率部起義後,中野不失時機向黃維兵團猛攻,一度估計可在兩三天裡解決戰鬥,然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黃維兵團依靠優勢火力,頑強防禦。而中野由于前一時期,先是千裡躍進大别山,一路上為行動迅速,将重武器幾乎盡數丢棄;再是為鞏固根據地,又抽調了一些部隊充實到地方部隊。這就導緻人員、火力都大為不足,特别是炮兵嚴重不足。

當時中野全軍僅有75毫米口徑的野炮兩門,山炮四十二門,炮彈約兩百發;迫擊炮兩百零七門,炮彈約兩百五十發,每門炮平均隻有一發炮彈,憑借如此少量的炮火根本無法壓制住敵軍火力,因而攻擊難以奏效,無法達到迅速殲滅的目的。為了改變這一不利局面,保證能及時吃掉黃維兵團,軍委緊急向前線調撥數百萬發子彈、30萬斤炸藥、15萬枚手榴彈等物資。

在這種背景下,早在一九四八年十月的中野總前委會議上,劉鄧決定派楊國宇到設在洛陽的中原軍區運輸司令部,參與打通交通線的工作。李達參謀長也找到楊國宇說

:“現在的形勢是這樣的,有一部分物資我們已經可以由中原地區自給自足了,可是彈藥,尤其是炮彈,還是要靠華北,用火車運輸,量大速度快,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在1948年,華東國民黨軍隊開始收縮在徐州附近的交通線,中野部隊主力東進,于十月二十二日解放了鄭州,豫皖蘇軍區部隊接着收複了開封。這樣,華北軍事物資不需要經過洛陽轉運了,可以直接送到鄭州、開封。楊國宇帶領一小隊精幹人員挺進鄭州,開始打通隴海線的工作。

他打通了隴海鐵路線,保證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這時,淮海戰役已經在十一月七日打響了,敵我雙方的形勢發了迅速的變化。為了配了華野殲滅黃伯韬兵團,中野發起了宿縣戰役,于十五日攻克國民黨的兵站基地宿縣,繳獲了大批軍需物資,切斷了徐州蚌埠交通線,孤立了杜聿明集團。此時,黃維兵團從平漢線的駐馬店一帶東進,,向蒙城、宿縣推進,情況萬分緊急,二野需要大批彈藥、糧食補給。楊國宇冒着極大的風險,決心打通隴海線上鄭州到商丘的鐵路,在靠近徐州戰場的商丘設立兵站。在當地田裕民同志的配合下,楊國宇在舊中國農民銀行裡面鄭州車站的負責人。

“田同志,”這位舊鐵路官員斯文地摘下金絲眼鏡,用從西服口袋裡面掏出的麂皮擦了擦眼鏡片,重新戴上,才說道:“以你們這麼開火車,古今中外從未聽說過!”

楊國宇當然知道,雖然這一帶沒有敵人的大部隊了,但是不時會遇到零星的小股敵人,而且豫皖蘇遊擊隊為了粉碎敵人利用鐵路增援的企圖,還在鐵路沿線進行破襲戰,隴海線鐵路處于無人管理的癱瘓狀态。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把軍需物資運到前線,後果同樣不堪設想。想到這,楊國宇說道:“車站還有幾個火車頭,不妨開出來試試?”

“說得輕巧!”這位負責人不知道楊國宇的身份,輕蔑地一笑,轉而對老田說:“我收聽了新華社的廣播,你們共産黨警告不得破壞一切工廠、企業和交通裝置。現在車站隻有三個火車頭,要是毀壞了一個,恐怕我的性命難保!再說,這鐵路的現狀,也是根本不可能通車的!”

楊國宇火了,站起來堅定地說道:“先生,你不是聲稱聽共産黨的嗎?那好,我告訴你,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前方打仗,不能沒有彈藥!毀了一個車頭,還有兩個,無論如何,今天下午五點必須發車,一切由我負責!”

老田也嚴肅起來:“是的,野司有指令,一切以保障軍事運輸為主。”

舊官員有些坐不住了,有手指着楊國宇問老田:“他是幹什麼的,口氣這麼大,站上的是你管還是他管?”

老田說:“他是野戰司令部的全權代表,現在是軍管時期,有權處理這裡這裡的一切事務!”

楊國宇走到老田的身邊,說:“一分鐘也不能耽誤了,應該通知車站,撥九節車皮,馬上裝車!”

那位舊官員十分尴尬,又摘下金絲眼鏡,說:“好!好!我就讓機務班準備發車。不過,我隻能負責本站無事,出了鄭州,擔待不起······”

鄭州車站。楊國宇把調動車頭、指揮裝車的任務交給了張參謀。他向楊國宇低語道:“都是子彈、炮彈!”

楊國宇問道:“你的意思是·····”他說:“我心裡沒底,這玩意可不是鬧着玩的!”

張參謀走後,楊國宇沉思起來,作為軍區運輸司令部的負責人,不得不共籌全局,從最壞處着想。

楊國宇倒背着雙手,在月台上來回踱步,心裡默默合計,做着各種設想:第一,敵情突變,火車肯能遭到敵人突襲;第二,商丘一帶,還有殘敵,火車無法進站;第三,鐵路不通,無法通行;第四,沿途車站無人管理,不明前面的情況;第五,與我軍遊擊隊誤會,發生不測之事。最後,楊國宇在月台青石闆是攤開了地圖,仔細推敲戰場的形勢:戰局大方向已定,敵人大兵團正在向徐州集結,不會向西;如果遇到小股敵人,随身帶的一連警衛部隊也可以抵擋一陣。前面兩個最擔心的問題解決了,為解決後面的問題,楊國宇決定和火車司機師傅唠唠。

也巧,這當,張參謀領了一個火車司機過來了,也許是介紹過楊國宇的身份了,離老遠,勞工師傅甕聲甕氣地嚷開了:“歡迎,歡迎啊!”

楊國宇詢問道:“老哥,這火車能開嗎?”

“能能!”他用力握着楊國宇的手:“我們的三個車頭,有兩個晝夜壓着火,就是為這事準備的!”

楊國宇又問:“到商丘有把握嗎?”

司機沉吟了片刻,說:“把握不大,但可以試試。為了預備萬一,前面用壓道車探路,還要帶上修路的枕木,遇到個彈坑什麼的倒也不要緊,填上就可以了,就怕遇到大破壞!”

于是,楊國宇緊急讓張參謀調了一個壓道車負責探路,從一個連的兵力裡面抽出兩個班放到列車前後兩個車皮上,其餘分散布置到其他車皮,守衛彈藥。楊國宇自己坐到駕駛室,陪着司機開車。

這一切布置完畢,已經是午後四點半了。冷風襲來,楊國宇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到鄭州以前連夜趕路,已經好幾宿沒睡好了,到了這裡又連續工作了一天多,身體有點吃不消了。然而還不能休息,因為戰争的速度往往超乎人的預料,必須争分奪秒往前趕。

“嗚——”刺耳的汽笛聲中,火車隆隆地開出了鄭州車站,一種不可言喻的情感湧上了楊國宇的心頭,是興奮、快樂?還是擔心、憂慮?可能都有。

還好,從鄭州到中牟,一路綠燈,火車開的飛快。然而,過了中牟,特别是到了開封以東,确實站站沒人管理,路基被毀,火車必須等前面填好以後才能走,走走停停很慢,像一條蚯蚓一樣蠕動着。

“爸!叭叭——”

楊國宇突然聽到了幾聲清脆的槍響。情況複雜,硬闖是不行的。楊國宇緊急指令司機停車。火車剛停穩,又是幾聲稀疏的槍聲。從零星的槍聲和單一的方向看,楊國宇斷定不會是敵人。果然,經過喊話,從遠處隐蔽的地方走出來一夥人,一問,正如預料的一樣,他們是豫皖蘇地區鐵道遊擊隊。

“真險啊!”遊擊隊長摸着額頭沁出的汗珠,說:“這年頭,一會一變,誰料到咱們也有火車了!”

楊國宇笑了,對鐵道遊擊隊員說:“從今天開始,這裡的鐵路和火車都是軍管了,你們要把紅旗插到車站去,向舊職員宣傳我們的政策,隻要好好工作,工資照發!”

告别了遊擊隊,火車繼續向東前進。從開封到商丘,情況更複雜了。有時,車站不給通行信号,楊國宇就派人下車找到躲起來的站長,與下一個車站通了電話再開車;有時,道釘被拔掉了,路基毀壞,楊國宇就士兵和司機一起重新安裝道釘、運土填坑;有時,為預防前面埋有地雷,又派人到前面步行偵察。就這樣,火車走走停停幾經周轉,終于在第二天上午安全到達了商丘。這一夜,火車行駛了二百零三公裡,這個速度在當時就是高鐵了。楊國宇計算了一下,如果仍用汽車、馬車運輸,這批彈藥足夠折騰一個月的。

剛下了火車,楊國宇立刻找到了一個大木牌,叫人寫上了“人民解放軍商丘兵站”九個大字,挂在車站上。招牌一亮出來,沒等聯系,附近的支前隊伍聞風而至,頃刻間,急待轉運的軍需物資堆滿了車站。

當天,楊國宇架起了電台,把打通隴海交通線,并運來首批彈藥的消息發給了總前委,告訴了劉鄧、陳毅和後方的鄧子恢、李達。這個消息出乎總前委劉鄧陳的預料,首長們發了電報,訓示在商丘設立總兵站,今後,不隻是中原野戰軍的物資,就是華野、晉察冀的,也要有一部分運到商丘轉發。

不久,淮海戰役進入了第二階段,中野在雙堆集包圍了黃維兵團。為了協調管理,軍區支前司令部決定在商丘和雪楓設立主要兵站,指令楊國宇在商丘負責,統管這一帶的鐵路、公路運輸。

他打通了隴海鐵路線,保證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商丘從早到晚,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為了大力支援前線,人們動用了各種運輸工具,汽車、毛驢、一個輪的手推車、四個輪的牛拉的太平車,将各種物資從四面八方運來,把商丘變成了炮彈山、炸藥山、糧食山、被服山。沉重的擔子壓到了兵站每個人身上,有些同志受不了了,想退掉一部分物資。楊國宇對他們說:“我到前線看過,那裡的首長和戰士都盼着我們盡快把糧食、彈藥運過去。我們這裡多流一點汗,少睡一會覺,前線的部隊就能少流血多消滅敵人!”兵站的同志被這話感動了,一緻同意堅持六個原則:放手收,大膽發。

這些天來,随着物資的堆集,國民黨的飛機三番五次在商丘上空盤旋,威脅是明顯的,不僅那麼多彈藥、糧食、被服和藥品可能毀于一旦,而且如果切斷了我軍的補給線,後果不堪設想。也怪,敵人的飛機沒有扔下一個炸彈,後來才知道,因為戰争形勢發展迅速,敵人的情報工作特被混亂,竟然拿不準商丘在誰的手裡。

然而,當十二月初接到新的敵情通報後,楊國宇剛剛放松的心情又緊繃了起來。敵情突變,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放棄徐州,向永城方向逃竄。很明顯,如果幾十萬敵軍繼續向西逃跑,那麼商丘兵站随時可能會遭到敵人的突襲。楊國宇立刻下了兩個指令:“通報後方鐵路立刻暫停,緊急疏散車站上面堆積如山的物資。”這時,楊國宇的手頭隻有一個連的兵力和武裝的汽車團,警戒防守的兵力嚴重不足。由野司調來警戒的兩個主力團還沒有趕到,楊國宇決定把一部分教育好的俘虜組織起來,在外圍警戒。好在邱李兵團很快被華野包圍在了陳官莊,而在商丘東面潰逃的孫兵團的幾個團,猶如驚弓之鳥,順着商丘的南北郊區逃散了,根本沒敢進商丘城裡。

一九四九年一月,淮海戰役勝利結束了。楊國宇清點了一下,商丘兵站還存有炸彈一千八百一十一箱,八二迫擊炮彈八十一箱,雷管二箱,汽油五百九十五桶,機油八十六桶,黃油二桶等軍需物資。

這就是一九四九年以前解放軍的後勤保障效率,這個軍事後勤部門沒有官老爺和臃腫的機構,就是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的革命幹部。當然,在淮海戰役期間,人民群衆小推車支前體系負責把物資轉運到各個交通樞紐,再由鐵路、公路迅速運到各個主要兵站,最後由兵站通過各種交通工具運往前線。這套系統也是解放戰争兩年多錘煉出來的,最終在淮海戰役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我們在驚歎淮海戰役六十萬擊敗八十萬戰争奇迹的同時,也要看到解放軍後勤部門的奇迹般的工作。同時也看到,國民黨國防部二廳和保密局被潛伏的紅色特工嚴重滲透,才放過了商丘兵站這個戰略目标,國軍的飛機和空降兵如果突襲商丘,那麼雙堆集包圍戰可能會是另一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