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會帶來什麼危機呢?大家都知道,冰層裡可能會保留着許多非常遠古的病毒,一旦冰雪融化,人類就會面臨着這些病毒被重新釋放的危機。
實際上, 冰層當中還有一種很令人擔憂的物質,就是危險的化學品和放射性物質。大家可能很疑惑,為什麼在北極的冰層裡會藏着這些危險的物質呢,實際上,這些物質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于是這些有害有毒物質哪裡來的,怎麼來的,懂的都懂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北極凍土</h1>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這些冰層當中含有許多核爆炸、汞、砷和DDT等污染物。冰層中含有一種叫做瑪土撒拉微生物,瑪土撒拉實際上是一種生物的長壽基因,它的攜帶者往往壽命非常之長,如果是一個人類攜帶了這種基因,那麼就是輕輕松松活到一百歲的水準。
如果北極的冰層融化的話,那些具有瑪土撒拉基因的微生物将會被釋放出來,它們天然對抗生素有非常強烈的抵抗性,如果進入到人類社會的話,将會帶來無盡的災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什麼是凍土</h1>
凍土和普通的土壤有什麼差別呢?它是被凍住的土嗎?人們是如何來定義凍土的呢?
根據美國冰雪資料中心的定義,連續當機兩年或以上的地面,包括土壤或冰土混合的泥土都能被稱之為永久凍土。當然,如果當機的時間更短,可能會是短時凍土或者季節凍土,它們的厚度也比永久厚土薄很多。
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北半球有2300萬平方公裡的永久凍土面積,最淺的厚度可能是1米左右,而最深的可能會達到1000米。
而北極地區的這些永久凍土要追溯起曆史來,可能比人類曆史都更古老,可能有80萬-100萬年的曆史,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整個北極的景觀正在發生着前所未有的危害。永久凍土的融化,并不是簡單地土層變松軟而已,實際上凍土在融化的過程當中還會進一步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于是和全球氣候變暖形成了惡性循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凍土中的重金屬</h1>
然而,人類目前對凍土中的污染物的危害還不是很清楚。微生物和病毒的危害大家是知道了,但實際上很少人知道這些核廢料和化合物的揮發會帶來什麼新的災難。
在上個世紀50年代左右的時候,人類開始進行核試驗,許多放射性的垃圾被傾倒在了北極。從二戰結束到蘇聯解體之間,美蘇兩個國家在北極進行了大量的核試驗和研究,在北極的土壤和永久凍土中留下了高水準的放射性廢物。
在1959年-1991年間,蘇聯在新地群島引爆了265兆噸的核能,而且他們還曾經在巴倫支海和喀拉海擊沉了 100 多艘退役的核潛艇,釋放出了大量的放射性钚和铯,即使在今天,我們還是能夠在這片區域的海底沉積物、植物和土壤中檢測到這些放射性物質。
美國曾在格陵蘭島建立了一個核動力研究中心,這個中心每年都會産生大量的核廢料,1967年美國将這個站點遺棄了,之後便将這個中心産生的所有核廢料放在冰下。而在1968年,美國一架轟炸機在格陵蘭島丹麥圖勒空軍基地附近墜毀,其核飛彈有效載荷破裂,四枚炸彈中的鈾和钚釋放到冰蓋中,有研究表示此次墜毀造成的核輻射即使到2500年都不能完全消退。
而近年來在北極盛行的采礦業也導緻北極附近産生了許多含有重金屬毒物的廢料,這些物質深入到土壤當中。研究人員預測将有 880,000 噸汞儲存在永久凍土中,按目前的趨勢計算,到2300年,北極汞排放量要增加200%。
雪是白色的,但是似乎它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純淨。一個冰雪世界,不知道何時已經成為了人類傾倒廢料的垃圾場。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控制氣候變暖的趨勢,防止危害的擴大化。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造的孽,往往也要後人來還。
關注麥克斯韋的科學,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