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可法與明朝的最後那些年 前言

作者:白浪情之友

作者:老史

史可法與明朝的最後那些年 前言

▲揚州史可法紀念館飨堂前

數點梅花亡國淚,

二分明月故臣心。

這是清朝文人張爾荩為悼念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而撰寫的一副楹聯。如今,它仍然懸挂在揚州史公祠飨堂前,道出了後人們對史可法的不盡哀思。

史可法與明朝的最後那些年 前言

▲史可法像

史可法,字憲之,号道鄰,生于明萬曆三十年。崇祯元年,他中式進士,曾任西安府推官,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後來又以右參議、副使的職銜,先後任安池、安廬兵備道,分巡安慶、池州、廬州等地;崇祯十年,史可法升任右佥都禦史,巡撫安慶,駐節六安;崇祯十四年,奉旨前往淮安總督漕運,巡撫鳳陽;崇祯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南京兵部尚書熊明遇罷官,他又升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官至二品。他一生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帶領農民軍攻入北京,建立大順王朝,同時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檢于煤山自缢,宣告大明王朝滅亡。消息傳到留都南京,史可法先是以南京兵部尚書的身份,馳檄勤王,治兵浦口;在得到崇祯确實已經身亡的消息後,又與南京大臣一起主持推舉新君。五月初三日,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史可法、高弘圖、姜曰廣、王铎并為東閣大學士;十五日福王稱帝于南京,建立南明王朝,诏以明年為弘光元年。由于受到馬士英、阮大铖一夥奸臣的排擠,史可法于十八日辭朝,以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身份前往揚州督師。

弘光元年三月,清兵在豫王多铎的率領下,大舉南進,準備一統天下。從四月十五日到二十五日,清軍圍攻古城揚州。史可法面對清軍的十萬之衆,率領不足一萬人的軍隊奮而抵抗,在堅守了整整十天後,最終寡不敵衆,揚州淪陷。史可法見局勢難以挽回,便持刀自刎,但未絕。雖然後來清豫王多铎相待如賓,勸其投降,但史可法堅貞不屈,悲壯殉難,演出了自己慷慨悲壯的最後一幕。

史可法與明朝的最後那些年 前言

▲《史可法全傳》

2018年6月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史可法全傳》一書中,本人對史可法的一生作了詳盡的介紹。全書上下兩冊共130萬字,從天啟元年左光鬥視學京畿巧遇史可法開始,到史可法守揚州英勇就義為止,幾乎全程記錄了史可法短暫的一生。在這部長長的作品中,不管是對主人公史可法,還是對其他各種曆史人物,作者都以嚴肅認真的态度進行真實的描寫,不做無根據的歪曲和編造,既尊重曆史的真情,又敬重民族英雄的深情,同時還展現了明末清初這段曆史中錯綜複雜的社會沖突和波瀾壯闊的階級、民族戰争。為了使更多工作很忙,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閱讀厚厚的《史可法全傳》,但又有興趣的的讀者在有限的業餘時間了解史可法和發生在明朝最後時期的那些事,這本作品以簡潔的風格進行了再創作,希望廣大讀者喜歡!

更新于 10-25

編輯:嚴京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