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煙台,源于煙台山,舊稱“芝罘”。芝罘,清代前作之罘,因古之罘山得名。在1858年清鹹豐八年6月26日,由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天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條約第11款規定:增開牛莊、登州、台灣、台南、潮州、瓊州等為通商口岸,後來登州口岸改設煙台。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煙台的海岸路。路邊一排排的洋房,房子前面是一排電線杆,路下海岸邊有人坐着休息。在《煙台通志》中這樣描述海岸路:“狹長的沙灘點綴着數棟洋房,山上的坡道和靜靜的峽谷使煙台成為一個理想的休養地,在這裡不受任何限制,可自由自在的消遣和娛樂,并有舒适的居住條件。”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西南河兩邊的房屋,河水差不多幹涸。有人說這張照片是站在橋上拍的,西南河上的主要橋梁有四座,北馬路一座直接瀕海,北大西街離海又太近,北面遠處不可能有這麼多的房子,今毓璜頂東路東口上的又高差太大與此不符,最有可能是站在南大道的橋上向北拍的南鴻街東口以北的場景。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四位女性站在房子門口拍下了這張照片,四人都穿着襪子,包着小腿,很有彈性,看樣子不是由布料做成的,隻有是當時很時髦的絲襪,小腳女子和高個子女兒穿的是黑色,另外2位則是白色。在1920年代初,中國城市女性興起“文明新裝”潮流,這種“文明新裝”由留洋女學生和中國本土的教會學校女學生率先穿着。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像是母女在推石磨,2人低頭繞着磨柱子正在使勁地推石磨,後面還有一個大草堆子。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煙台玉皇廟名為毓璜頂,又名“小蓬萊”,一山孤出,海拔72米。建于元代,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重建頂上廟宇時,為避玉皇大帝諱,由雅士提議,将“玉皇”更為“毓璜”,一直沿用至今。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玉皇廟近景。玉皇廟正門和鐘鼓樓,鐘鼓樓的牌匾上,左寫“起雨”,右寫“應霜”。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一座銅香爐,後面雕花的窗戶。可能也是玉皇廟上的銅香爐。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三人在海灘上修補什麼來着,還有幾艘小船。看照片的顔色,他們膚色比較深,不會是外國黑人?還是照片的問題。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很多人都在整理打包行李什麼的,可能是碼頭邊打包行李準備坐船還是下船,邊上還有一個軍警。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煙台的一座碼頭,洋人海軍士兵正坐船登岸,岸上有人力車都在等待。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在同一個碼頭,還是海軍士兵正坐船登岸,一堵牆上寫有外文。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煙台碼頭,很多小船,船上坐滿了人,還放有行李。查資料所知,碼頭的靠泊能力僅500噸,500噸以上的輪船,隻能停泊在遠離碼頭的深水區,旅客要用小舢闆過駁轉運。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路邊停滿一排人力車,路的兩邊是西式的建築,馬路上方還挂有外文的店招。

老照片:1930年的山東煙台,整排的人力車,穿着時髦絲襪的女子

路的兩邊停着人力車,來來往往的行人,一根電線杆上挂有一面寫有“chefoo”的旗子。chefoo就是煙台的舊稱“芝罘”的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