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煉就說話的“魔法”?前新聞主持人夏磊這樣說

作者:澎湃新聞

好好說話是一種力量。而獲得這種力量,需要智慧與曆練。

4月20日,由上海報業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新華傳媒共同打造的文化品牌“市民文化客廳”在新華書店徐彙日月光店舉辦第5期活動:上觀讀書會《和你說一說,說話的“魔法”》。本次活動由《小小演說家》一書作者、原SMG主持人夏磊主講。

夏磊曾擔任上海電視台新聞主持人,是一位上海人家喻戶曉的“新聞老兵”。他笑稱,自己從小就愛“胡說八道”,沒法把一句話完整複述,例如老師讓念“夜幕降臨了,星星出來了”,他會念成“夜幕降臨了,星星出來了,雞也都叫了”。長此以往,他養成了說話不看稿,在台上根據想象、自由發揮的習慣,對主持人的向往也由此埋入心底。

如今的夏磊已經離開了新聞主持的崗位,在講座現場,他和孩子們分享自己20餘年來積攢的“說話的魔法”,在他看來,演說的精髓始終在于“言為心聲、自信表達”。

如何煉就說話的“魔法”?前新聞主持人夏磊這樣說

夏磊

和恐懼共存

“在演講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緊張?”

面對現場觀衆的提問,夏磊坦言:“一個好的演講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克服恐懼,更重要的是與恐懼共存。”

他提到,恐懼是一種寫在人類基因裡的情緒。緊張會讓人們分泌腎上腺素,提振精神,但當緊張到達一定程度,人們可能手腳冰涼,語無倫次,這樣就會影響表達。好的演講者和普通人的差別在于,他們可以控制這種情緒。

如何克服緊張感?夏磊提出三個建議:深呼吸、熱身和靜場。在他看來,深呼吸可以提升腦部血液中的氧氣含量,熱身可以讓血液流動更順暢,而所有單獨出場的演講者和藝術家在登台之前,都需要靜場,靜場半小時之後,才能點燃自己。

除了緊張,演講者最擔心的還有冷場、忘詞等問題,夏磊也在講座現場一一作出解答。“幽默是化解冷場最好的一種方式。”例如,身高約1米7的夏磊每次和穿高跟鞋的女主持搭檔時,面對明顯的身高差,總是自嘲“今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追求靈魂的高度”,這樣的幽默可以化解尴尬。

他建議,演講稿可寫成提綱式,列舉關鍵點,讓演講者在舞台上根據順序自由發揮,而不是規定成嚴格的形态,這樣能避免忘詞。在他眼裡,真正的演講者不會打亂節奏,而是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隻有保持全然的專注和冷靜,才能完成最精彩的演說。

勇于說出真實感受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言多必失、沉默是金、槍打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樣的俗話,儒家文化更含蓄,不希望過多表達。”夏磊說,“但是如今中國已成為國際化的舞台,無論是和别人的溝通還是合作,都需要語言,語言是思想的邊界。”

在走訪學校時,他發現如今的孩子們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屬于自我的真實表達。他曾聽一個校長講了個故事:在入學面試時,一個女孩對答如流,自信滿滿,最後,老師們不再提問,而是請她問一個問題,女孩的臉上突然湧出兩道眼淚,她說:“我準備了這麼多,怎麼能讓我提問呢?”

“如果沒有問題,即便是牛頓的蘋果砸在頭上,也不會有任何的結果。”夏磊說。在他看來,孩子們不應該拘束于千篇一律的标準答案,而應該有獨立的思想和自我的見解。

曾有一位家長告訴他,學校裡出了一道填空題,前面半句話是“秋天到了,樹葉飄啊飄”,要求補齊後半句。孩子寫了“秋天到了,樹葉飄啊飄,就像一個鄉字。”被老師扣分後,家長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寫,孩子說:“鄉字是一撇加一捺,就像樹葉飄落一樣。”

在夏磊看來,這才是屬于孩子充滿靈性和真誠的回答。他最近讀到孩子們寫的詩:“風把黑夜燙了一個洞,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每個人都會悲傷;當我們喜悅的時候我們會飛起來,隻有做悲傷的事我才會落到地面。”不禁感慨孩子們無限的美好與鮮活。

“誰說落下的樹葉不能像鄉字一樣飛揚呢?标準答案永遠會限制我們。”夏磊說,孩子們想做“小小演說家”,就要說自己的話,出口就是文章,擲地才有聲響。

如何煉就說話的“魔法”?前新聞主持人夏磊這樣說

現場觀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