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着,然後眼一閉,就是一輩子

(失蹤人口回歸,寫了一篇哲理性的吧,應該算。用語樸素,不以雞湯愈人,不以砒霜激人。全文提供一個思考空間,主要給予人感悟和啟迪,扯多了,回歸正題。2000字,評論區發完。可能有些生澀難懂,不喜者直接跳最後一句總結。發完睡覺)怎樣活得最輕松?從樓頂跳下去,用幾秒鐘去回憶,後悔和釋懷。然後眼睛一閉,就是一輩子了。多少次我産生這種瘋狂的想法。或許有人認為,我這是悲觀消極的表現。可誰曾想,我的此類瘋狂多出現在我激動興奮時。有一位爵士樂歌手,在演出結束後,都要大喊一句:“誰趁我還高興給我來一槍。”文天祥面對着威逼利誘,淡然的說:“與其招降,你們還不如快點殺了我。”在部分人看來,死是一種解脫,它成了活着的一種升華。正如某位詩人曾說,妖豔的花,開在遍野的屍首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死更多的是最終的逃避手段。且不談聯考失利,賭博負債而自殺這類滿大街的事例了。輕易求死的人被唾棄和譴責,遭受着社會各界的鄙視。就連屈原這類曆史名人,也被掘出來議論質疑。死不被了解,也不被接受。但在這些鄙視别人的人中,有着一部分人,他們随時成為下一個死者,抛棄前面那位道貌岸然的自己。對于死,他們隻缺少一樣東西。我曾想過,那些流浪的乞丐他們為何活着。有一天,我夢到我成了一個普通的乞丐,看到那個沿街乞讨,苦苦求生的我,我才明白,死也需要勇氣。我的表哥曾因賭博而欠債10w多,一個1.8m的大男人在父母弟妹面前嚎啕大哭,他說:“我想過死了得了,可是我怕死。”再次回望因聯考失利自殺的種種事例,當自己12年的努力被否定時,當社會這未知又透着黑霧的門向你敞開時。許多人意識到,走進社會需要勇氣,同時,死也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