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就開始流傳起:血月是兇月,是兇兆,會發生冤案。
印度男孩阿南德在他的最新預言裡,反複提到了2021年5月26日,将在世界多地出現超級血月。在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傳說中,血色月亮象征着”饑荒、戰亂、和瘟疫”,是“大兇之兆”。
血月到底是什麼?它的出現究竟意味着什麼?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這是古代人以明月寄思念的典型做法,想像畫面還真是美呢。

但如果天上的明月換成暗紅的“血月”,這番景象應該着實會吓倒不少人,而在恐懼與不解的古人群體裡,就逐漸開始流傳其有關“血月的傳說”。
古人擅長類比,而紅色的血月與鮮血類似,于是,咱們的民間就開始流傳起:血月是兇月,是兇兆,會發生冤案。
中國古老的典籍中就有記載“紅色月亮為至陰至寒之相,兆示人間正氣弱,邪氣旺,怨氣盛,戾氣強;風雲劇變,山河悲鳴;天下動蕩,火光四起;故稱:血月!”
不僅僅是中國古人這麼了解血月,其他國家也一樣。
比如
歐洲人就認為:血月會喚醒黑暗魔力。
印度人認為:血月預示着災難。
基督教把血月當成是:末日的征兆。
還有人說血月是血神來臨的征兆,代表一個文明的結束。
其實我本人挺納悶的,好好的一個稀有的“天文奇觀”,怎麼被人扣上了這麼難聽的帽子?按照物以稀為貴的說法,人們不應該“珍惜血月”嗎?
其實會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于晝夜交替,四季星空,流星雨等等這些正常的天文現象,人們對于月食,日食,彗星,血月等等這些不常見的天象的印象就會更深。
而在以天象作為預兆的古代社會,這些不常見的天象一旦出現,人們就會開始各種腦補。
擔心莊稼會不會歉收?
瘟疫會不會爆發?
戰争會不會臨近?
叛亂是否開始?
等等,而另一方面,從心理學上分析,相比于正面積極的資訊,那些負面的,消極的資訊往往更容易被人們記住。
這可能就印證了那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吧。
是以,在沒有科學,以及隻能依靠臆想來看待“血月”的古代,這種“天文奇觀”就被扣上了各種難聽的帽子。
那問題來了,這次的“超級血月”究竟是怎麼來的?注意這裡帶上了“超級”,也就是說,它比一般的滿月還要大不少。
我們都知道,月亮繞着地球轉,地球繞着太陽轉,形成“超級血月”的關鍵在于“這三顆球的位置”要恰到好處。
具體來講要滿足:滿月、月食、近地點,這三點,才可能形成“超級血月”,其中,
滿月是要求月亮是個“圓形”,這是基礎;
月食是讓月亮出現“紅色”的前提;
而近地點,因為距離地球更近了,看起來當然會大很多。
聽到這你可能會發問:這月食都出現了,這月亮難道還能看得見?
沒錯,還真看得見。
這是因為,盡管在血月期間發生了月食,太陽的光芒被地球遮擋,但陽光是“複合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這其中,紅光的波長最長。
波長越長的光線,它穿透大氣的能力就越強,這一點和各位家裡的汽車,霧燈用的是橙色燈是一個道理,交通信号的紅路燈也是一樣。
是以,在地球遮住太陽光的同時,紅光由于穿透力強,就更多地穿過了大氣,照在了月亮上,也就是地球給月亮當了次天然的濾鏡。
這樣一來,月亮看起來就變成了橙色甚至是紅色,“血月”是以形成。
那麼,這次的“超級血月”能在哪裡看到呢?什麼時候出現?
按照天氣晴朗的理想狀況,我國除了西北部部分地區,大多區域都可觀賞到月食,但月全食隻有東部地區才能看完整。
觀賞的時間,中原標準時間:19:11全食開始,19:25全食結束,20:52偏食結束。
具體來講,按照時間先後看,
上海18:44,
深圳18:58,
廣州19:02,
哈爾濱19:04,
北京19:27。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是“超級血月”,與平常的滿月不同,天空出現超級紅月亮時,月亮視直徑,也就是月盤的大小,會比往常大14%,整體面積大30%,這種差别是肉眼可見的。
好奇與探索事物背後的聯系是我們人類的本能,古代人碰到“血月”這種沒有辦法解釋的現象時,硬是要解釋,硬是要把它與一些現象聯想到一起,于是,誤解和傳說就從中出現。
但我沒想到的是,到了現在2021年,還是有那麼多人把它和月經,地震,甚至時運不濟聯系在一起,還振振有詞地說“超級血月,離地球比平時近了3萬多公裡,引力,地磁,潮汐都有改變。”
這意思好像就是在強行把這些現象與不好的事情加以聯系,如果月亮也有感情,它一定會說:請打開麥克風交流。
在現代天文學的範疇中,“超級血月”隻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天象,而根據計算,下一次我們與超級紅月亮重逢的時間,是2022年7月13日。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