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馬裡亞納海溝的無盡深淵,水下滑翔機“海燕”“翺翔”于此,探索這人類未知秘境;在唐山市樂亭縣海域、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和響水縣等海域,巨型風機巍然矗立,扇葉随風旋轉;在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漢沽鹽場”)海洋生物科技公司的大棚裡,富含β-胡蘿蔔素的鹽藻正悄然生長,将制成藻粉、藻油等保健品接受市場的考驗。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有着濱海新區推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建設的身影。
自2016年底獲批成為我國首批“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以來,濱海新區明确以推進海洋高端裝備、海水淡化産業的産業鍊協同創新與産業孵化集聚創新為重點,全力打造“藍色經濟”名片,确定了26個示範項目。示範城市建設期間,獲支援的企業累計新增裝置、研發和材料投入4061億元。建成臨港經濟區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産業叢集和海洋高新區海洋裝置産業叢集,形成17條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鍊,擁有龍頭企業7家、培育孵化中小微企業45家、高新技術企業38家,新增有效發明專利363項,新立項行業及以上标準59項,新增品牌14個,建成45個企業研發中心、19個公共服務平台,産業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濱海新區在不斷挺進藍色空間的征途上正闊步前進。
重大突破 探索深海更深處
2020年7月16日,第二代萬米級“海燕—X”全海深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航次順利結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重新整理了由其保持的8213米的世界紀錄。
“海燕—X”水下滑翔機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夠進行萬米深淵觀測的水下滑翔機,其成功研制實作了人類在萬米深海觀測上從點到持續剖面的曆史性跨越,也标志着我國在萬米水下滑翔機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海燕—X”水下滑翔機由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科研人員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是“水下航行器協同創新服務平台”的成果之一。“水下航行器協同創新服務平台”正是濱海新區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的示範項目之一。
據項目組成員介紹,早在2002年,天津大學已啟動水下滑翔機研發。目前,“海燕”水下滑翔機在下潛深度上已形成200米、1000米、1500米、4000米及10000米系列化産品,在水下滑翔機低功耗技術、大深度耐壓殼體設計技術等方面均實作了突破。項目還成功進行了立體組網編隊觀測,實作了水下滑翔機對海洋環境、天氣現象等全過程的立體、實時、多剖面、精細化觀測。這對實作“透明海洋”意義重大。
在産品疊代更新、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的同時,項目執行期内,“水下航行器協同創新服務平台”還服務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事業機關44家,對外提供咨詢和教育訓練服務54次,向9家企業提供了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高技術附加值型的自有知識産權成果,主持編制水下滑翔機系列行業标準規範2項,使本協同創新服務平台及“海燕”水下滑翔機在我國行業内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類似的平台創新項目還有很多,如同樣由天津大學承擔的深水結構全尺寸裝置複合加載與仿真模拟試驗平台研究項目,建成了可以模拟12000米水深全尺寸和14000米水深縮比尺深水管道試驗平台,建成了可模拟10000米水深的深海管線系統模拟試驗室。項目建設以來,累計實作經濟效益36429.92萬元。
創新驅動 産業鍊協同發展
巍巍風機矗立于海上,巨型扇葉随風旋轉,成為蔚藍海岸線上靓麗的風景。在陸地上進行風電施工困難重重,海上風電施工則更為艱難。
由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牽頭研制的多功能海上施工自升平台“港航平9”已服務于我國7個海上風電工程建設項目。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該公司“逆勢前行”,海上風電業務中标金額達52.73億元。此項業務已成為該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
該公司副總工程師何福渤說,“港航平9”主要用于海上風電機組安裝及基礎沉樁施工。該平台于2018年4月傳遞使用,是國内首座1200噸自升式海上施工平台。他介紹道,2014年開始,該公司全力進軍這一領域。與海上采油平台不同,由于海上風電施工平均每周需要移動一次位置,對平台船的作業效率要求很高。該公司聯合天海融合防務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大津重工有限公司、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機關研制建造出作業效率更高、更适合中國海況的“港航平9”。
據了解,該項目有效建構了多功能海上施工自升平台産業鍊,帶動上下遊各企業融合發展。項目執行期間,帶動産業鍊各相關企業增加産值近13億元。
同樣帶動産業鍊協同創新發展的還有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的多個項目。
在國投北疆電廠和漢沽鹽場溴素廠(以下簡稱“溴素廠”)之間修築着一條溝渠,國投北疆電廠的副産品濃縮海水通過這條溝渠進入溴素廠後,可提取出市場緊缺化工産品溴素。
據漢沽鹽場副總工程師劉立平介紹,該公司聯合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天津鵬翔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對提溴裝置填料、内部構件等進行改進,在同等物耗條件下,單套裝置溴素提取率提高了7.5%,每年可從排放廢液中額外回收溴50噸以上,使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約6.5%,降低能耗10%以上,促進了海洋經濟的品質效益型轉變,為全國提供了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濱海示範”。
從濃海水到溴素,這條産業鍊仍在繼續延伸。提溴後的濃海水進入漢沽鹽場海洋生物科技公司,經多道工序處理,可用于養殖富含β-胡蘿蔔素的鹽藻,制成藻粉和藻油保健品。這同樣是示範城市建設的成果。
據濱海新區海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濱海新區着力提高海洋開發能力,加快轉換海洋經濟發展動能,全力推動海洋經濟向高品質發展轉變,全面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大幅提高海洋産業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創出了一個産業特色鮮明、濱海元素突出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