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胡雷 周宗江 記者 王曉宇)連雲港市海州男子劉某在明知下水道沒有井蓋會給過往行人及車輛帶來很大危險的情況下,仍然騎着一輛三輪車在夜色掩護下瘋狂作案,被抓後竟然交代,自己每次下手都很有“原則”,最多偷不超過4塊,因為偷多了會給路人和車輛帶來隐患。目前,劉某已被依法刑拘。

△劉某指認作案現場
10月18日,海州公安分局甯海派出所接到報警,轄區市政養護的部分下水道井蓋突然不翼而飛了,雖然損失價值僅幾千元,但卻給群衆的出行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接警後,民警楊超等人很快對整個海州區近期的類似案件進行了梳理,結果發現,僅9、10兩個月就有40多起同類被盜警情。
“盜賊選擇的目标都是方形的,是非機動車道邊阻擋垃圾、友善雨水滲入到地下管道的井蓋,這些井蓋一旦被盜取,就會留下諸多深坑,夜間騎電瓶車或步行經過此處的人稍有不慎,就有掉下去的危險。”甯海派出所副所長仇海峰介紹。
雖然多個作案地點均在非機動車道,“天眼”捕捉難度較大,但民警通過調查,還是很快發現了嫌疑人的相貌輪廓、作案規律、運作軌迹。對方是個60歲左右的男子,騎着電動車穿着黃大衣,每次作案都在淩晨,由于光線昏暗加之攝像頭覆寫面有限,逃至當地永慶村一帶後便失去了蹤影,是以一時很難鎖定其身份資訊。
△劉某趁着夜色作案
考慮嫌疑人肯定是要銷贓,民警決定轉換思路,調取70餘處沿途視訊資料,終在10月22日發現了一輛白天走在路面的可疑三輪車,經甄别比對作案時間、地點,最終提取到了嫌疑人面部的清晰照片,鎖定其為海州區64歲的劉某。民警随即趕至劉某家中将其抓獲歸案。
到案後,本就心虛的劉某很快供認了作案經過。其交代,平時以收集飯店的泔水為生,今年9月的一天淩晨1時許,他騎着電瓶車經過海連西路時意外發現路邊有塊翹起來的下水道井蓋,于是動起了歪心思,将它“撿走”賣了點錢。
兩天後,劉某見沒人追查,膽子便慢慢大了起來,隻要有機會就繼續偷。因擔心偷多了給路面行人、車輛帶來大隐患,會被公安機關抓獲,是以他每次最多偷4塊,且作案後,總是隔一兩天再下手。至被抓時已在離家較近的海州區幸福路、鹽河路、鎮海路、海連路等非機動車道作案20多起,但到底偷走多少塊已記不清了。
△劉某盜竊的部分下水道井蓋
劉某還交代,每次作案後都不回家,而是直接把井蓋以每斤1元的低價賣給了一家廢品站,共獲利了1100餘元。随後,民警帶着劉某趕到涉嫌收贓的廢品站,當場查獲29塊531公斤下水道井蓋。
目前,劉某因涉嫌盜竊已被依法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