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今年年初引進的奧斯卡獲獎作《綠皮書》用一種溫馨的手法描述了兩個膚色、階層、性格和性取向天差地遠的兩個男人,因為音樂而結緣,因為公路旅行而成為一生朋友,就連馬雲爸爸都帶頭二刷,《綠皮書》可謂風光一時,而今天老青見推薦的這部影片《最佳敵人》于4月5日在美首映,目前豆瓣上也有少量評分基本維持在7.3分左右。該影片根據3K黨領袖C.P. Ellis和黑人民權運動領袖Ann Atwater化敵為友的真實故事拍攝。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漢森飾演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民權活動家Ann Atwater,與3K黨上司者C.P. Ellis(洛克威爾)進行了為時10年的鬥争,雖然美國在1965年通過《選舉權利法》,正式以立法形式結束美國黑人受到的在選舉權方面的限制和各種公共設施方面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制度;但在1971年的美國南方,白人對黑人的歧視依然是存在的。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美國南方的黑人依然采用群居的方式保護自己,黑人社群的學校自然全是黑人學生。黑人學校失火并重建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黑人學校的資源缺失,急需将生源融入白人學校加以整合。這個提議,無疑是3K黨的眼中釘、肉中刺。越戰時黑人總是當炮灰,首當其沖。黑人退伍回到家鄉還是被白人所歧視。白人對黑人的看法依然是:前世為奴,世世為奴。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直到1971年,兩人同意共同主持一個為期兩周的社群會議,以應對法院指令的學校廢除種族隔離法令。這場會議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軍和義軍在東非伊索比亞交戰,兩個敵對的軍官經過連串戰事之後學到了彼此尊重。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種族歧視是個很老的問題了。可是卻頻頻出現在近年來的許多場合,影片公司也樂此不疲的拍了不少此類題材的電影。由此推測,種族問題在美國仍然十分嚴重,對于許多美國白人來說,這始終是一個過不去的坎兒。

就人的本能看,對于和自己不同的族類,向來就有一種天生的不安和警惕。然而人類畢竟是一種理性的生物,經過上萬年的進化之後,現代人類應該早已擯棄了那些野蠻和原始的思維,現代社會也從信仰、道德和法律諸方面規範了人們的行為。可奇怪的是,就是這個在法國啟蒙運動影響下,号稱以自由、平等、民主立國的美利堅,居然還有那麼多的人鄙視有色人種,自得于自己的白皮膚。實在是令人費解。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實際上,貌似“先進”的國家并不一定産生先進的思想和行動。盲目的和非理性的反人類狂熱或明或暗植根于這些“先進”民族之中。産生了歌德和馬克思的德意志民族在二戰中殺害了幾百萬的猶太人,自诩為禮儀之邦溫文爾雅的大和民族也曾有過血腥的南京大屠殺。美國也好不到哪兒去,美洲最早的主人印第安人現在被迫在“保留地”中掙紮,任其自生自滅。影片中,一個白人女孩僅僅是愛上了一個黑人男孩,住宅便遭到三K黨亂槍掃射。這哪裡還有一絲文明社會的痕迹?

這部《最佳敵人》同樣的題材!卻能甩出《綠皮書》幾條街

是以啊,可憐的美國人民啊真的不能相信政客們胡言亂語,嘴上講人類平等,實際上卻是非我族類盡可誅之。更不能盲目的崇拜美國社會表面上的先進和文明。好在美國社會是勤于思考和檢討的,雖然這個過程長了點。和許多落後國家一樣,美國的公衆們在整體上要實作現代文明理念,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