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熹微 編輯|噸噸噸
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序跋中說: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12歲的少女陳美如參觀了學校組織的古巴比倫文明巡展後,開始在日記本裡記錄自己的幻想:與一位巴比倫王子相戀,周圍還有情敵公主、王子的侍衛等人物。陰差陽錯之下日記被公開,引來了家人與同學的嘲諷。
長大成人後,她早已将這段經曆視為羞于面對的“黑曆史”。然而,24歲生日那天,日記裡的人物全部來到了現實世界:王子窮追不舍,公主百般刁難,還說着那些出自她筆下無比尴尬羞恥的台詞……

這就是《我的巴比倫戀人》的開篇。播出至今,這個看似荒誕離奇的故事收獲了認可,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自來水安利”。
腦洞大開的情節與設定背後,是創作者“摸着石頭過河”的大膽冒險,新穎的題材屬性讓他們找不到任何影視劇可以作為參考。本劇會員收官前夕,娛樂資本論帶着創作上的問題,與導演周楠,制片人朱墨,總編劇翦以玟聊了聊。
奇幻設定、引起女性觀衆共鳴的台詞,是如何構思和創作出來的?為什麼要讓演員學習川劇和阿卡德語,前往法國、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取景拍攝?“混血臉”濃度高的演員們,是如何加入這個劇組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7">量身打造“混血王子”,找遍全國湊齊“少女史官”</h1>
《我的巴比倫戀人》并未遵循影視項目常見的流程:寫劇本——選演員——開機拍攝。
制作團隊組盤于2016年夏天,時逢IP改編影視劇井噴,但團隊依然堅持原創。起初,他們創作的是一個與現有版本風格迥異,共12集、每集20分鐘的輕體量劇,并确定了鳳小嶽的參演。但推進一年後,這個項目被平台評價為過于尖銳和犀利。團隊隻得變換角度,将此前的設定全部推翻重來。
新劇本還未開始創作,鳳小嶽提出願意與團隊繼續深入合作。盡管開機時間尚未确定,一切充滿未知,鳳小嶽也願意為劇組留出充足的檔期。他也是以成為創作的關鍵,翦以玟告訴小娛,“慕容傑倫的所有角色設定、機制,甚至故事的原點,全部的創作都和鳳小嶽本人有關。”
在接觸過程中,他們發現鳳小嶽本人與觀衆此前熟悉的《小時代》中的宮洺形象大相徑庭,周楠說:“小嶽給我們展示出的優雅和迷人的特質,讓我們覺得必須要和他在熒幕上談一場戀愛。”
依照鳳小嶽本人的混血特征,主創打造了一個“混血王子”的男主角形象。仿佛埋下一顆種子,後續的人物和故事情節自然而然破土而出:美豔絕倫的公主對王子單相思,王子身邊有一個侍衛;這些有着超能力的虛構人物,都來源于現實裡一個小女孩的日記,日記卻為她留下了傷疤,長大後的女孩通過一些經曆治愈了自己;女孩一定要有閨蜜,而這個閨蜜要和她有反差感……
繼2016年确定鳳小嶽出演慕容傑倫後,2017年,劇組又确定了由許玮甯和王瑞昌分别飾演九天龍女、歐陽文山。直到2018年,《我的巴比倫戀人》(當時名為《Ai在西元前》)才正式開機。
有了演員和劇本之後,團隊面對的新問題是:幾位主演的背景皆不相同,如何讓他們融入一部元素豐富且自帶喜感的劇裡?
為了幫助演員培養默契、建立信念感,他們決定訓練和試拍。在主創看來,這個過程是腦洞能夠順利影視化并獲得觀衆好評的關鍵。
開機前,演員們提前40天進組,在黑匣子劇場試拍,“那個時候我們的劇本就已經很‘飛’了,是以台詞必須由演員全部說一遍,看看效果。”
之後,在阿卡德語老師陳飛、動作指導趙東赫、排練指導劉容君等人的帶領下,演員們又系統學習了阿卡德語、川劇、舞蹈、古巴比倫禮儀,對體能和表演風格進行系統地訓練,增強對戲劇的了解。
這樣的訓練對于演員的表演有很大幫助。劇組拍攝至中後期時,鳳小嶽能對某個情節給出自己的三種表演方案,最後劇組選擇最為合适的一種進行拍攝。時隔拍攝完成半年後,鳳小嶽在進行阿卡德語配音時,甚至能做到完全脫稿。
跟禮儀老師學習了古巴比倫壁畫中女性的手勢動作後,許玮甯幾乎形成了“肌肉記憶”。劇中的九天龍女盡管離開巴比倫來到了現代,也依然始終保持着兩手交疊的手勢。這是許玮甯自己設定的表演細節。
除了六個主角,劇中的其他角色的演員也給了觀衆不少驚喜。比如和朱顔曼滋一樣可以輕松把腿舉過頭頂的“小姜蕙真”,從外形到神态都和蔔冠今有着8分相似的“小陳美如”。
為了湊齊劇中大量的古巴比倫少女史官,選角導演張翔子、文振和王洋幾乎找來了全中國所有外籍或混血臉的适齡女演員。
此外,劇中大量有血有肉、個性分明的配角也需要适配度極高的演員:川劇團班子的演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功底,有的要會變臉,有的要會扮美猴王;還有陳美如的老闆和同僚,景區的保安,段水流手下的三個網紅……都是選角導演們一個個仔細甄選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0">重慶取景、還原古巴比倫,打造奇幻愛情偶像劇</h1>
項目籌備之初,朱墨對《我的巴比倫戀人》的定位就很清晰——奇幻愛情偶像劇。
什麼是偶像劇?主創們達成了共識:少女的奇幻夢想裡,無論多麼荒謬又不切實際的故事都能成真。“這是一個少女的夢。面對觀衆,我們可以讓她哭、讓她笑、讓她怕,但是永遠不能讓她醒。”周楠這樣總結。
而為了打造一部風格化的奇幻愛情偶像劇,讓這個少女夢足夠特别,重慶和巴比倫成了兩個關鍵元素。
一直以來,偶像劇多取景于北上廣深或沿海城市,而《我的巴比倫戀人》将故事背景設定于重慶。
娛樂資本論之前就推出過《重慶懸疑,延吉罪案,廈門青春,中國選景地圖全揭秘》一文,全方位解析影視劇的選景規律。作為懸疑劇的常見取景地,重慶天氣陰郁、潮濕多雨、迷霧重重,隔着螢幕就能感受到透不過氣的壓抑,對于偶像劇來說,無論怎麼看,這裡似乎都不是一個合适的選擇。
如同确定男主角演員後才創作劇本和人物,這又一次展現了這個劇組的特色——以細節倒推設定。正是準備在劇中使用“共赴巫山”後實體瞬移至巫山的梗,才決定将故事的發生地設立于重慶市。
與此同時,《我的巴比倫戀人》的情節原本就有些荒謬,如果将背景設立于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隻會讓整部劇更加懸浮。而重慶是一個市井、喧鬧、有生活氣的地方,能夠賦予這個故事更多的煙火氣與人情味,慕容傑倫、九天龍女等奇奇怪怪的人出現于觀衆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生活裡,也有其反差感。
巴比倫元素在劇中占據了相當多的篇幅,古巴比倫王國誕生于遠在兩河流域,距今約4000年,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為創作帶來了難度。
為了還原真實的巴比倫,從書籍到網絡,主創們搜集了所有能找到的相關曆史資料,并前往國外,通過古巴比倫的畫像磚和雕塑複刻人物的服裝和禮儀動作。對皇室生活的呈現,參考了慈禧宮女口述的《宮女談往錄》,慕容傑倫說自己怕被人下毒而每道菜隻吃五口,以及口含溫水後将水噴到毛巾上給别人擦腳的情節,皆是來源于此。
最有巴比倫味道的是第19集,朱墨提到,這也是全劇投入成本最多的一集。
除了在《權力的遊戲》位于摩洛哥的取景地拍攝,其中展現的另外幾個重要場景——史官大殿、王子練兵場和水牢,都是制作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搭建出來的。大殿内的地磚由美術指導陳為任帶領置景團隊精心制作,手工做舊的同時,每塊地磚的外形都不一樣。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1">“共赴巫山”梗背後:喜劇的核心一定是悲劇</h1>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超前的女性意識:角色間的互相救贖、女性的自我成長,引得不少女性觀衆的共鳴。她們在微網誌釋出自己的感受,敢于剖析自我,分享了許多自己的故事。看到這些評論,翦以玟覺得,“就像是一次女生們的夜談。”
然而,這并非是他們創作時就想好的方向,“我們并沒有想做一部立flag的劇。要打上女性主義标簽,或者做成甜寵,三對CP分别針對的是哪一類觀衆……創作的時候并沒有刻意地去考慮這些問題。”翦以玟說。“對我們來說,真的就隻是在寫愛情而已。但是在愛情這件事情中女性的可愛,我們對所有女性都懷有的那些美好的想象和祝願,也許成就了這部劇與觀衆之間的共鳴。”周楠補充。
真正存在于創作者們潛意識裡的思路是:喜劇的核心是悲劇。
劇中,每當陳美如與慕容傑倫“情到濃時,共赴巫山”,兩人就會實體瞬移到巫山山頂,成了這部劇開播之初最“出圈”的情節之一。這一創意來源于導演周楠。當時,全北京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巫山烤全魚,周楠又正在做一個關于瞬移的喜劇電影,便自然而然想到了這一喜劇情節。
而這一情節并不是全為搞笑而生,也有着其“喜劇的核心是悲劇”的内涵與深意。人們總是容易忽略,李白的詩中,“巫山雲雨”後緊接的是“枉斷腸”,“巫山雲雨”這本就是王與神女之間的悲傷故事。
24歲前的陳美如,因日記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對愛情的美好幻想也僅止于這個當時隻有模糊了解的“巫山”了。“整個巫山都是顫抖着的塔尖,畫在那裡,僅此而已。是以到了一定位置就足夠,可是陳美如的人生,以及她對情和愛的了解都已經被鎖死在裡面了。情到濃時,再多一分都是悲。”
對于主創們來說,《我的巴比倫戀人》播出後最大的驚喜和感動都來源于觀衆,這是一個雙向治愈的過程。“我們花的所有預算,做的每一分努力,觀衆全部都看到,這點已經讓我們很滿足了。”
在主創們看來,觀衆也是這部劇的創作者之一。有觀衆解讀,劇中九天龍女出場時被囚禁于水牢之中,而她的能力偏偏是能夠呼風喚雨操縱水,這是命運對她的戲弄。而段水流的名字諧音“斷水流”,他注定将會把龍女從水牢中解救出來,使她不再遭受水的囚禁。
這并非創作者刻意埋下的伏筆,盡管創作時,團隊成員們有隐隐感受到三者之間的關系,但說不清究竟是什麼。而正是這段來自于觀衆的“二次創作”,為人物之間增加了奇妙又恰當的化學反應。
評論和回報不會皆由溢美之詞組成,《我的巴比倫戀人》也同樣存在缺點。
例如,劇中姜蕙真并非演員朱顔曼滋原音,不少觀衆诟病于配音不貼臉;後期更改台詞使得姜蕙真的不少台詞都對不上口型,更令觀衆出戲;還有觀衆反映劇集前幾集節奏過快,而後期完整呈現兩個時空的糾葛時,劇情又存在拖沓的問題。
翦以玟看來,在這個野心很大的項目裡,創作者必然要做出取舍。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犧牲故事的完整度和流暢度,歸根結底還是來源于創作者們經驗的缺乏和技藝的青澀。
但無論如何,《我的巴比倫戀人》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作品。創作者們的大膽嘗試,将類型作品推到了一個新的創作水準。
提到未來是否會出這部劇的續集,周楠表示一切都要看機緣巧合。因為這部劇太獨特,為了避免做一件最犯忌諱的事——重複性,即使有創作續集的可能,他們也隻會做一個全新的故事。如果可以,新的故事會是瑪雅或古印度相關,探索更多來自異域文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