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晉國,是當時的第一軍事強國。自晉文公重耳公元前632年稱霸,至前546年“弭兵之會”晉楚休戰,晉國的霸業一共持續了八十多年。這個年代,晉國人才層出不窮,吊打各路諸侯國,即使是半個多世紀的老對手楚國,僅在楚莊王的年代占據過優勢。對晉國,楚國是敗多勝少的。但是這麼強大的晉國,在弭兵之會後的一百多年全面崩解,成了韓、趙、魏三大諸侯國,僅剩晉公那一丢丢可憐兮兮的地盤[尬笑]很多人說,若晉國不分家,統一的就不是秦國了。那麼,為什麼會“三家分晉”,為什麼晉國國君徹底丢掉了自己的權力?筆者将個中幾大關鍵事件,逐一梳理分析,說說自己的見解。
關鍵事件1:曲沃代翼
晉國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是約公元前739年至公元前678年的曲沃代翼事件。有一種論調是:曲沃代翼,小宗吞并大宗(分家滅了本家),是禮崩樂壞的開始。
史載,晉國公室的祖宗是周成王胞弟唐叔虞。唐叔虞,姬姓,名虞,受封于古唐地(今山西境内,具體地點有争議),故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後代在當地開枝散葉,到晉穆侯一代有兩個嫡子:哥哥名仇,是後來的晉文侯;弟弟名成師,史稱曲沃桓叔。父親死後,公子仇和弟弟成師被叔叔晉殇叔驅逐出國。四年後兄弟倆率領親信殺回老家,幹掉蕩叔,晉文侯即位。年代這麼早,晉國就發生了叔叔奪取侄子位置的事。可見晉國公室曆代接班早就蘊含着巨大的不穩定因素。晉文侯曾和鄭武公、秦襄公為護衛周平王東遷立了很大的功勞,十年後又殺掉周攜王,結束周王室長達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他強勢有為,在位時把弟弟壓得死死的,直到一甲子之齡去世。
文侯一走,繼承人晉昭侯(名伯)幹了件奇怪之事。他将曲沃(今山西曲沃縣)作為封地賜予叔叔成師。這曲沃在當時不得了,城鎮體量比晉國國都翼還大[驚呆]這相當于你對付你潛在的對手,你不限制他,削弱他的實力,反而喂飽他,讓他滋生野心[吐血]此事引發吐槽甚多,成語“強幹弱枝”由此而來。從此,長者成師成了曲沃桓叔,他都五十多歲了[震驚]曲沃桓叔有能有德,威望很高,擅長拉攏人心。短短數年,曲沃的勢力迅速壯大。

紅圈的肉粉色地帶是曲沃,藍圈的紅色地帶為翼,曲沃比翼都大
前739年,晉昭侯被大臣潘父殺死。曲沃桓叔星星眼:哇!送到眼前的機會啊[驚喜]準備上門奪權。然後,被擁戴公室的臣子們轟跑了。潘父被殺,昭侯的兒子(名平)被立為國君,即晉孝侯,此君史載不多。曲沃桓叔此事8年後去世。這是晉國公室旁支試圖取代嫡系的第一戰。
曲沃桓叔的兒子曲沃莊伯(名鳝)誓要将取代嫡系的心願發揚光大!一生之中,孜孜不倦、穩步有序地進行着攻打翼城的事業[奮鬥]一次不成,就再來一次!他進行兩次影響較大的軍事行動:
第一回,前724年,莊伯派人到翼城殺了晉孝侯,憤怒的晉國人們高喊:我們請求國際援助!荀國等諸侯響應:兄弟來哩!戰鬥沒打赢,莊伯隻好退回曲沃。孝侯的弟弟郤成了晉鄂侯。以莊伯吃癟告終。
第二回,前718年春天,莊伯賄賂周王室,聯合鄭國、邢國一起讨伐翼城,周桓王派了兩個手下大夫尹氏和剮氏為曲沃軍壯膽。晉鄂侯戰敗,跑到随邑(今山西介休市東南),十分奇怪,史書之後沒有他的下落。可不久,莊伯和周桓王起了沖突。這年秋天,周桓王派虢公帶兵讨伐莊伯,莊伯戰敗,灰溜溜地回老家。桓王立鄂侯之子光為君,是為晉哀侯。莊伯又吃癟了[打臉]
可能是受失敗的打擊太大,兩年後,莊伯去世,兒子姬稱即位,号武公。沒一年,趁莊伯喪事還辦着,晉哀侯攻打曲沃,武公急忙求和,哀侯退兵。過了6年,哀侯沒收國内徑庭大夫的田地,被奪走家産的大夫氣得求援武公:求您來揍那厮!第二年,武公在汾水打潰哀侯的軍隊,哀侯逃跑,半路被追上,成了武公的俘虜。翼城那邊立了哀侯的兒子小子(沒錯,此君名小子)當國君。見哀侯沒利用價值了,武公叫宗親韓萬把哀侯做了。韓萬是後世戰國南韓的祖宗。又過4年,小子侯也被武公誘殺了[吐血]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全被曲沃一系幹掉,這翼城的晉國國君真乃高危職業[恐懼]
因為周桓王是個強勢的天子,對諸侯國還有不小的号召力。前703年,虢、芮、梁、荀、賈五國讨伐曲沃。武公遭到一頓暴揍,安靜了許多。于是,他改用拉攏政策,讓自己的儲君詭諸迎娶賈國國君的女兒。經過19年的勵精圖治,前684年他滅了心頭大患荀國。5年後,他攻破翼城,殺死晉侯缗(第五個了[淚奔])。如此半個多世紀,曲沃一系共曆五次關鍵戰鬥,徹底取得勝利。第二年,武公用珍寶賄賂周僖王(二千多年前的最大賄賂案件之一[敲打]),獲得承認,正式成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武公,曲沃代翼事件結束。武公乘勝追擊,滅了懸在腦頂的賈國、楊國等。又過一年,實作畢生之願的武公沒有遺憾地病逝。
曲沃代翼一兩年後的晉國疆域
曲沃代翼事件對晉國未來影響是深遠的。它是自周朝建立嫡長子繼承制(商朝多是兄終弟及)以來,最大的旁支宗室吞噬嫡系的事件之一,甚至可能沒有之一[摳鼻]不是嫡長傳承,地位缺乏正統性。什麼事情,惡口子一開,後人争先效仿,即所謂“破窗效應”。祖宗和自己這麼做,那麼某年某日,其他的宗室也可效仿祖宗,來打自己家裡,自己家人搞不好就會落到被害死的五代晉侯的下場[恐懼]是以,晉武公的後人開始畏懼其他宗室。自武公的太子晉獻公開始,屠刀不斷地揮向宗親。
關鍵事件2:宗室之殇
其實,曲沃代翼也是晉國崛起的起點。晉獻公時期,晉國地盤迅速擴張。有統計他兼并諸侯國17個,38個諸侯國對晉國稱臣。著名成語假道伐虢是他搞得好事[酷拽]但不是本文的重點,先略過啦。
前669年,大夫士蔿對獻公到:“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這正合獻公之意。獻公開始下狠手了!曲沃桓叔、曲沃莊伯的子孫們盡數灰飛煙滅[跪了]獻公是桓叔的曾孫之一,要滅門,按輩分最早要從叔爺爺那輩搞起了。依筆者個人推測,那時晉獻公他各種爺爺大爺叔叔族兄族弟可能真不少,時刻令他感到如鲠在喉。如果他心理不健康點,疑心病、焦慮症犯了,沒準每一個爺爺大爺叔叔在他眼裡都是:您,要吃了寡人!您要奪寡人的位子!根據他後來對自己兒子們的措施,他可能這方面的心理問題确實很厲害。至于翼城,估計早為了防止再起反事,被連根拔沒了[石化]個人揣測哦。這是很多君主會采取的手段。
春秋時期都是動辄滅族的,是以那些宗親肯定真的殺了個一幹二淨,能跑的也早都躲得遠遠的了。後世像晉獻公這麼搞的也不乏其人,譬如金朝的完顔亮将金太宗完顔晟的子孫幾乎滅了個透[恐懼](但完顔亮是有為之君,沒他金朝活不了幾年,跑題了)。
很快,晉獻公又将手伸向了自己的兒子們。這就是晉國很有名的曆史事件:骊姬之亂。事情要從前672年說起,獻公攻打骊戎(今陝西臨潼的一支部族),得到了骊姬和她妹妹少姬,對姐妹倆十分寵愛(趙飛燕、趙合德:阿嚏!)。骊姬生下兒子奚齊,少姬生下卓子(獻公的老來子)。骊姬很有野心,希望自己的兒子當國君。明裡奉承太子申生,暗裡在獻公面前煽風點火[看]獻公把申生打發到曲沃,重耳(晉文公)打發到蒲地,夷吾打發到屈地,留下奚齊在身邊。具體過程也不贅述了,總之後來,申生和獻公沖突激化。前656年,骊姬誘騙申生,暗裡對申生獻給父親的食物動了手腳,謊稱毒是申生下的。獻公大怒,申生逃回曲沃,不能辯白,含冤自殺。
當時才15歲左右的重耳和弟弟夷吾被大哥的下場吓壞,紛紛逃回封地。獻公氣急,覺得倆不孝子反了他了[發怒](還不都是你逼的?),發兵攻打。事件以重耳一年後逃到翟國,夷吾兩年後逃到梁國告終。前651年,文公死去,骊姬把持朝政,被推翻。大臣們迎回夷吾為君,即晉惠公。
晉惠公不想讓哥哥回國,逼得重耳在外流落總計19年。重耳在弟弟死後回老家,也出于某種顧忌,把兒子們打發到國外。譬如他小兒子黑臀(晉成公,母親是周朝女性宗室)在周朝做人質多年,杜祁生的兒子雍在秦國待了很多年,趙盾的倆姨表兄弟伯鯈和叔劉(他倆的母親季隗是趙盾母親叔隗的妹妹,是以是姨表兄弟)被文公留在老家[黑線]以後,每逢新君即位,他的兄弟們就得出奔國外。
這種措施對晉國公室本身的傷害是巨大的。宗室的确是嫡系的威脅,因為後世鄭國發生了宗室勢力過度威脅嫡系的事(請查找鄭國七穆)。但宗室也是嫡系的羽翼,是維護嫡系地位的一顆重要籌碼。秦二世胡亥把所有兄弟殺沒了,最後他被趙高殺掉時,沒有一個宗室願意幫他。
宗室被晉國公室自己越搞越弱,給了外人可乘之機。是以,卿族勢力登上晉國舞台,埋下了三家分晉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