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盤,萬人皆可罵。(送給我魯迅大大)
要問魯迅先生都罵過誰,不太好統計;不過要問魯迅先生沒罵過誰,統計起來就容易多了。這話聽起來誇張,不過也彰顯了迅哥的實力,值得我輩望塵莫及般地學習。

在迅哥罵戰的教學案例中,最經典的當屬“梁魯罵戰”,不,是“梁魯論戰”……
梁實秋,迅哥眼中的“哈士奇”。
兩位大師的罵戰,起源于梁實秋先生,先動手的是迅哥。
迅哥有一個偶像盧梭,覺得他yyds,但這事兒估計梁實秋不知道。
▲迅哥的偶像盧梭
于是,梁實秋寫文章《盧梭論女子教育》發表在了《晨報副刊》上。後來《複旦旬刊》創刊号上,梁實秋把這篇文章又發表了一遍。
在文章裡,梁實秋狠狠地摩擦了盧梭大師,全身心地反對了大師的教育論,而且還是兩遍,确實有點過分了。
▲秋哥
迅哥一看,梁實秋不但觀點不符主流的教育論、育人觀,還敢惡心他的偶像,直接小宇宙爆發,回敬了文章《盧梭與胃口》,正式宣布開戰。
迅哥在罵界能文能武,技巧多樣,含沙射影,指桑罵槐,鮮遇敵手。一般的大師都扛不住三個回合。
▲魯迅先生設計的北大校徽,一直用到現在
但梁實秋是誰,《莎士比亞全集》經典版就是他翻譯的,有莎士比亞的詞彙量,還能被人占了口舌之快!
于是,梁實秋的叔可忍,嬸忍不了,也再次提筆回罵。
二人你來我往,罵戰逐漸升溫,從最開始的讨論教育論,後來也上升到了人性、階級等越發深刻的層面,看客也越來越多,甚至有人不斷加入罵戰。
迅哥想必對這個對手也是非常滿意,于是惺惺相惜地陪着對罵了很久很久,直到迅哥去世……
在對罵的過程中,梁先生也非常幽默,還總結出了《罵人的藝術》一文,提到了知己知彼、旁敲側擊、态度鎮定、以退為進、預設埋伏、小題大做、遠交近攻等各種實戰技巧。
不過,還是迅哥的罵人技巧略勝一籌,與補刀聖手周樟壽完美配合,給梁實秋扣上了“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犬”。
▲梁實秋和胡适,都被魯迅罵過
“凡走犬,雖或為一個資本家所豢養,其實是屬于所有的資本家的,是以它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
迅哥的口才确實好,讓梁實秋成為好多人印象中的“哈士奇“。
▲魯迅《緻陶亢德信劄》拍賣價655.5萬元
有個問題,為何迅哥這麼喜歡罵人?
直接原因是迅哥的小脾氣極為硬朗,又喜歡讀書看報,一旦看到他不太滿意的言論,對方又是個名人,尤其是大師的話,眼中就會燃燒出兩把火炬,開啟戰鬥模式。
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當時的社會背景,國家積貧積弱,外敵環伺,内部又軍閥林立。魯迅先生憂國憂民,他的罵多是為了打開百姓心智和眼界,為社會所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