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在封建曆史諸多的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戲份最足的一位,相當多的的野史趣聞,幾乎都可以一股腦地按在他的頭上。

令人很無奈的是,一些并不可信的野史強加在朱元璋的身上,還十分契合。

比如說遇見一位賣西瓜的瓜農,轉身就命人除掉他;比如說對一個喂豬的女子傻笑,馬皇後将她召進宮之後,朱元璋又将她趕出去了,再比如說臨幸了一位江南美女,第二天卻将其處決了……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至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自然是由于朱元璋的性格和人生經曆。

朱元璋草根出身,很接地氣,往前數的話,祖輩三代甚至再往上數數也都是貧農,是以他能當上皇帝,本身就是一個奇迹。

朱元璋人生得以逆襲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元末亂世大環境需要有人站出來之外,他自身具備的才幹也是必不可少的的因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朱元璋嗜殺暴虐,這固然是他的缺點,但是在他當皇帝前,能讓很多大将心甘情願地追随他,為他賣命,這就需要用人的智慧了。

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确實是一位好老闆,至少在創業時期,他從不吝啬對部下的賞賜,他當上皇帝之後,自然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封賞。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卻漏掉了一個人,也正是因為這個疏忽,讓他在外出巡視的時候,遭遇了一件鬧心的事。

路上,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攔住了朱元璋的去路,并辱罵他忘恩負義,朱元璋很是奇怪,便忙問她的兒子是誰,當他知曉後,趕緊給老太太道歉,并宣稱要為她養老。

那麼這位老太太的兒子是誰,能讓朱元璋有如此大的反應呢?

我們還得從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的對決說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鄱陽湖大決戰</h1>

在元末農民起義中,陳友諒、張士誠和朱元璋這三支隊伍實力最強,而這三股勢力相比的話,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朱元璋都是最弱的那個。

由于地理因素的影響,朱元璋想要向外擴充勢力範圍,必須先解決掉陳友諒和張士誠。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當時陳友諒勢力很大,野心也不小,他自然也不能忍受朱元璋在身邊悶聲發展,不過他一度以為朱元璋不堪一擊,隻要他的大軍殺到,他隻有投降的份。

朱元璋也知曉陳友諒極其難對付,但當他與部下制定戰略走向的時候,他力排衆議,決定先搞定陳友諒。

部下們都很疑惑,明明可以先對付張士誠,尋求一個時間上的緩沖,發展一下自身的勢力,為何非要先與陳友諒硬剛?

朱元璋一語中的,稱:

先對付陳友諒,張士誠隻會在一旁看風景,但是如果先攻打張士誠,陳友諒一定不會坐視不管,這樣一來,必定會兩面受敵,進而一敗塗地。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而後來的曆史發展也證明了朱元璋的預判,當他與陳友諒決戰的時候,張士誠果真當了一回觀衆。

公元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已經發生了多次摩擦,陳友諒趁着朱元璋率主力趕去安豐營救小明王的機會,發兵60萬攻打朱元璋的大學營洪都。

朱元璋便急急忙忙率主力傳回救援,雙方在鄱陽湖相遇,一場大決戰就此拉開序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7">韓成替朱元璋跳江</h1>

在雙方決戰的初期,朱元璋一直處于劣勢,一來士兵少,二來戰船破,更難受的是,朱元璋對鄱陽湖的實際環境不太熟,以至于這些破舊的戰船還擱淺了。

陳友諒的手下大将張定邊、陳英傑見到這種情況,幾乎要笑出眼淚,二話不說直接将朱元璋的大軍團團包圍,并要求朱元璋自刎,不然就來一波團滅。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朱元璋見大勢已去,便打算自刎,不過在他寫遺書的時候,一個叫韓城的将軍出現了,他對朱元璋說:

臣願代死,以報厚恩。敢請主公袍服、冠履,與臣衣更換。待臣設計,以退賊兵,主公便可趁機與衆将逃脫。

原來這韓成是朱元璋的心腹愛将,他自幼習武,心性耿直,在朱元璋投奔郭子興不久,他便投奔了朱元璋,因身材、相貌與朱元璋很像,而被重用。

當朱元璋聽聞成要代替自己自刎時,一時不忍,但在韓成等人的多次勸說下,朱元璋便含淚應允。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之後,兩人互換了衣服,在衆目睽睽之下,韓成代替朱元璋跳江而死。

張定邊、陳英傑等人見到這種情況,想當然地認為,跳水自刎的是朱元璋,便命手下打撈出韓成,向陳友諒邀功去了。

而趁着這個機會,朱元璋逃出重圍,後來又重新組織起了對抗力量,進而滅掉了陳友諒。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9">朱元璋的疏忽</h1>

朱元璋滅掉了陳友諒之後,又肅清了張士誠,之後矛頭直指元廷,元順帝倒也識時務,一看勢頭不對,直接把能帶的都帶着,一路北逃。

自此朱元璋問鼎天下,他稱帝之後,大封功臣,将那些有功勞的、有苦勞的等等人幾乎都進行了封賞,隻不過後來朱元璋幾乎都收了回去,當然這是後話了。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朱元璋在封賞功臣的時候,唯獨漏掉了替他自刎的韓成,想想也是,畢竟韓成已經去世很多年了,想不起來倒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這下苦了韓成的老母親,韓母喪子之後便無依無靠,窮困潦倒,當他聽聞兒子是替朱元璋而自刎時,更是十分難受。

朱元璋當了皇帝,韓母以為他會記着自己的兒子,至少得給些封賞才是,可是等來等去都沒有等到任何東西。

有那麼一天,她趁着朱元璋外出巡視,便攔住了他的去路,并且指名道姓辱罵朱元璋,朱元璋聽到手下彙報就很奇怪,就命人将韓母帶到了跟前,并且詢問她的兒子是誰。

朱元璋外出,被一老太太辱罵忘恩負義,朱元璋:敢問您兒子是誰?鄱陽湖大決戰韓成替朱元璋跳江朱元璋的疏忽

韓母見到朱元璋之後,便說兒子是韓成,她聲淚俱下,指責朱元璋忘恩負義。

朱元璋聽聞韓母的解釋,又看到她衣衫褴褛之後,立即賠禮道歉,并對他說,朕會代替韓成為你養老。

就這樣,朱元璋帶着韓母回了宮好生款待,還将韓成追封為了高陽侯,并且為韓母蓋了一個大大的高陽侯府,府成之後,朱元璋便将韓母安頓其中,命人好生伺候着,直到去世。

由此可見,朱元璋雖然以狠毒著稱,處決那些有權勢的功臣眼睛都不眨一下,但他也有仁慈的一面,尤其是對自己沒有威脅的人,朱元璋更樂意給予深沉的關懷。

是以說,朱元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物,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結束了元朝亂世,這就是一大功績。

參考文獻:《明史》、《明太祖實錄》、《國朝典故》等。

(圖網,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