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本來沒想寫,但看到“派哥”被飯圈網暴了,刺激我回想起了自己被飯圈網絡暴力的場面,現在真是逼得我都不敢說話了。
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被網暴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站在普通人的立場或者站在飯圈的立場上說了犯衆怒的話,做了犯衆怒的事。也許在你自己看來自己并沒犯錯。
還是用我自己舉例吧!
熟悉我的觀衆可能知道我在上一個視訊(王曼昱和孫穎莎)中被網絡暴力。視訊中我的本意想在結尾呼籲球迷“勝不捧殺,輸不謾罵”,配圖是WB上攻擊孫穎莎的圖檔(打了馬賽克)。在我這個鋼鐵直男看來這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站在飯圈女孩的角度這就是這赤裸裸地攻擊孫穎莎,她們的依據僅僅是我沒放網暴王曼昱的圖檔~然後就給我冠以“孫穎莎”黑粉的帽子,說我上幾個視訊也在攻擊孫穎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我無力吐槽,莎莎2017年日本公開賽出道,我就一直在關注,外加上她還是我半個河北老鄉,我女隊第一關注何卓佳,第二就是孫穎莎。我一直說孫穎莎不要亂開長球,劈長要堅定。就是不希望莎莎輸(我害怕的不是孫穎莎輸球,而是害怕她陷入輿論壓力)
事後,我在反思為何一個不到10分鐘的視訊能掀起如此大的風浪?
原因在于我精準踩雷!
我呼籲球迷“勝不捧殺,輸不謾罵”,可“勝就捧殺,輸就謾罵”不就是飯圈本身嗎?自家愛豆被網暴不就是她們最不願意看見的嗎?在她們看來“我”先罵了她們又朝她們吐了一口痰~
無論是誰被網暴以後隻有兩個選擇:
一.從此銷聲匿迹,不再做任何東西。
二.從此夾起尾巴做人。
一般忍氣吞聲,夾起尾巴做人的原因有兩個。
1. 有經濟利益。可惜乒乓球的流量太小,版權問題無法解決,注定沒法賺錢,恰飯什麼的都是癡心妄想,激勵計劃那點錢都不夠買個菜。唯一能持續發展的就是買器材,但很多人沒有穩定管道(比如我),還不想收割粉絲,也就是說,為發财而來的人早就跑沒了。
2. 單純熱愛乒乓球。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認為熱愛,是以堅持。但這種熱愛在無數次網絡暴力的陰影下顯得蒼白無力。說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是很累的,無異于當一個敵後間諜。人的精神狀态迅速下滑(就是現在我的狀态)
為了說話滴水不漏,創作者們一定會把作品逐漸“流水線”化。更少輸出觀點,更多劃水。這是人趨利避害的本能。(比如單純地講比賽的過程,而不分析為何輸,為何赢)。如果你不了解什麼是“流水線”的話,營銷号就是最徹底的“流水線”。
曾經我把我的視訊當做藝術品來創作,内容的獨一無二令我自豪。
但“藝術品”就像烈酒一樣總有人覺得辣。而流水線上的工業品就像是白開水一樣,雖然沒有什麼營養,但是每個人都不會反感。但這也不可避免地會使作品品質下降。
以前我很不了解乒乓球解說隻會說“好球”,現在我明白了,“好球”就是他們在向“流水線”做得讓步~
想要恢複乒乓球圈的正常,就需要更多球迷把注意力放到乒乓球本身,而不是某一個球員身上。但乒乓球的技術門檻太高了,想要單純喜歡乒乓球談何容易。
我曾經不自量力,年少輕狂。在電視劇“榮耀乒乓”熱播的時候“深入敵後”,到wb榮耀乒乓的超話中去科普乒乓球的知識,幸運的是收到的一些關注得到一點回報。但放眼乒乓球圈,我本人渺小如蝼蟻一般,死胖子我又能掀起什麼驚濤駭浪呢?、
風控從業者有一句話,出事以後裝死半個月,再出來的時候就“風平浪靜”了。這句話同樣适合乒乓球圈。沒必要和飯圈瘋狂對線,不僅耗費精力,還容易惹得一身騷。
很感謝有人能看我唠叨這麼多,謝謝!
還是希望乒乓球能健康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