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甯市上半年農作物病蟲害情況,參考南甯市中長期天氣預報和綜合目前農業生産進度、品種布局等因素分析,預計今年下半年我市農作物病蟲害總體趨勢溫和, 主要病蟲害有水稻蠅虱、水稻卷葉蟲、水稻印病、水稻害蟲、草貪夜蟲、玉米繭、甘蔗蚜蟲、農鼠等。
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

二、主要依據
1.米蠅虱。上半年發生較往年同期較輕,遷徙量不大,但仍留下一定的昆蟲來源。據調查,森林縣各類田地稻蠅虱權重平均量32頭/100叢;
2.米卷葉。在稻卷葉田的前半部分為一般危害是常見的,卷葉率可達19%~35%,部分田地高達50%。據調查,第三代稻卷葉蛾在森林2頭/100叢木上各類型田間權重平均殘留量;
3.稻蚜蟲。近年來,殘留昆蟲的密度很低,在田間隻發現零星的幼蟲。二氧化蛿和台灣稻草的面積逐年增加,上半年廣泛分布,有一定數量的殘留昆蟲,局部白穗率在2%~5%。。
4.水稻枯萎病。上半年,部分田地病重,細菌殘留現象普遍存在。調查顯示,濱陽縣平均病集率為21%,最高為67%,上林縣平均病集率為10.2%,最高為28.5%,濱陽縣平均病群聚集率為6.79%,最高為15%,龍安縣平均病群聚集率為24.08%,最高為62.96%, 麻山縣平均聚集病率為8.2%,高達23.7%。晚稻在中後期,如高溫多雨的天氣,有利于疾病流行的發生,一些地區用于預防齧齒動物疾病的田間長期節水也有利于疾病的發生。
5.稻瘟疫。田間有一定的菌源積累,部分地區水稻多年生種植病害品種較晚,如果溫濕度在穗期間适宜,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局部田間發生較重。
6.南方稻黑條紋侏儒症。去年晚稻發生較輕,今年早稻個别田間零星發生,如果晚稻早風雨天氣,則有利于田間成蟲遷入,使中毒發生率增加,受害面積和程度都會增加。
7.水稻細菌性斑塊病。晚稻中晚受風雨的影響,容易造成稻葉損傷和病害,引起大面積感染。
8.米蛞蝓。該地區有上升趨勢,目前在濱陽、橫縣等地發生較重。
9.草貪婪的夜晚。普遍發生,部分地區田地缺乏管理,且橋田較多,目前夏季玉米和秋季玉米已經播種。
10.玉米斑點病。在馬山、龍崗、上林等地上半年發生面積較大,有一定來源的細菌。
11.甘蔗病蟲害。宿霧根甘蔗面積大,長期連續,甘蔗在中後期難以防控等因素導緻昆蟲源積累。甘蔗美洲獅也受益于管理不善的田地和旱季。
12. 柑橘類植物。柑橘種植面積大,部分失落果園蠕蟲源基數較高,7-8月是柑橘鏽病蜘蛛發生的高峰期,10-11月氣候适合柑橘紅蜘蛛發生,且昆蟲生成重疊,抗藥性強。
13.柑橘木虱和黃龍病。一些被忽視的果園有一定的昆蟲來源。如果木虱沒有得到适當的預防,可能會導緻黃龍病。
14.農場老鼠。鼠源基地大,後半部分食物豐富,加之難以統一防控,有利于齧齒動物繁殖。
三、防控意見
1.各級植保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繼續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加大對主要經濟作物和示範區病蟲害的預測和預測力度,準确及時釋出病蟲害資訊,向當地政府部門和工商界上司報告, 并提供蟲害防治指導。
2.做好病蟲害防治,及時引導群衆及時開展防範科學防控。水稻初期的兩個關鍵是抓地、抓地,通過采取種子消毒、防蟲網育種、噴灑投藥、防治水稻蠅虱等措施,防止南方水稻發生黑條紋侏儒病等水稻病毒病害。在水稻晚期初期,以稻蠅虱、水稻卷曲葉蟲為重點防控,而在中後期以水稻蠅虱防治、水稻印病為主,以孕穗和氣峰期的曆史發生區為主,應注意做好水稻穗頸瘟的防治工作。目前,夏季玉米和秋季玉米播種很常見,要抓住1-3歲的幼蟲期,使用具有殺卵效果的高效藥物,防止草貪夜蟲的危害。同時,要注意防控甘蔗、香蕉等作物中貪草的夜行者造成的危害。
3.加強科學安全用藥指導,開展科學安全藥品教育訓練活動,推廣高效低危農藥品種和高效藥物,指導農業生産者開展标準防控、藥物選用,及時适時使用藥品,嚴格執行安全區間藥品規定,嚴禁非法用藥, 避免藥物濫用。
免責聲明:本标題中刊登的轉載内容和圖畫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内容的真實性由原作者保留,此編号不作任何承諾,如涉及的内容、圖檔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
資料來源:溫/南甯市植保站圖/南甯市植保站,綜合整理
編輯:南甯農業資訊中心
法律顧問機關:廣西律師事務所
如果您想轉載該股,請注明來源"南甯農業"今日頭條,謝謝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