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災害突發事件:2021年早稻主要病蟲害發生綜述及中後期趨勢

早期水稻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綜述

目前,全區稻田管理已進入關鍵時期。水稻早期主要病蟲害發生率總體為輕度和部分重度。與去年同期相比:當地稻田地區稻印病害重,稻蠅虱、稻鑽蛾平整,水稻卷葉蚱蜢、稻葉瘟疫輕。

災害突發事件:2021年早稻主要病蟲害發生綜述及中後期趨勢

資訊圖

米蠅虱

輕度局部中度發生,總體程度與上年持平。面積發生180萬畝次。

燈具監控

早稻稻米蠅虱的開工期接近前一年,高峰期比上年多,單燈陷阱總量與前一年基本相同,比平時少。統計南丹等56個縣(市、區)從3月5日至5月15日,單燈陷阱總數為2609.79個,與上年基本持平,比往年減少55.71%;

截至5月初,該地區已有三次重大移民。

第一高峰期進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比上年晚了5天左右,主要下降區在貴溪和桂南、貴中地方大部分地區,統計浦北等42個縣(市、區)從3月26日至4月5日,共3251隻昆蟲,是上年3.55倍;

第二次遷徙高峰出現在4月下旬,主要落點在貴溪和桂南大部分地區,統計浦北等49個縣(市、區)4月21日至25日共有昆蟲6090隻,是前一年的2.13倍;

第三次遷徙高峰出現在5月底,主要落點區在貴北、貴溪、貴南地方,統計南丹等49個縣(市、區)從5月6日至10日,共誘發了68093隻昆蟲,比上年增加了29.39% 丹縣5天内共誘發了46702隻昆蟲, 占昆蟲總數的68.59%,比上年高出97.30倍,褐蠅虱的比例為12.05(不包括南丹縣臭蟲),而上一年為23.79%。

現場動态

從4月底到4月底和5月初,現場事件比上一年多,其他時間段比前一年少。4月下旬至4月上旬主要發生在桂南水稻區,神經叢蟲數量一般為6~131頭,高390~836頭,個别田地高達1038~2500頭。5月中旬,右河谷、桂西北部、桂南大片稻區田蟲數量激增,窘蟲數量一般為292~719頭,高1046~2307頭,單田高達3532~5110頭;

米卷葉繭

發生度為輕,明顯輕于前一年。發生面積110萬畝次。

田間飛蛾的數量

追趕量:前期田間追趕量明顯下降,統計反城、靈山、波白3縣從4月21日到5月13日,日均追趕平均8.62頭/畝,前一年為1439.32頭/畝。系統量:在整個區域系統觀測領域進行調查時,前一年的平均數量明顯低于前一年。4月11日至5月15日,平均畝27.73頭,比上年下降66.80%。

現場發生量比前一年大幅減少。主要産區有貴南、貴溪和貴中當地水稻區。幼蟲數量在100團中一般為5~46頭,高52~103頭,貴南個别田地可達175~250頭。

稻草蛾瘟疫

發生程度是輕,局部是輕,與前一年相同。發生面積25萬畝次。廣西危害水稻的蚜蟲主要有生化、三水生化、台米、大米,台灣稻螨、大蚱蜢呈上升趨勢。曲黴素輕度發生。二氧化蚜的發生是輕,主要發生區是貴北、貴中當地水稻區,貴北水稻區有幼蟲一般1467~2400頭,高5200~9200頭,個别田地高達11000~20000頭;貴中水稻區每畝有55~338隻幼蟲,單田最多600隻,心率一般為0.1%~1.5%,高2.8%~5%。台灣水稻繭主要栖息在桂屬東南部,幼蟲一般為1800~3200頭,個别田地可達13800頭;

稻葉瘟疫

發生這種情況是輕度局部的,比前一年略輕。發生面積為30萬畝。傳感品種有深兩優系列、Y兩優系列、野生香精系列、佛山油占比、茴香優系列、五大優系列、濃香精系列和正常大米。最初的時期發生在4月底,比前一年晚了大約五天。主要産地為貴中、桂南當地水稻區。葉率一般為0.2%~4.6%,高11.4%~28%;

水稻紋狀體病

該事件适度輕,部分重,比前一年重。面積發生130萬畝次。主要産地是貴南大部分水稻區。該病始于4月下旬,接近前一年初。疾病發生率一般為0.06%~13.5%,高15%~41.67%,局部高達58%~75%,個别田地高達85%;

此外,水稻細菌性疾病、水稻橙葉病等病毒性疾病、紅死病、稻葉水蠅、稻象铠甲、稻棒亞蠅、扶首螺杆、大鼠病等有害生物在當地稻區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中後期重大疾病發生趨勢

預計整個地區早稻在病害中後期的發病率為中度偏重。

1、稻瘟

預計發生度為輕質局部媒體,發生面積220萬畝。發生該病種的主要地區是病害感覺品種較多的山區和曆史發生區。

2、水稻紋狀體病

預計發生程度偏大,發生面積760萬畝,整個地區普遍發生。再開發區是桂東北部和東南部的高産水稻區。

3、米蠅虱

預計中重局部大發生度,發生面積840萬畝,同比重,整個地區普遍發生。

4、米卷葉

預計局部重量适中,發生面積690萬畝,整個地區普遍發生。

5、水稻蚜蟲

三花:預計光照局部光的發生程度,發生面積為70萬畝。主要出現區是貴中大部分地區和右河谷,圭南部分水稻區。二氧化矽:預計光局部媒體的發生程度,發生面積為120萬畝。其中,桂東北、西北桂發生較重,其他稻區呈現上升趨勢。台灣稻繭和大米繭在貴南當地稻區中度發生。

6、南方水稻黑條紋矮化病

預計發生度為局部輕質媒體,發生面積25萬畝。

7、老鼠損傷

預計發生程度為局部重量适中,發生面積900萬畝,一般發生,山區、旱地發生重。

此外,水稻細菌性病害、水稻彎病、水稻蛞蝓、稻葉水蠅、稻棒亞蠅、稻馬、水稻蝗蟲、扶首螺釘、鼠類害蟲等病蟲害也不同程度地發生在當地稻區。

防控建議

1、深入實地考察,掌握病蟲動态

各級植保部門要深入實地調查,特别是重點調查遷徙性病蟲害、流行病和突發性重大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密切監測草原貪吃(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的發生情況,及時了解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為制定科學防控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災害突發事件:2021年早稻主要病蟲害發生綜述及中後期趨勢

2、及時上報,準确釋出資訊

各地要及時、真實地向當地農業部門和上級業務機關報告目前發生的病蟲情況,準确釋出病蟲資訊,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欄目、自媒體等媒體釋出病蟲資訊,加快病蟲預警資訊的傳播, 提高廣大農村地區病蟲資訊的速度和覆寫面,有效指導病蟲害防治工作。

3、明确主要目标,及時防控

6月是水稻早期中後期主要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就整個地區而言,主要目标是稻蠅虱、水稻卷葉蟲、水稻穗頸瘟疫、水稻紋狀體病、水稻卷曲病等。南方水稻黑條紋侏儒病、水稻鑽蟲、稻葉水蠅、稻象铠甲、稻棒亞蠅、水稻細菌性疾病、水稻亞麻葉斑病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不容忽視。地方植保部門要因地制宜,提出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協助地方政府組織農民做好早稻中後期病蟲害防治工作。

(來源:廣西農業農村廳官方網站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植物保護站/溫,廣西農業資訊中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