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内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近年來,根據檢驗檢疫改革的需要,第二連浩特檢驗檢疫局加大投入、改革創新力度,在實驗室建設、檢測能力、科研名額能力方面實作了全面突破,為檢驗檢疫執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
一是實驗室建設實作新突破。實行專業實驗室區域化分區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改善實驗條件,對所有實驗室進行通風、水電等硬體改造,專業實驗室全部安裝獨立的門禁系統,確定實驗室人員安全和環境安全。目前,動态檢測實驗室已建成具有BSL-2生物安全技術條件的區域中心實驗室,工廠檢測實驗室已成為區域中心實驗室,正在申請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已搬遷改造,形成布局合理、條件完善、設施優化的新實驗室。
二是檢測能力實作新突破。具有涵蓋動植物及其産品、食品、化工産品、礦産品等領域的檢測能力,可開展國内外委托檢測、鑒定、檢疫、風險分析、昆蟲普查及健康處理效果檢測工作,填補系統三大空白:一、掌握獨立開展馬鼻炭疽、馬鼻肺炎、 馬傳染性貧血、馬病毒動脈、馬流感、馬病等進口馬6.0傳染病檢測技術,徹底改變了檢測曆史。二是植物轉基因成分檢測和病害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走在前列,在該區域的體系中首次檢測出十字花科細菌黑斑菌、蠶絲、深褐色切眼牛、樟腦松象等。第三,通過國際實驗室現場評估和盲樣比對,在區域體系中首次承擔對礦産品有毒有害元素檢測的海外委托業務。
三是研發标準能力實作新突破。近年來主持并參與了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自治區、質檢總局11項科研項目,制定國家标準5項,線标8項,完成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4篇論文發表在SCI期刊上,25篇論文發表在核心學術期刊和館藏中,3篇專著被編輯或合著。此外,起草并完成了關于大麥、小麥、油菜籽和荞麥等進口糧食風險分析報告的初稿,以及中國和蒙古油菜籽和大麥風險分析回顧報告。近日在内蒙古召開的檢驗檢疫系統科技工作會議,其1個部門榮獲"科技檢驗"先進集體,科研項目獲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3次獲"科技檢驗"優秀科研工作者,5次獲"科技檢驗"優秀論文, 獎項級别和分支機構數量在該地區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