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常:一吃完飯就覺得肚子脹脹的;動不動就嗳氣到停不下來;有時候無端端上腹絞痛;還有反酸燒心等?
慢性胃炎是指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發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疾病,其發病率居各種胃病之首。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成人80%以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淺表性胃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為什麼成人容易得慢性胃炎?</h1>
1、飲食不規律。泡面、零食、外賣等含鹽量高,缺乏新鮮果蔬裡常見的纖維素及維生素,容易導緻慢性胃炎。
2、愛喝濃茶或咖啡。這類刺激性食物會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久而久之,引發慢性胃發炎。
3、消炎止疼藥的不規範使用。頭痛、經痛、牙痛……快速止痛很多人會選擇止痛藥,殊不知長期不規範服用該類藥品,可促進胃酸分泌,或加重胃炎。
4、抽煙。吸煙不僅會增加胃炎的發病率和複發率,而且會降低胃病的治愈率。
5、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很容易造成内髒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緻慢性胃炎等胃腸道疾病;對于已有這方面疾病的人,還會加重病情。
6、疾病因素。幽門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病因。臨床研究證明,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中,幽門螺杆菌的檢出率高達95%以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7">慢性胃炎是小毛病嗎?</h1>
如上所說,慢性胃炎主要表現症狀為腹脹、腹痛、反酸、食欲不振,是以容易被忽略。
但實際上,慢性胃炎長期遷延不愈極易導緻導緻胃粘膜越變越薄,血管開始顯露,稍一刺激就容易出血。若出血量大,會突然吐血,還會産生頭暈、心慌、大汗、甚至休克等症。
是以通常建議患者确診後應積極尋求治療,争取早日康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9">中醫經方巧治慢性胃炎</h1>
在中醫上,慢性胃炎多屬于“胃脘痛”或“痞滿”範疇,其病因病機錯綜複雜,既有素體脾胃虛弱,或胃陰不足,亦有飲食不節,五味過極、肥甘厚膩、嗜酒過度,又有惱怒傷肝,氣滞日久、或久痛入絡可緻胃絡血瘀而發。
朱主任在18年的臨床經驗中發現,首屆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的經驗方“胃安散”在臨證辨證化裁治療慢性胃炎上療效顯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0">什麼是胃安散?</h1>
胃安散由生黃芪、莪術、黨參、山藥、蒲公英、枸杞子、雞内金、刺猬皮、生蒲黃、五靈脂、徐長卿、炮山甲、玉蝴蝶、鳳凰衣、甘草等組成。
本方有益氣健脾、養胃制肝、行氣化瘀、祛濕消積之功。其用藥補而不壅、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攻而不峻,對慢性胃炎之五個證型治法基本囊括。
隻要辨證準确,加減運用得宜,均可獲效。通過十八年的臨床大量案例,發現本方療效十分顯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1">胃安散的辨證應用</h1>
肝胃不和證
主症:胃脘脹痛,或脘腹痞悶,嘔惡嗳氣,苔薄白,脈弦。
治則: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處方:胃安散合木香導滞丸加減
脾胃濕熱證
主症:胃脘脹痛,或痞滿,嗳氣,胃脘灼熱感,苔黃膩,脈虛滑。
治則:健脾理氣,清熱祛濕
處方:胃安散合左金丸加減。
氣滞血瘀證
主症:胃脘疼痛,如針刺,脘腹痞悶,舌暗,有瘀斑,脈澀或弦。
治則:化瘀通絡,理氣和胃
處方:胃安散合金鈴子散及丹參飲加減。
脾胃虛弱證
主症:胃痛隐隐,或脘腹滿悶,舌淡,脈虛弱。
治則:補氣健脾,和胃降濁
處方:胃安散合香砂六君子東加減
胃陰不足證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或脘腹痞悶,嘈雜,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則:養陰益胃,調中消痞
處方:胃安散合益胃東加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2">典型病例舉例</h1>
案例一
王某,男,28歲。主訴:胃脘痛1個月。
1個月前因飲食不節而緻胃脘痛,呈隐痛,時脹痛,口幹欲飲,乏力,二便如常。舌暗紅有瘀斑,脈沉澀。
西醫診斷:慢性胃炎急性發作。
中醫辨證:氣陰兩虛,氣滞血瘀。治宜益氣養陰,理氣化瘀。
方藥:胃安散合金鈴子散加減。10劑,水煎服,日1劑,分兩次口服。
調節情志,清淡飲食,忌海鮮發物和辛辣油膩,注意休息,慎避風寒,不适随診。
10劑後症消病愈。
案例二
顔某,女,31歲。主訴脘腹痞悶1個月。
1個月前因飲食不節而緻脘腹痞悶,時有胃脘隐痛,嗳氣,反酸,胃脘灼熱感。
口幹,口苦,納呆,乏力,舌暗紅,有瘀斑,苔黃膩,脈虛滑。
中醫辨證:氣虛濕熱,氣滞血瘀。
治宜益氣清濕熱,理氣化瘀。
方藥:胃安散合木香導滞丸及左金丸加減。7劑,水煎服,日1劑,分兩次口服。趁藥溫熱時服用,服用時間與飲食不要太接近,忌辛辣及油膩。
服藥7劑後,脘腹痞悶消失,其他症狀也得到改善。繼續服用7劑,療效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