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0歲不到的姚策因為肝癌去世,他的去世告訴我們不管是多大的年紀都應該預防癌症。但是我們在預防癌症時也需要科學預防,傳說中的蘋果醋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到底是不是這樣呢?</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什麼是蘋果醋?</h1>
蘋果醋(ACV)是一種通過将蘋果與酵母發酵而制成的醋,其主要活性化合物是乙酸。ACV有許多烹饪用途,一度成為家庭重要的添加品,有些人甚至聲稱ACV可預防和治療癌症。到底有沒有道理呢?一起來看一下謎底。
潛在的好處是什麼?
1900年代初,諾貝爾獎獲得者奧托·沃伯格提出癌症是由體内高水準的酸度和低氧引起的,他觀察到癌細胞生長時會産生一種叫做乳酸的酸。基于這一發現,一些人得出結論,使血液的酸性降低有助于殺死癌細胞。
他們相信ACV會在人體使血液堿化,是以成為一種降低人體酸度的方法;“堿化”是指降低酸度,ACV可以降低酸度,而其他醋(例如香醋)是會增加酸度的。酸度是使用稱為pH值的酸度(介于0到14)測量的。pH越低,酸度越高,而pH值越高則表明酸度越強。
有研究支援嗎?
圍繞ACV作為癌症治療的大多數研究是涉及動物研究或組織樣本,而不是活着的人類。但是,其中一些研究發現癌細胞生長更多在酸性環境中。
一項研究關于大鼠和人類的胃癌細胞的研究發現,乙酸(ACV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殺死癌細胞,作者認為,乙酸可能有治療某些胃癌的潛力。他們還說,癌症患者用乙酸結合化療,将乙酸直接作用于惡性良性腫瘤可以更有效的抗惡性良性腫瘤治療。但這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的試驗而不是在活人中将乙酸應用于癌細胞,需要進一步研究以驗證這種可能性。同樣重要的是:這項研究沒有調查食用ACV是否與癌症風險或預防相關。
另外,有證據表明,食用醋(非ACV)可能會提供抗癌保護作用。例如,人類的觀察性研究發現,食醋的人群中食醋因素與食道癌風險降低之間存在聯系。然而,也有研究發現食醋可能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增加血液的pH值會殺死癌細胞的概念并不像聽起來那樣簡單。确實,癌細胞在生長時會産生乳酸,但這并不會增加整個人體的酸度。血液需要pH介于7.35和7.45,隻是略偏堿性。血液的pH值甚至略微超出此範圍會嚴重影響您的許多器官。
是以,您的身體擁有自己的系統來維持特定的血液pH值。這使得很難通過飲食來影響血液中的pH值。
盡管如此,一些專家仍在研究堿性飲食對身體的影響:
· 一系統研究發現沒有實際的研究支援使用堿性飲食可以治療癌症。
· 一項發現,一個人尿液的酸性與他們患膀胱癌的風險之間沒有聯系。
盡管以上的研究發現癌細胞生長更多在酸性環境中,但是沒有證據表明癌細胞不會在堿性環境中生長。是以,即使您可以改變血液的pH值,也不一定能阻止癌細胞的生長。
AVC有沒有風險?
使用ACV治療癌症的最大危險之一是:服用ACV的人可能會停止接受其醫生建議的癌症治療,在這段時間内,癌細胞會進一步擴散,這将使癌症更難治療。
另外,ACV是酸性的,是以不經稀釋即食用會導緻:
· 蛀牙(由于牙釉質的侵蝕)
· 灼傷喉嚨
· 灼傷皮膚(如果塗在皮膚上)
食用ACV的其他潛在副作用包括:
· 胃排空延遲(可能加劇胃輕癱的症狀)
· 消化不良
· 惡心
· 糖尿病患者發生危險的低血糖
· 與某些藥物(包括胰島素、地高辛和某些利尿劑)的互相作用
· 過敏反應
如果您出于任何原因要嘗試飲用ACV,請確定先将其稀釋在水中。您可以從少量開始,然後每天最多2湯匙,然後用高杯水稀釋。多吃會損害健康,例如,攝入過多的ACV可能會導緻出現危險的低鉀血症和骨質疏松症。
最後
使用ACV進行癌症治療的原因是基于使血液呈堿性防止癌細胞生長的理論。
但是,人體具有維持非常特定的pH值的機制,是以很難通過飲食來創造更堿性的環境。即使可以,也沒有證據表明癌細胞無法在堿性條件下生長。
如果您正在接受癌症治療,并且因治療而産生大量副作用,請咨詢您的醫生,他們可能能夠調整您的劑量或提供一些有關如何管理症狀的方法。#謠謠零計劃#
作者言:大家好,我是@最醫學,緻力于用最簡單的語言,傳播最貼近生活的、最能預防疾病的醫學。本文是我查閱很多資料和文獻,加上自己的一些臨床經驗所寫,碼字不易,如果您覺得有幫助,或者學到了知識,請幫忙● 點個關注或點個贊● 吧,持續更新更多的健康知識。
如果有關于健康相關的問題,可以在● 評論區● 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複,您的支援,就是我創作的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部分參考文獻:
1.Hypokalemia, Hyperreninemia and Osteoporosis in a Patient Ingesting Large Amounts of Cider Vinegar
2.Warburg effect(s)—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Otto Warburg and his impacts on tumor metabolism
3.Acetic acid induces cell death: An in vitro study using normal rat gastric mucosal cell line and rat and human gastric cancer and mesothelioma cell lines
4.Risk factors for oesophageal cancer in Linzhou, China: a case-control study
5.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acid load, alkaline water and cancer
6.Estimated Urine pH and Bladder Cancer Risk in a Cohort of Male Smokers (Fin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