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壯志未酬的左冷禅,雄才大略遠勝嶽不群

作者:狐狸晨曦

作者:最後的浪人。

衡山劉正風的金盆洗手之會,嵩山左冷禅定要強行幹預,原因何在?

劉正風之死,在實質上對左冷禅的五嶽并派大計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本就要退出江湖。左冷禅此舉,正是為了開啟五嶽盟主插手各派内部事務的先例。這次行動,可以說是左冷禅以五嶽盟主的政治生命為賭注的孤注一擲。

筆者揣測,所出動的不止丁勉、費彬、陸柏三人,隻怕不但“嵩山十三太保”傾巢而出,連左冷禅自己也潛伏在側。

壯志未酬的左冷禅,雄才大略遠勝嶽不群

左冷禅将劉正風滅門,行事風格極其殘忍,而泰山、華山坐視,隻恒山派定逸憤而出手幹預。其時丐幫張金鳌也在座,丐幫人衆遠勝嵩山,張金鳌武功就算平平,隻要開口,諒來丁勉之流不能不給面子。謂之丐幫趨炎附勢,這是表層邏輯。潛層邏輯,豈以劉正風之既自附于日月教,故以日月教之法制之,滅門自召,可憐之餘亦可恨乎?

以左冷禅之才,謀算洗手之役,寄希望于丐幫、泰山、華山諸人迫于勢而屈服,未免太過僥幸。唯有道義上占據制高點,才不至于求榮反辱。故劉家滅門一事,嵩山派自有大義名分在手,善惡分别,必不如從男主角令狐沖的視角,那麼傾向性如此明确。

壯志未酬的左冷禅,雄才大略遠勝嶽不群

結果,僅僅隻有恒山派做了一點微弱的抵抗,泰山、華山、衡山三派反應的軟弱,恐怕連左冷禅自己都出乎意料。衆人對這一事件結果的預設,事實上等于承認了五嶽盟主擁有幹涉各派内政的資格,進而強化了左冷禅的權威。

嶽不群曾對衆弟子說,昔年華山派獨霸五嶽,乃因人才之盛,此言大有水分。具紫霞神功者,嶽不群師徒二人而已,華山之劍法秘傳,不過“無邊落木”之疇,較之岱宗如何、衡嶽五神劍乃至恒山劍陣,均不可及。華山之霸,蓋亦以其地遠于黑木崖,得從容糾合同盟,為五嶽集結之基地耳。

嵩山處少室卧榻,而地近武當,生存空間亦見逼仄,或洵洵以附于強者,或奮迅以自存。終笑傲前後百年間,少林武當皆習于韬晦,嵩山因得以深根固本。左冷禅有師弟十二人,應于晉獻公滅國十二,自是巧合。但厚積薄發,一朝發硎,非孱弱之華山所能當,勢所必然。

到此時為止,嶽不群對左冷禅而言隻是個完全無害的小生物。左冷禅支援劍宗奪權,應該是出于和嶽不群理念上的差異。我們看到,五嶽劍派中,華山派的實力弱得不成比例,第一代人物隻有嶽不群夫妻二人,第二代弟子也隻有二十多人。這應該是嶽不群“強幹弱枝”的思想造成的。

華山掌門嶽不群,其妻嶽夫人甯中則

壯志未酬的左冷禅,雄才大略遠勝嶽不群

作為政客的嶽不群,缺乏政治家的器量,所謀求的隻是自身地位的穩固,而非自身集團的強大,這從後來的石洞大屠殺可以看得出來。就連如同兒子般的令狐沖,一旦在武功上超過自己,嶽不群便心中不悅,後來發現令狐沖居然擁有驚人的社會影響力,便即毫不猶豫的将其驅逐。

華山派的孱弱,筆者猜測多半是嶽不群這種“武大郎開店”心理造成的。和嶽不群同輩的華山門人,多半不是給嶽不群開革就是藉故清洗了。

林平之衡陽偷聽華山弟子唠家常,勞德諾陸大有猜測餘滄海謀取辟邪劍譜,不是看中了辟邪劍法本身,而是看中了能将平淡無奇的辟邪劍法變得威力無窮的秘訣,打算将這秘訣用在青城劍法上。這是高估了餘滄海的格局。

勞德諾乃左冷禅得意弟子,心志器具最近左冷禅,他的猜測其實是反映的左冷禅所思所想。嶽不群的格局,終究遜了一籌,是以陸大有要勞德諾再三提示方能思及。

令狐沖之格局,似左冷禅多而似嶽不群少,看見風清揚使劍,第一反應是“他這使劍的法子,用什麼劍法都天下無敵”。此所謂“君子不器”。嶽不群名叫“君子劍”。君子後面跟了個劍字,終究還是“器”了。

壯志未酬的左冷禅,雄才大略遠勝嶽不群

嶽不群可以不在乎華山是否強大,左冷禅卻不能不在乎五嶽劍派是否強大。他一生以網羅人才招降納叛為習慣,怎能容忍嶽不群這樣胡攪下去?

就算嶽不群對左冷禅徹底臣服,左冷禅也不可能讓這樣的人繼續主持華山,而妨礙五嶽整體的發展壯大。劍宗一系的人才資源不能就此浪費,封不平在逃亡之餘還能讓成不憂、叢不棄二人效忠,顯然比嶽不群更加适合主持華山。聽起來似乎很荒謬,左冷禅比嶽不群更加希望華山派的強大。

左冷禅是無意殺死“恒山三定”的,至少無意全部殺死。可能的話,冒充魔教殺死其中的一個師太,讓其他兩個師太為了報仇需要,而投到自己麾下是最好不過。“九曲劍”鐘鎮對定靜的說辭半真半假,其中不乏誠意。站在左冷禅的立場,由定靜主持五嶽派恒山分舵是完美的人事安排。

定閑太精明,不易控制,定逸雖則容易控制卻是個草包。浙閩兩路,浙是主,閩是賓。左冷禅算準了定閑不放心讓她的草包師妹定逸單獨率領援軍,必定親自出馬,所設計的戰術,和任我行攻滅少林武當的構想如出一轍。

《笑傲江湖》整本書,寫得好像左冷禅隻會陰謀詭計。其實公正的看,此人禮賢下士任人唯賢,算得是個明主。那麼多人甘心為他所用,若說都是為了黃金美女,那未免把人心看得太卑賤了。

「五嶽的統一是至高的大義名分,在此前提下,區區行為正當性的問題是不值得考慮的。」政治家是不能有道德潔癖的,就五嶽統一的千年大計而言,必要的犧牲是難免的。 這大概就是左冷禅的想法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