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人生丨千古名家黃賓虹,生前遭排擠

作者:仁美學堂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号賓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于浙江省金華市。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畫山水,山水畫一代宗師。也是書法家,與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稱“20世紀文人書法四大家”。

藝術人生丨千古名家黃賓虹,生前遭排擠

如今黃賓虹這個名字可謂如雷貫耳、人盡皆知,即使不愛書畫的人多少也都聽說過這位國畫大家。而在當時,黃賓虹先生的畫作卻并不被世人所接受。

他的畫作比較難懂,喜歡的人覺得他的作品華滋渾厚,不喜歡的人覺得他的作品“一團黑”、“亂糟糟”。

如何欣賞黃賓虹的山水畫,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無論黃賓虹的作品何如變化,如何“超前”,作品中的筆墨之美是和傳統作品一脈相承的。

了解了國畫中的筆墨,也就能“讀懂”黃賓虹的作品。

接下來讓我們走近黃賓虹先生,一起看看國畫名家所經曆過的故事!

藝術人生丨千古名家黃賓虹,生前遭排擠

黃賓虹 山水紀遊

捐畫碰壁

都說畫畫是寂寞之道,到底有多寂寞?大師黃賓虹捐畫,人家硬不要!硬捐了,30年後包裹才打開!看來畫畫這行不僅是寂寞,還有很多無奈!大師們的大紅大紫、風光無限人人都能看到,可大師們的寂寞和無奈又有幾人知?

黃賓虹儲存在某博物館的作品很有故事,當時按照他的遺囑,這些畫作是要捐給國家的,可是當時沒有人要,他的夫人很着急,說這些東西在我手上,萬一壞了或丢了怎麼辦?便不斷地去聯系接收機關。

據說博物館對接受這些東西并不積極,後來在一個愛好藝術的上司人直接過問之後,才勉強答應了。

悲哀的是接收之後,連包裹都沒有打開,就擱置到一邊去了,直到黃賓虹去世後三十年包裹才被打開,這就是黃賓虹的遭遇。

藝術人生丨千古名家黃賓虹,生前遭排擠

黃賓虹 黃山圖

畫不逢時

黃賓虹在83歲的時候,在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國美術學院做教授。但實際上,這隻是個虛名,那時他的個人藝術還是不被當時的主流學術界看好,實際上處在一個賦閑的狀況。辦展覽的時候,他的作品經常被放在門後面,很少被人看到,學校也不安排他的課,隻是偶爾有崇拜者去通路他。

在給自己學生的信中,黃賓虹曾說,他是十年在京城蝸居。他把自己的畫拿出來送給來訪的人,卻被來訪的人拒絕了,說你的畫黑乎乎的,我看不懂,黃賓虹很尴尬,隻好将畫又收回來。在當時黃賓虹的藝術不被時尚所看好,但是黃賓虹對自己的學生說,五十年以後你把我的畫拿出來裱一下,那個時候人們有可能看得懂我的畫。

黃賓虹的畫為什麼難以被人認同?因為他的繪畫裡文化含量太重,他的繪畫裡審美曆史感太蒼涼,他的繪畫不像當下滿街走的靓女那樣打扮入時,也不像張大千和吳湖帆的繪畫那樣靚麗,是以欣賞他的畫需要人生閱曆,需要文化積澱,需要美學修養。

藝術人生丨千古名家黃賓虹,生前遭排擠

黃賓虹 漓江山水

體察人生

黃賓虹曾在69歲的時候曾去四川待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期間他畫了幾千幅作品。

蜀中的草木繁榮、月夜的林岚氤氲、雨後山巒的蒼郁渾厚,讓黃賓虹體察到了奇山秀水的内美,真正悟到了知白守黑。這不僅是他對藝術的體察,可能也是他對人生的體察。

黃賓虹一生喜歡看夜山、早晨的山、黃昏的山、雨中的山。曾經有朋友親眼看到他半夜推開窗戶面對夜山凝視......

藝術人生丨千古名家黃賓虹,生前遭排擠

黃賓虹 武夷山色

黃賓虹的書畫藝術既保留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粹,又得力于傳統民族文化修養的内涵,同時順應了現代藝術的潮流,借鑒吸收現代審美藝術精神的結果。這種吸收現代形式為傳統所用,又賦予傳統繪畫以強烈的時代特色,是黃賓虹書畫藝術審美形态的本質特征之所在。

他以近一個世紀的人生經曆,長達80多年的藝術實踐,以殉道者的精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力矯時弊,推陳出新,參贊造化,成為我國山水畫史上一個新的裡程碑,堪稱一代宗師而無愧。

海量書畫知識,點選下方“了解更多”免費領取

繼續閱讀